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综合能源市场一片蓝海,新入局者多为手握众多人才、技术、财力资源的上市公司与大型国资能源企业,一般民企实力很难与之抗衡。在这个万亿级的能源浪潮之中,“行动迟缓者”或将会加速出局,如今的清洁供热企业发展已经呈现出了几种不同的发展态势:
一、转型定位为综合能源服务商,以清洁供热为主要业务之一,切入综合能源服务市场。
伴随综合能源服务市场热度的上涨,不少具备战略眼光的清洁供热企业已经开始着手转型综合能源服务,部分企业甚至已在其中抢占了先机。
以去年底以全新形象进入综合能源服务市场的京能燕开为例,被称为北京煤改电市场“第一个吃螃蟹的” 原燕开能源主要着眼于电蓄热供暖市场,后将综合能源服务作为其新赛道后,获得了京能集团的资本青睐,成为电供暖企业转型综合能源发展较为成功的案例之一。
二、市场竞争加剧后,以延伸应用市场、市场区位转移等方式探索新的增量市场。
伴随清洁取暖改造的不断深入,民用供暖市场已呈现出收窄的态势,加之综合能源服务企业的加入,民用供暖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一些具备技术可行性的企业已经开始将发展市场从民用向工业、农业等其他领域延伸。以主流的热泵类清洁供热产品为例,花卉种植、食品烘干等市场已经成为热泵企业新的竞技场。
此外,一些企业试图“南下”,探索南方冬暖夏凉和广阔的工业用热市场,以上市公司联美控股为例,当前其市场重点以由北向南转移,重点布局南方生物质热电联产等工业园区项目。但如上文所提,工业园区市场可能将成为综合能源服务的重要战场,供热企业应加速在此领域的布局,以获得更多的市场发展机会。
三、部分企业较难实现转型或者尚未意识到转型的必要性。由于资金、资源或者技术产品的局限性,部分供热企业可能难以实现市场的延伸或者市场“阵地”的转移,这种企业可能多为小型企业,在清洁供热市场中不占少数,在综合能源服务市场发展浪潮下,可能遭受更多的发展压力。
对这些企业而言,主动合作十分必要,应积极加强与供热、燃气、电力等企业的联系,在综合能源市场的大发展下,通过抱团合作实现发展。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