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父亲
- 来源:老伴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幸福,父亲,道理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06-09 10:21
父亲于2009 年4 月6 日去世之后,心情很久难以平静。虽然知道悲伤改变不了什么、也知道过度的悲伤一定会让天堂的爷娘挂念与担心,但我还是短时间内难以走出离别父亲的心痛。我其实知道,我们这些儿孙健康幸福地活着,才是父母对我们最大的期望!所以,我就逼着自己多想些别的事情,希望能够尽快调节好自己的情绪,走出失去亲人的悲痛。但我的思路我已经控制不了,总会不由自主地思考、揣摩着父亲的所作所为。
父亲不止一次地说过,虚岁8 岁开始,他就参与了几乎所有的农活,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他就自己养活自己了。我不知道父亲跟我讲这些,到底是骄傲还是无奈。因为,即使当年的私塾先生亲自出面,让父亲这个学生免费跟他读书,但爷爷奶奶还是让才读了十几天书的父亲辍了学。父亲呢,一定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把读书的理想留给了自己未来的孩子,希望自己的孩子们能够实现他当年被爷爷奶奶埋没的理想。于是,母亲和父亲,就一直努力地让我们上学,还多次告诉我们,只要你们还有学上、只要我们还供得起,就上!
今年清明,跟父亲去给我爷爷奶奶还有母亲扫墓的时候,路过村北一块田地,他告诉我说,这块地原来是咱家的,按照老亩计算,有二十亩吧,是八路军过来之前,爷爷奶奶省吃俭用了大半辈子才置下的,但之后很快就入了社,地还没种几茬就归公了。虽然父亲并不能跟我阐明更多的道理,但上过几年学的小姑和叔叔都曾告诉我,说那块地寄托了爷爷奶奶的未来,原本盘算着“三十亩地一头牛”的幸福日子,却转瞬成了泡影。这块地的代价是惨重的!它破灭了父亲读书的希望、破灭了爷爷奶奶半辈子的追求!
记得春节的时候我去看小姑,小姑还这样告诉我,说事实证明,爷爷奶奶不让我父亲上学读书是大错特错了!结果怎么样啊,地是置下了,却归公入社了,孩子的未来呢,不是全被耽误了吗?小姑还拿我爷爷的亲哥哥作比较,说人家再穷也让孩子们上学,结果呢,人家的孩子都是“吃国家粮” 的,还都有退休金。我父亲呢,本来也是东北大海林林场的正式职工,现在呢?却什么都没有了。为什么?不就是吃了没有文化的亏吗?父亲也多次对我说,他在东北大海林的时候,因为不怕吃苦、不惜力气,人又实诚,领导群众都夸奖,还多次希望他干会计。但父亲没有文化,怎能干得了会计?而且这都是爷爷奶奶的错,父亲埋怨得了吗?没有文化,父亲就与土坷垃“斗争”了一辈子。年轻的时候,他是庄稼地里的好手,即使人到中年了,记得他在麦收的季节里,还没有一个社员能够比得了他。但他能干又能怎么样?工分是由识字的会计掌握着,分东西的时候照样没有人家分得多。不解、气愤,又有什么用?这就是人民公社的优越性啊!
父亲那个时候常说,要是分开地自己种,还会忍饿吗?但父亲哪里知道,在那个“文革”时期,谁敢分开种地?村里当官的又有谁愿意分开?
20 世纪80 年代,终于分开种地了。虽然基本是二税一的政策,但大家总算不用挨饿了,还吃得越来越好。父亲快 70 岁的那年,因为母亲病得厉害,才无奈把自家的承包地转让出去。但父亲也没闲下来。他带着铁锨、镐头,硬是在一片乱石堆中,一点一点的,开了大半年,抠出了大约半亩粮田。他还很快就种上了小麦。那块地我去过,是在夏天,已经是一片比人还高的玉米了,地边还长满了豆角。是父亲领着我去的,他还不无骄傲地跟我说,当初开这块地的时候,不少乡亲笑话他,说那点地太难开了,当初人民公社的机械都放弃了,还是算了吧。但父亲硬是把它变成了粮田!
