汽车火灾原因调查和预防措施
- 来源:中国高新科技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汽车结构,火灾原因,预防措施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04-27 10:15
摘要:文章首先介绍了引发汽车发生火灾的两大原因:汽车自身设备故障引起和汽车外部原因(人为操作因素);然后对预防措施包括慎选油路系统材料、提高车辆电气系统的防火性能、车辆内饰使用阻燃材料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0 引言
汽车主要分为电动汽车和燃油汽车,本文所指的汽车是指燃油汽车。汽车是由上万个零件组成的复杂结构,但主要是由发动机、底盘、车身与电气电子设备4个部分组成。引发汽车发生火灾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汽车本身的原因,比如电气线路或电气设备故障、部分设备或管路密封性降低导致油品泄漏、三元催化系统高温故障等;另一方面是汽车外部的原因,比如人为放火、遗留火种、外来飞火、物品自燃等。
1 汽车火灾原因
1.1 汽车本身原因引发火灾
1.1.1 油路系统故障引起火灾
(1)油路系统、储油容器和部分元器件因密封性降低导致油品泄漏引发火灾。汽车在使用过程中要使用燃油(汽油或者柴油)、发动机油、变速箱油、刹车油和助力转向液等各种油品,这些油品具有易燃性或可燃性。一旦泄露,遇到高温元器件就有引发火灾的可能性。供油系统主要由油泵与化油器(电喷器)、油箱和油管等组成。在油品泄漏引起的火灾中,燃油管油品泄漏的的情况最多,燃油管由于线路长,弯曲部分多,连接点多,特别是燃油管的弯曲部分大多数都使用合成橡胶制造,尽管在制作过程中已经采用了耐热性、抗老化性较强的合成橡胶,但是在长年累月的使用过程中,会因腐蚀、碰撞、振动、老化等原因而出现容器和管路破裂、管路接头松动等现象,导致漏油现象。
另外,机油泄漏引发火灾的在整个汽车火灾中占比也很高,主要原因是在机油油路破损、接连部位松动、机油滤清器没有紧固、密封垫损坏等。燃点较低的汽油,只要发动机舱内没有电火花,即使泄漏到高温元器件上也会迅速挥发掉,一般不会引发火灾。
(2)发动机汽缸内可燃性混合气体浓度不平衡引发火灾。一方面,供油系统故障导致进入发动机气缸内的燃油量少的时候,气缸内可燃混合气体浓度低,燃烧速率慢,导致“回火”现象发生,引发火灾;另一方面,供油系统故障导致进入发动机气缸内的燃油量多的时候,气缸内的可燃性混合气体因浓度过高而燃烧不充分,排气管会排出高温浓烟和火星,引燃底盘或者汽车下方的可燃物引发火灾。
(3)近几年,人们追求汽车使用的经济性,“油改气”现象越来越多,改变了汽车原有的结构。在汽车改装的过程中,由于人为或者技术的因素导致动力系统出现故障,压缩天然气泄漏引发的汽车火灾也时有发生。
1.1.2 电气系统原因
电气系统火灾主要是指汽车内部的电气线路或电气设备由于短路、过电流、接触不良等电气故障引发的火灾。
现代汽车电子化和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汽车整体构造中使用了大量的电子控制装置、传导装置,汽车内部使用的导线长度也成倍增加。这些导线贯穿于整个车身,采用各种夹具固定到狭窄的空间内,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受到热量、震动的影响,导线的绝缘层很容易老化、破损,从而导致漏电、短路现象发生引起火灾。为避免电线的短路和漏电现象,汽车厂家都在各线路上配备了保险装置,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保险装置并不能完全避免火灾的发生。在实践中发现,部分情况下保险装置在保护过程中会出现断断续续冒出火灾但并不熔断的现象,此时,保险盒附近的油污和导线就会被引燃,然后持续燃烧,蔓延至发动机舱内的橡胶、塑料制品和燃油管等,火灾就发生了。
1.1.3 排气系统原因
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尾气要通过排气系统排出车外,排气系统主要包括排气(歧)管、三元催化器,消音器、尾管等,这些部件都布置在车身底部。混合可燃气体在气缸内燃烧后产生的废气温度很高,经过排气(歧)管时,排气(歧)管的温度可达到300℃以上,如果此时在排气(歧)管周围附着有可燃物,一旦通风散热不畅,就能引发火灾。比如驾驶员因醉酒等原因在车内睡着,无意中踩踏油门,发动机异常高速运转、持续空转、造成排气管过热,在热传导和热辐射的影响下,很容易引起周围可燃物起火。
1.2 汽车外部原因引起火灾
