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热点转换蓝筹板块预演

  在8 月19 日撰写的文章中,笔者认为大盘当时“处于C-3-5 浪尾声,待C-4 浪反弹后,还有可能出现C-5 浪调整,再回调震荡几周时间。”实际走势上,以沪深300 为例,就在8 月 20 日,指数出现了C-3-5 浪段的最后一跌,随后便如期进入C-4 浪反弹。(见图一)

  由图一可见,6 月以来,沪深300 指数的30 日均线是一条明显的压力线,有多次反弹到此位置后折返。浪形方面,C-3-5 浪在8 月20 日结束, C-4-a 浪反弹了三个交易日,接着是 C-4-b 的三折浪调整,8 月31 日探底之后出现C-4-c 浪上升。9 月2 日收出一个耐人寻味的十字星。

  近几个月,A 股市场结构分化非常严重,甚至是新高与新低并存。比如,沪深300 指数今年最大调整幅度超过20%,而中证500、中证1000 指数却屡创新高。笔者在浪形分析中,重点针对的是沪深300 指数,虽然其个股占比不到全市场的7%,但成交金额却接近三成。同时,该指数作为行业标杆,是众多权益类基金的净值基准,还有相应的期货期权等全系列金融衍生产品。

  图一中,C-2 浪是之字形,C-4 浪为平台形。C-3 浪段中,8 月20 日的低点要高于7 月28 日的低点,似乎不太符合浪形准则。不过,用上证50 指数来看,就比较完美了。(见图二)

  众所周知,“缺口理论”是诸多金融市场理论之一,就是通过某些不连续的K 线来辅助分析。仔细观察不难发现,上证50 指数日K 线在C-3 浪中有三个跳空缺口,分别是7 月2日、7 月26 日、8 月20 日,对应的缺口可视为该浪段的初始缺口、中继缺口和竭尽缺口。

  今年,上证50 指数最大跌幅超过25%。7 月下旬的调整使短期风险得到释放,但部分投资者心有余悸,未等价格反弹到前高就着急出货,导致8 月中旬再调整了一波,然后进入区间震荡。

  在8 月23 至8 月27 日的日K 线上,有些细节值得留意,就是8 月23 日、24 日、25 日,沪深300ETF 以及上证50ETF 的成交金额逐日减少,这也许正是反弹之后再度回落的原因。9 月1 日,两市明显放量,价升量增。从15 分钟K 线看,C-4 的平台形调整浪十分完整清晰。(见图三)

  不难看出,各个细浪基本都能够辨识。另外,由于C-3 浪延长,C-5 浪很可能会与C-1 浪相似。那样的话,意味着权重板块或将再震荡整理一些时间。

  尽管上述两大权重股指数仍在 30 日均线下方,但上证指数却已稳稳站在60 日均线之上。(见图四)

  从图四看,上证指数突破了前期高点连接而成的压力线。

  俗话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内行人都知道,各个板块之间也是风水轮流转,涨多了就要跌,跌多了就会涨,这是大概率的事。行情最绚烂的时候可能已接近尾声了,最黑暗的时候却往往孕育着希望。近期,低价低位低估的二线蓝筹股表现强劲,带动了大盘上涨。

  7 月28 日至今,国证A 指日K 线呈现出收敛三角形态,这种五浪结构近两年已多次出现。去年7 月末到8 月底、10 月至12 月初,以及今年6、7 月份,都曾见到过类似形态,且后续均有一个调整过程。这次是直接突破前高继续涨,还是回调整固一下再出发呢?不妨让我们拭目以待。

  波动是万事万物的存在方式,也是证券市场的常态。投资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深刻洞察力、冷静判断力和果断执行力。市场总是处在波动之中,从来都不会均衡,走势也没有绝对明朗的时候,无论使用何种方法工具,寻找并把握多空转折点至关重要。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