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循环进行时

  • 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 关键字:内循环,中国,纤维
  • 发布时间:2021-08-02 17:50

  7 月8 日,纤维之路——2021 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对接交流活动首站走进李宁公司,接下来又在几天内密集走访了沐途者、特步、三六一度、安踏、柒牌、九牧王等品牌企业。来自华峰化学、桐昆集团等上游优秀纤维企业的代表与这些优秀的终端品牌贴近交流,主办方中国化纤协会为的就是带动流行纤维向下游的推广,增加消费者对流行纤维的关注度,将优质的高科技、时尚、绿色纤维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7 月10 日,由本刊参与举办的盛世中国——“大成市场”杯中国华服设计大赛在截稿之时共收到上千份稿件,尚未截稿的汉服设计大赛亦是来稿踊跃。在全社会尤其是年轻一代对传承传统文化、打造新时代中华服饰有了全新追求的“新国潮”背景下,本次大赛从稿件数量、质量、院校师生参与度来看,都堪称近年服装设计赛事的“顶流”之作。

  从行业行动到市场反馈,从科技引领到文化流行,各方对于内循环、对于促市场,有信心也有作为。不过,百年变局与疫情叠加,加大内循环、促进双循环应时而出,当下市场无疑正在深度重构之中。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 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3.2 万亿元,首次突破50 万亿元大关。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19 万亿元,同比增长23.0%,两年平均增长4.4%。尤其是珠宝、化妆品、汽车、通讯器材等消费升级类商品零售增速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此外,商品房销售面积比2019 年同期增长17%,预计与之关联的家具、建材、家电等居住类商品需求也将保持较高增长。

  从过往的跑马圈地到今天的精耕细作,从客户导向到用户导向再到今天的消费者导向,纺织行业企业面对着新定位、新赛道、新模式、新组织,该如何应对未来“Z 世代” 成为主流群体的过程?如果依然沉迷于价格博弈做规模的时代,抱持成本导向而非利润导向,依然看不到企业存在的问题,或者看到了却不去改变,还指望做热点、做多元、做跟投,会否失去内循环新消费的话语权?

  实市场一直在那里,只是消费在迭代。不只是年轻人,2.6 亿人的“银发市场”也在迭代。作为企业和品牌要持续研究消费者需求,洞察消费标签的变化,勇于创新和自我革命。在渠道体验多元化的今天,更要善于学习,应对新技术迭代,在平台、社群、直播等新触达成为新常态的过程中,不是简单自我否定,而是脚踏实地去转型升级。

  7 月19 日,经国务院批准,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5 个城市被率先列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名单。其中,消费市场规模巨大、消费供给够新够潮、商业创新活力强劲的上海,已经印发了新一轮《全力打响“上海购物”品牌 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 年)》。内循环正在加速。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