写到这里,父亲当时那一脸的自豪,就又浮现在我的脑海里。至今记着,我们坐着牛拉的地板车从地里往回走的时候,正好路过了叔叔家的一块地,父亲一看到叔叔地里的杂草,就忍不住牢骚起来,嫌叔叔懒惰、地荒成了这样。话还没说完,地板车就到了村口,正好遇到了叔叔,父亲便毫不留情地数落起来。叔叔当然知道父亲的脾气,一声不吭地扭头躲开。
这就是父亲对土地的感情啊,我们怎能理解到!
2002 年母亲去世后,转过年来,父亲70 周岁了,他老人家正好赶上了农村老人70 岁免提留、种地有补贴的好政策,所以不管我们怎么说,他非要亲身“体验”才好。说急了,他就满怀信心地说,原来啊,咱们家这些地,一年可以收入一万多斤粮食,现在政策这样好,我就不信会比以前差!
但父亲毕竟老了,又是一个人忙活,一是在管理上一定有不到位的地方,二是这些年雨水较大,种上的庄稼没有一年全收回来的。父亲后来对我说,最近这两年啊,种地是赔了。我就趁机说,那就别种了。父亲却说了,我就会种地,我不种地我吃啥?
即使是在2009 年的4 月4 日晚上,我们爷俩一起喝酒的时候,我还劝告他不要再种了,但父亲就是不舍得。在他的潜意识里,只要身体还能种地,即使是用最古老的刀耕火种,他也要让自己的庄稼茂盛起来!那晚他还亲口对我说,他这样在家里干着,就可以自己养活自己,他谁也不刮敛。一旦外面年景不好的话,我的这个家,就是你们的大后方啊!他还准备盖房子、还准备再买牛,甚至还要买拖拉机……想这些就眼泪哗哗的,也更加佩服父亲人格的完美与自强!
父亲年轻时候在城市生活工作过,但他一旦走进儿子们的家里,一生都天马行空的他,肯定觉得在哪里都不如待在自己的老屋更自在。
2002 年他准备从我这里回老家的时候,就说待在哪里都 “上火”啊,在你这里都牙痛了,而且我还睡不惯床。那个时候我工作很忙,中午还不回家,也不知道他都到什么地方玩了。但晚上我们是要一起喝点的,我就告诉他,要不你出去逛逛,熟悉熟悉这个地方。父亲却说他已经骑着自行车玩遍了我所在的这个弹丸小城,尤其对火车站、汽车站已经了如指掌。我当时就商量他,要不等给我娘上百日坟的时候我们一起回去看看。父亲同意了。但第二天,他却在没有“征得” 我们“同意”的情况下,一个人“擅自”回到了老家。我后来问他,他说是先坐的火车后又转的汽车,一副得意的样子,真是让我又气又喜却又不能发作。这就是我的父亲啊,他就是这样的倔强和几乎不近常理!
但这还不是最严重的。最严重的要数2008 年他76 岁生日。那天,天气还不怎么好,前几天淅淅沥沥的小雨一直下着,地上很滑,老家的土路已经很难走车。我回到家的时候,快12 点了,大妹妹已经在家等着。见我回家后,就问起父亲的事情来,我说不知道啊!就立刻打电话,但父亲关了机。我就担心会发生了什么意外,趴在每个窗户上向里张望,也没什么异常。之后又电话了堂弟,堂弟媳妇说上午十点半的时候还看见父亲上坡了。就满山遍野地找起来。下午两点半的时候,父亲才回家。我就说不是今天过生日吗?父亲说自己的生日他怎么会不知道?还几天前就准备了,还问了大妹妹谁会回家。我真是被他气的无语了。之后我们就又说起种地的事来,我和大妹妹都不愿意他再这样忙活了,还讲了很多至少是我们觉得在理的话。但父亲怎么会听进去?他又怎会放弃70 岁才有一块土地的满足?表兄还告诉过父亲这样的道理,说不如现在把土地长时间地租给别人种,那样既清闲还可以有点收入,也一定够吃的!父亲却说,他快80 岁了,不想那么远了,就想着现在种个吃个了,一旦自己没有了,也就管不着了。
这就是父亲啊,简单、明快、向上、勤奋,还有点孩子气的可爱!
父亲走了,但他走在了自己最钟爱、一辈子都没能离开的土地上,应该也是他老人家最幸福的选择了。
父亲千古!阿弥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