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与广州共同构成“广佛都市圈”,2019 年常住人口达到815.86 万人。改革开放以来,佛山积极改革创新,推动转型升级,成为全国经济发展较快、综合实力较强的城市之一。2019 年,佛山市生产总值达 10751.02 亿元,增长6.9%,迈进国内经济总量超万亿城市行列。今年,佛山首次晋升新一线城市。近几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推进、创新产业的进驻,佛山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来工作人口。
人才是国家发展的第一资源,只有重视人才,为人才提供成长、创新的沃土,才能让城市有源源不断的动力。而在佛山这样一个制造业大市,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打造制造业强市,更需要依托人才来实现技术革新、产业升级。因此,佛山市出台了《佛山市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意见》系列配套政策,建立一套分类细致、针对性强的人才政策体系。
加大扶持力度全方位引才
近年来,佛山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大量引进科技创新人才,对科技创新团队、领军人才、博士博士后、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中初级人才5 大对象实施了全面而细致的引才政策,既有经费资助,也有安家(租房)补贴,教育、医疗资源等优待。
对新引进的市科技创新团队,佛山市财政每年投入不少于2.5 亿元,每个给予200-2000 万元经费资助。对新引进的省创新创业团队,市财政每年投入不少于1 亿元,每个按省资助经费的50% 配套,区财政按省资助经费的一定比例配套。
在领军人才方面,佛山市财政每年投入不少于1 亿元,用于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居世界领先水平的诺贝尔奖得主、“两院”院士、战略科学家,一事一议、特事特办。新引进“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创新创业类“千人计划”专家等国家级领军人才,每人给予400 万元安家补贴等。引进领军人才子女就读义务阶段学校和高中转学的,可在全市范围内选择学校申请就读。建立领军人才医疗健康档案,并享受保健待遇。
全职新引进且办理人才引进手续的博士后每人给予30 万元安家补贴、30 万元科研经费,博士每人给予20 万元安家补贴。对新建博士后工作站、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分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的设站单位分别给予100 万元、50 万元、40 万元建站补贴。
对全职新引进且办理人才引进手续的正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每人给予 30 万元安家补贴,副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每人给予20 万元安家补贴。
对企事业单位全职新引进且办理人才引进手续的中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高级技师及具有硕士学位的人才,每人每年给予9000 元租房补贴,具有本科学历的人才每人每年给予6000 元租房补贴,期限不超过3 年。
创新机制培养匠心人才
“制造业是佛山的‘根’,匠心是佛山制造业的‘魂’。”在2020 年“佛山·大城工匠”命名大会上,佛山市委书记鲁毅指出,要引导鼓励更多高技能人才到 “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创业。
佛山围绕打造制造业强市,还创新机制精准施策。首先是实施企业家人才培养工程。开展“佛山·大城企业家” 培养工程,弘扬企业家精神,着力培养一支高素质企业家人才队伍。
其次是实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计划。完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畅通从中职、高职、应用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成长渠道,建立企业首席技师制度,对企业首席技师、骨干技师给予工资外津贴。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广泛发动和组织职业技能竞赛,培育和挖掘技艺精湛的工匠型技能人才。尊崇和弘扬“工匠精神”,持续开展“佛山·大城工匠”主题活动。
据悉,佛山将加快制订“进一步深入开展‘佛山·大城工匠’铸造工程的意见”,把工匠人才培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吸引更多技能人才汇聚佛山,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佛山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加强人才服务与交流
今年佛山在放宽落户政策方面,也向技能人才倾斜。3 月18 日,佛山市人社局发布通知,具有中专学历或大专学历或国家职业资格四级(中级工)证书或国家职业资格五级(初级工)证书的人才可申领优粤佛山卡T 卡。佛山市人社局工作人员介绍,“随着我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加快和新兴产业的布局,对各种人才,尤其是基础性产业人才的需求非常大。”目前,佛山市设立A 卡、B 卡、 C 卡、T 卡4 种优粤佛山卡供不同级别的人才申领。根据去年出台的人才购房新政,认定为优粤佛山卡的人才,享受佛山市户籍人口购房政策。“优粤佛山卡的功能主要集中在政务、创业、医疗、住房、商旅、联谊六大板块。目前已有的服务主要集中在政务和住房两个方面。未来随着各种资源的整合,这个卡的服务会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实用,越来越贴心。”
为进一步做好人才工作,佛山市委组织部人才办工作人员介绍,佛山市深化人才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直接联系服务高层次人才制度。市四套领导班子成员每人联系服务不少于2 名高层次人才,定期访谈、召开座谈会、开展咨询服务,听取意见建议,研究解决高层次人才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而市人才办负责同志直接联系服务与本部门业务相关的高层次人才,并推动人才管理部门简政放权。清理规范人才招聘、评价、流动等环节中的行政审批和收费事项,消除对用人主体的过度干预。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