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情境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探究

  • 来源:中小学教育
  • 关键字:生活情境,初中生物,有效应用
  • 发布时间:2021-05-14 17:04

  【摘要】情境教学是为了生物教学所创造的一种有效教学方式,教师在实践中,不仅能充分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自主参与课堂能力,积极主动地学习生物课程知识。基于此,对生活情境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引言

  在小学科学课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生物学的知识,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也关注并积累了一些生活经验,因此在初中阶段开展生活化教学有着诸多好处。教师对课堂进行生活化创设,架设起知识与生活的桥梁,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还在无形中达到了巩固学生知识体系、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目的。

  一、生活情境教学的意义

  在初中生物的课程教学中,学生不仅仅是被动地接收教学知识,而是要更加注重对知识内容的掌握程度,了解、分析知识的定义概念过程。这样的学习过程离不开教师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所运用的良好教学方式,而生活情境教学则是教师采用最好的教学途径。在构建生活情境教学的同时,需要教师确立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进行自主学习。采用科学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充分地掌握新的知识,而且还可以丰富他们的知识空间与学习资料,活跃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拓展能力,从而更好地体验吸收生物知识的整个学习过程。

  二、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现状

  (一)对生物学科重视程度不够

  初一新生在六年的学习过程中,在固有的语数外学习成长下,受习惯影响,上初中后,对生物学科认识不是很清楚,在老师引导下勉强进入学习状态。但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学生对生物学科的认识又产生了疑虑,认为生物就是背一背,记一记的事情,因为在父母这一辈,生物学科是不参加中考的,在生物学科建设上并没有作为重点学科对待。在这种传统理念的影响下,就被称为“副课”的生物漫不经心地被学生接受。

  (二)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效率低

  教师开展教学时仍将理论讲授法作为教学的主要方法,这使得生物教学的进行仍是围绕着教师开展,这对教学的有效性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为了达成教学优化的进行,教师需要使用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去进行生物教学。

  三、创建生活情境教学的策略

  (一)小组合作与生活情境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教育教学模式中,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被教师广泛地运用,初中生物的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也可以开展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共同学习、相互激励、互相探讨,使他们的学习效率有所提升。因此,初中教师应该把生活情境教学与小组合作教学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以促进师生、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营造好的课堂氛围。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按照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学习的情况,进行合理的分配小组,从而激起学生对学习生物的兴趣,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授七年级《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这一课时,可以依照学生学习情况的不同,来把他们划分为几个小组,学生通过合作进行学习教学内容;其次,教师设计教学情境,如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与现实生活有关农民施肥的教学视频,并让学生通过小组谈论植物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过程。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与生活情境教学方法的结合,促进了共同学习与交流的能力,培养了他们科学的求知态度以及合作意识,让学生更加爱护花草树木,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与生物学习效率。

  (二)结合生活组织学生展开实践探究

  生物是一门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能与生物产生联系,如植物的生长与培养、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动植物标本的制作等,可以说生物知识源于生活,又对生活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生物教学必须让学生切入生活,在生活中寻找和搜集生物知识,并对其进行解释,不光是为了应付考试,更要学会将教材中的生物学知识灵活、有效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学生会利用互联网去协助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效率高而且比较全面,对于学生的互联网应用,老师要加以指正,要对生活的生物知识做到观察、探究、分析、总结学习。逐渐培养学生的观察生活和生活实践的思维习惯。充分运用所学生物知识和想象力,在教师指引下自行设计实验内容,分组讨论并探讨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

  (三)理论联合实际,促使生物知识走向生活实践

  生物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教师要鼓励学生把学到的生物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用学到的生物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深层目的。例如用学到的保健知识来分辨各种保健药品和保健器材到底有没有作用;利用生态知识养好家里的绿植和宠物;用学到的健康知识来判断简单的身体疾病;等等。但理论和实际仍有一定的距离,学生即使熟练地掌握了生物学知识,也很少会从生物学的角度出发去观察、分析或是判断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当学生学习了生物知识后,教师就应给出符合初中学生认知水平的生活化问题,让学生尝试用所学知识来解释或验证日常生活中的生物现象,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生物问题,让学生感知到生物学的趣味性和应用价值,培养其应用意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实现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开展,教师在教学实际中需要结合当前教学的进行研究,构建有效化的教学策略。为了达成这一目的,教师需要进行反思,找到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再从问题入手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1]刘晓彤.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J].亚太教育,2019(06):42.

  [2]李颖.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思考[J].当代家庭教育,2019(17):71-72. .

  [3]魏成友.情境教学法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33):184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