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机电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 来源:中国高新科技
  • 关键字:交通机电工程,系统设置,施工作业
  • 发布时间:2021-05-31 19:15

  摘要:当前我国交通机电工程发展状况良好,整体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为道路工程的日常使用与管理工作提供了支持。文章从交通机电工程施工的角度切入,并提出相适应的质量控制措施。

  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重视程度逐步提升,除了居住环境,日常出行也是人们重点关注的领域。在交通基础建设事业中,机电工程的合理运用可以提升交通出行品质。针对现阶段的各类交通问题,需要从交通机电工程角度入手,以合理的方式最大程度上发挥机电工程作用,提升其服务能力,从而为人们的出行创造良好的条件。若要达到此目标,则要根据交通机电工程的基本特点,通过对施工作业的分析提出合适的质量控制措施。

  1 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不停车非现场执法系统的建设。项目所在位置为新340省道南京段东起溧水与句容交界处,与340省道句容改线段相接,向西跨宁杭高速公路,经溧水经济开发区,与204省道、宁高高速公路交叉,经江宁区禄口,与S243省道交叉,线路止于安徽马鞍山市交界处。

  2 机电系统设计

  不停车非现场执法系统由动态称重子系统、取证系统、站端系统等构成,各子系统协同工作,实现道路超限超载监测的预警,为道路的正常使用提供保障。

  2.1 动态称重子系统

  根据现场车辆通行状况,选择石英石称重传感器,该元件设置于各个车道中,本项目采取的是分5排布设的方式。适配称重控制仪并统一安装在工作机柜内,该装置主要执行的是数据处理、分析与存储作业。根据现场情况,车辆行驶时驾驶者若做出变更车道的行为,系统将在传感器的辅助下获得车辆称重数据,从而避免车辆不规范行驶行为,同时车辆精度失真也得到有效的解决。图1为动态称重传感器。

  2.2 取证系统

  在该系统的支持下可以实现车牌识别、驾驶者人脸抓拍等功能,其工作原理为:若道路上有车辆通行将会触发图像采集设备,分别抓取过往车辆的正、后面图像,系统内置了车牌定位模块,可实现对车牌数字的提取,加之字符分割模板的辅助,能够精准筛分数字与字母,再将捕捉结果传至动态称重工作站。由于道路通车环境复杂,遇到大雾或是夜晚等行车环境时可以启用补光系统,以确保抓拍图片足够清晰。公路车辆超限超载检测系统如图2所示。

  系统具备如下几点功能。

  (1)获取过往车辆的牌照信息;

  (2)采集并生成车辆特征图片,同时生成通行视频:捕捉车辆前貌信息,生成2幅图片或更多;捕捉车辆侧貌,生成2幅图片或更多;根据车辆的整体情况,生成全貌图1幅;生成1段车辆行驶视频。

  2.3 站端系统

  本工程项目中,根据沿线称重、抓拍等相关数据,为之提供统一的数据接口,从而可以实现对各项数据的整合,打包后传递给上级主管单位,即完整载入超限超载云平台内,可为后续管理提供数据查询功能。站端系统主要由如下几部分构成。

  (1)数据存储服务器。本项目适配了数据存储服务器,可汇总称重、抓拍等一系列车辆通行数据,并实现有效的整合,进而形成完善的信息。

  (2)硬盘存储。根据沿线运行情况,本方案以确保硬盘存储能力为基本目标,外场监控有6路,要求该硬盘具有保留1个月视频的能力。

  3 交通机电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3.1 落实基础管理工作

  交通机电工程的作业量较大,如施工材料、机械设备均是重要的支持,需要严格挑选材料并在使用前做全面的检验,尤为关键的是水泥、钢筋等材料。现场落实质量控制管理工作,必须交给专业部门而完成。所有材料与设备均要与施工要求相适应,并出具合格证书,与之相关的证件要足够齐全,否则将对机电工程施工质量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3.2 创新工程管理制度

  机电工程施工中采取强有力的质量管理措施具有必要性,施工人员要严格以施工流程为基准依次完成各环节施工作业,在确保本环节质量满足预期要求后方可进入下一环节。对此形成了创新工程管理体系,具体内容如下。

  (1)创新评估机制。在其引导下实现对人员、施工进度等各项施工相关因素的管理,落实责任考评指标,约束员工的操作行为,以提升其责任意识。

  (2)创新责任机制。遵循简单、可行的原则,基于扁平化管理模式的应用为机电工程施工提供可靠的指导,提升工程效率。管理人员应形成准确的认识,采取责任制管理的方式,准确认知自身职责,切实提升管理者的工程意识。实际施工中一旦出现问题可及时追溯至具体人员并积极解决。

  (3)质量奖惩机制。根据现场情况形成质量保证制度,可划拨部分资金将其作为质量奖惩基金。形成质量第一的意识,各环节施工均要以质量为基本追求目标,形成质量是企业发展命脉的认知,从而提升承包商的整体素质,更好地参与到机电工程施工中。

  3.3 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

  机电工程含多方面作业内容,为将各项操作落实到位必须编制科学的施工方案,尽可能做到具体化,通过本工序自检的方式确保施工质量,检查无误后方可进入下一工序施工;合理优化组织架构,形成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并将其落实到位,实现对各项施工要素的系统性控制;准确认知施工队伍的综合水平,以提升个体在整体中的价值;采取妥当的奖惩措施,尽可能调动员工积极性;加强对人员资质的评估,技术水平偏弱的员工不具备参与机电工程施工的条件。

  3.4 加强多方协调监督

  机电工程集多项工作于一体,因此要达到多方协调监督的工作状态,各专业管理人员紧密协调,严守质量关。正视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采取解决措施。根据施工人员的特点形成完善的人员配置方案,并采取监督措施,要求所有施工人员严格执行设计流程,将质量管理落实到各细分施工领域中。

  3.5 提高人员综合素质

  从当前的机电工程施工现状来看,参与的人员群体中有部分农民工,其在专业水平上较为欠缺且多数人员对工程的态度存在偏差,质量意识薄弱。因此,施工管理工作中常出现操作不规范的现象,难以确保机电工程整体质量。鉴于此,要加强对一线员工的培训,除了实现在技能层面的提升外还要注重对职业素质、安全意识等主观层面的培养,切实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

  4 结语

  交通机电工程的建设可为人们的出行创造便捷的条件,同时也是道路运营者实现科学管理的必要前提。机电工程施工中,首先要结合现场情况形成科学的施工方案,挑选专业人才,将方案中的各项内容落实到位,确保各环节施工质量;各管理人员相互沟通,落实监督管理机制,针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处理措施;且要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从而提升机电工程施工队伍的软实力。只有通过全面的质量控制措施,才能保证交通机电工程的整体品质,为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作者简介:刘昊(1987-),男,江苏兴化人,中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交通机电、智能交通。

  参考文献

  [1]吴海丰,王志军.浅谈交通机电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J].中国设备工程,2019(22):208-209.

  [2]黄坤林.芜湖市轨道交通1、2号线工程机电设备系统建设管理[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9(10):15-17,21.

  [3]张智华,李胜永,朱永祥,等.订单培养下轨道交通机电专业课程与实训室融合建设研究[J].科技视界,2019(27):193-194.

  (责任编辑:刘振敏)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