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历程,会议业风雨同舟

  • 来源:中国会展
  • 关键字:中国,北京,服务业
  • 发布时间:2021-07-19 10:18

  1949年,新中国诞生后举行第一次国际会议。1949年11月16日至12月2日,亚洲澳洲工会代表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是新中国诞生后举行的第一次国际会议,这次会议预示着以中国为代表的第三世界国家开始登上世界政治舞台。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政府开始放开对国际学术会议的管制,但仍对国际政府间会议严格控制,国际会议缓慢起步。

  1990年第11届亚运会在北京举行,这是中国举办的第一次综合性的国际体育大赛。亚运会后,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1996年世界地质大会、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等国际会议的举办让世界加深了对中国的了解,我国开始在国际舞台崭露头角,主要经济社会指标占世界比重持续提高,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2001年,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第143个成员。在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附件九》中,中国会议和展览服务列入全面开放范围,国际会议开始大量登陆中国,在国际会议带动下,国内会议活动开始活跃起来。2002年2月,“会议和展览服务业”在我国国民经济913个行业里有了正式地位,行业代码L74911,预示着会议业具备了产业经济贡献价值。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开始发挥国际影响力的转折点。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之后,中国成为国际大国,开始发挥国际影响力,中国会议业随之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态势,会议数量、产值、从业人员服务技能和组织水平都得到提高,全球会议业重心开始向亚太地区转移。

  2012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2012-2014年,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六项禁令”以来,会议业陷入低谷期,随着行业内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会议业实现了从重规模向重质量的关键性转变。

  2016年,G20杭州峰会成功举办。G20杭州峰会后,中国唱主场的外事活动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国际峰会落户中国。国际性峰会秉承“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外交理念,体现“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传递中国信心”的外交战略,成为凸显中国话语权的舞台,实现多边沟通的平台。

  2020年3月,G20历史上首次视频峰会举行,携手应对疫情。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对全球贸易往来、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造成广泛影响,对全球会议行业更是带来严重打击。在应对全球公共卫生危机过程中,中国会议业不仅实现了实体复苏,更是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数字化赋能优势,开启了会议业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和新格局的新阶段。

  百年历程,会议成为大事记;记录大事,会议业风雨同舟。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