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地摊经济

  • 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 关键字:互联网,地摊,经济
  • 发布时间:2021-07-13 16:00

  今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对国内部分城市率先松绑“地摊经济”的做法给予了肯定:“地摊经济、小店经济就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

  随着政策的松绑,地摊经济迅速火了起来。成都、厦门、长春、杭州、长沙、青岛等不少地区明确鼓励发展地摊经济。地摊经济正成为各地克服疫情影响,解决就业、拉动经济、保障民生的抓手之一。

  面对疫情影响,中央提出“六稳”、“六保”,稳住经济基本盘。其中,就业是摆在第一位的。实现就业不仅需要政府千方百计扩大内需,稳岗扩岗,增加公益岗位,也需要依靠广大有就业意愿的劳动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通过摆地摊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解决生计、实现就业。

  当然,重启地摊经济也是对城市治理能力的考验。发展地摊经济不是以牺牲城市环境为代价的,如何避免地摊经济走入“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如何做好“放管服”结合,对城市治理无疑是一场巨大的考验。收放自如,进退裕如,这是一种能力。

  疫情期间,近十多年飞速发展起来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充分显现出其“生活基础设施”的作用。此番地摊经济的重启,更是少不了互联网的加持。

  从收钱码的猛增,到补贴摆摊神车;从提供货源,到线上引流获客……互联网公司为地摊老板们提供了“一揽子服务”。作为已经成为生活常态的支付手段,“收钱码”成为了地摊经济火爆与否的晴雨表。“现在平均每天都有超过10 万人新开通收钱码做生意。相较于年前两周,这个数量激增超过80%。”支付宝官方数据显示,截至5 月底,全国已有1200 万小店和路边摊收入实现了同比增长,广州、杭州、成都、深圳等城市的小店数量实现V 字反弹。仅成都每天就有超过2000 人在支付宝开通收钱码。

  微信支付收钱码也同样火爆。不久前,微信支付面向平台超 5000 万小微商家发布“全国小店烟火计划”。截至5 月31 日,微信支付小店交易活跃度达到历史峰值,全国小商家数量比1 月份增长 2.36 倍,交易笔数增长5.1 倍。

  解决了收付款问题,阿里、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巨头还为“摊主” 提供货源和摊位选择方面的支持和服务。比如阿里1688 推出的地摊经济帮扶计划,不仅提供超过700 亿元的免息赊购,还发挥大数据能力,帮助摊主推送趋势热点、发现商机、决策进货,从源头好货、数据智能、金融扶持、客户保障等多个方面全方位助力。

  这次全球大流行疫情,对每个国家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这包括灾难的应对、经济社会的运行、国家治理的能力等等。纵观全球,面对这样的大考,中国政府和人民在疫情控制、经济重启等方面充分发挥各种优势,交出了一份令人称道的优秀答卷。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