(1)交通事故。公安部《关于对交通事故火灾进行如何统计有关问题的批复》中规定机动车在通行过程中,因驾驶员违章驾驶机动车造成车辆碰撞、刮擦、翻覆直接导致燃烧的,属于交通事故的范畴。引起此类着火的主要原因是油箱、供油系统在受到撞击后破裂、松动导致油品泄漏,汽车导线在外力作用下变形、绝缘皮破裂,出现短路漏电现象,泄漏的可燃油品在遇到电火花、高温发动机等元器件会引发火灾。可燃油品泄漏到地面遇到车辆金属部件与地面摩擦产生的火花也会引发火灾。汽车运输的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因明火、撞击等引起爆炸、燃烧,也会造成火灾。
(2)违规操作车辆。在车辆维修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不细心或者违反操作规程,使用劣质电气设备,导线连接不牢固,引起导线短路、接触不良引发火灾;维修过程中对油箱、供油系统清洁不干净,违规抽烟、使用明火引发火灾等。个别乘客违反规定,携带鞭炮、汽油等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乘坐汽车,引起爆炸或火灾。汽车通过地面可燃物较多的地方时,驾驶员没有避让或减速慢行,导致车辆底盘卷入可燃物,因排气管高温导致可燃物着火引发火灾。
(3)人为故意放火、遗留火种等其他因素引发火灾。汽车本身包含有橡胶、塑料、丝织物和燃油等大量可燃物,并且价值较高,往往会成为人为报复放火的对象。调查中发现,人为放火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因为纠纷、复仇以及骗保等。车辆前挡风玻璃下操控台区域在夏季太阳直射的情况下,在此位置放置的一次性塑料打火机、易燃性香水、空气清新剂等也会因温度过高自燃起火;汽车内部司乘人员抽烟,随意丢弃烟头也会引发汽车火灾;小孩玩火、放鞭炮、放烟火等也会直接或者间接引发汽车火灾。
2 汽车火灾的预防措施
2.1 慎选油路系统材料
油路系统应选用耐腐蚀、强度高的材料,管路接点宜少,燃油系统的管路、容器应尽可能采用金属材料,防止漏油事故的发生。部分汽车厂家为了降低汽车自重,使用大量的塑料、橡胶以及高分子聚合物等,部分材料在200℃左右温度就会失去强度,迅速老化、熔化,特别是在汽车运行过程中发动机舱内温度很高,失去强度后塑料管路很容易出现漏油现象。因此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尽量使用金属管线来替代,可以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另外,汽车要定期维护保养,经常检查输油管路,紧固松动的油管接头,防止车辆在行驶途中油管松动、脱落或破裂,老化的输油管路也要更换,另外还要及时清理发动机舱内附着的油污及其他杂物等。对油箱、油管等配件进行焊补时,应当把残留的油料及附着在上面的油污彻底清理干净后,再进行明火修补。
2.2 提高车辆电气系统的防火性能
车辆内部的导线、电子元器件等应使用高绝缘、耐高温、耐老化、阻燃性能好的材料,减少短路、接触不良的情况发生。车辆维修人员要按电气消防安全操作规定维修保养车辆电气系统,自觉遵守操作规程,严禁乱拉乱接电线,严禁随意给车辆加装大功率的电子设备,应经常检查保险盒、车内导线、电子元器件等,发现毁损和故障应及时维修、更换,避免火灾的发生。
2.3 车辆内饰使用阻燃材料
汽车厂家为提高车辆乘坐的舒适性,在车辆内部都会使用大量的丝织品和皮革制品,这些材料都属于易燃可燃物品,并且一旦发生火灾这些物质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威胁司乘人员的生命安全。所以,车辆装修必须制定严格的技术标准和检验标准并严格执行,车厢内部装饰用品应采用不燃材料或难燃材料,使用易燃装修时应进行阻燃处理,提高车辆内部防火性能。
3 结语
结合以上措施,引发汽车着火的原因有很多,但归纳起来,主要是外因(人为)与内因(汽车本身)。因此预防汽车火灾的发生,不仅要从人的行为上去预防,而且要从技术上加以防范。
作者简介: 董金涛(1985-),男,河南省南阳人,南阳市消防救援支队,研究方向:火灾调查。
参考文献:
[1]刘福存,于清明.汽车火灾的成因防范措施和扑救方法[J].武警学院,2000,16(3):48-51.
[2]曹雷波,张加伍.汽车火灾的成因及预防[J].科普之窗,2003(9):29-30.
[3]郑海生,丁惠.汽车火灾的成因及预防[J].科普之窗,2005(6):14.
(责任编辑:周羿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