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最终会走向“后文艺时代”

  CBN:最近让你觉得最震惊的一项技术或发明是什么?为什 么?

  C:答案很简单:一架来自深圳的无人机在叙利亚传送了炸弹。技术本身是如此便捷,又如此多变。这一幕如此令人震惊,因为你可以看到,视频资料显示,一旦炸弹爆炸,很多人将因此丧生。

  CBN:有没有什么技术,让你很希望它被应用却还未曾应用?

  C:语言之间的实时口译和翻译。语言是生活本身。我们交谈的方式,使用的词汇和语法,断句,何时停顿等,都会以微妙或显著的方式演变。一旦每个人都可以同时理解另外一个人在表达什么,这对于商业本身,以及理念和知识的传播意味着什么?而每种语言使用的语境都是不同的,因而机器学习领域会出现新的突破。

  我认为人类最终会走向“后文艺时代”(即大部分人的知识来自电视电影而非书本的时代),那时读和写的能力已经不足以传承如今的文化。历史上有过不存在读写能力的阶段,也会有后读写时代。对于读写能力的演变,我已经研究了很多年。

  CBN:对于技术的进步,你认为它建立在何种基础之上?

  C:每个人对此理解不同。比方说,一些人会觉得金钱更重要,对于另外一些人则是利他主义。作为一个去过中国很多次的外国人,我发现人们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在不断演变—从生存下来,到成长为中产阶级,创造本土的创意环境,到参与到全球市场当中。这一点令我深深着迷。

  CBN:你认为未来商业世界会是什么样子?哪些职业会消失?哪些会被创造出来?

  C:少数几个公司掌控更大的力量,带来的结果就是人们的生活就像是“全景监狱”。尽管这看上去不可避免,但我们作出改变还有时间。任何现在需要实习生岗位的工作(进入门槛很低、无技能的劳动力)都会消失。

  CBN:公司和技术的研究者在未来将扮演什么角 色?

  C:设计未来的挑战之一就是技术图景在发生极端的变化。5年内,许多今天还未发明的产品和服务我们都会用上。一个好的技术研究者知道如何理解人类动机。做到这一点,不仅仅要问人们需要什么(答案往往是善意的谎言),还要还原到语境当中理解他们的行为。

  CBN:你是技术进步的乐观主义者还是悲观主义者?为什么?

  C:有意思的是,很多哀叹技术负面影响的人,都会欢呼于它们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我的原则看法是技术会放大行为本身,当中有好有坏。

  CBN:我们把时间刻度往未来10年移一下,也就是2027年,基于你现在所看到的技术变革,你认为未来在你的行业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C:这个问题有两种方式回答。第一是我的工作将不存在了,因为系统会成为接下来应该发生什么的精准预测者,而不管人们是否理解发生这些事情的原因。第二个是我的角色能帮助机构更好地理解和诠释变化。数据的大范围崛起,意味着需要提出更多的问题。

  CBN:人类科学还有可能出现像上一个世纪那样的爆发吗?这是否意味着我们今天就能看到未来技术水平发展的上限了?

  C:受提升生活本身这一人类欲望的驱动,我们会不断投资新的技术。退一步看,人类进化过程中是否有一个节点,不再每天都得决定接下来要发明什么?我认为这在机器学习(或者人工智能)的设计上正在发生,并且已经在影响一些人。它是否会影响大多数的人?而更关键的问题就是:谁有权力代表其他人做决定?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