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地瑪聖母像巡遊

  • 来源:中国旅游
  • 关键字:花地瑪聖母像,中國,天主教
  • 发布时间:2021-09-18 19:24

  澳門人心目中有兩位「聖母」:中國的海上女神媽祖和天主教的聖母瑪利亞。每年向兩位女神致敬的盛大儀典,分別是在農曆三月廿三的「天后寶誕」和西曆5月13日的「花地瑪聖母像巡遊」。我不是澳門人,也非信徒,卻一次又一次「過大海」去澳門觀賞這兩大節慶活動,樂於接受截然不同的東西方情韻薰陶。

  如今5月13日又近了,可惜Co v id-19疫症肆虐全球,澳門今年的春季盛事恐怕難以如常舉行。回想去年5月13日那天,我跟隨花地瑪聖母像巡遊隊伍走遍全程,由玫瑰聖母堂到西望洋主教山,感人情景一幕幕地浮現腦海⋯⋯

  聖母在花地瑪顯現

  花地瑪聖母像巡遊是為了紀念聖母瑪利亞在花地瑪顯靈的事跡,起因可追溯至1917年,故事發生在葡萄牙中部的小城鎮花地瑪(Fatima)。

  據說那年5月13日,在花地瑪的原野上,3名小牧童親眼見到聖母瑪利亞顯現在眼前,接着的 5個月,他們總是在每月的13日同一時辰見到慈祥的聖母,親聆她的聖言,其中留下三則驚世預言。顯靈之說傳開後,葡萄牙各地教徒紛紛前往花地瑪朝聖。由於3名牧童聽到聖母自稱為「玫瑰瑪利亞」,並囑咐他們常唸《玫瑰經》、祈禱世界和平,因此「花地瑪聖母」又稱為「玫瑰花地瑪聖母」、「玫瑰聖母」。事實上,1917年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之際,祈禱世界和平正應和了民眾的願望。

  到了1928年,梵蒂岡教廷終於確認了這次神跡顯現,教宗宣佈每年在5月13日向「花地瑪聖母敬禮」,並設為一級瞻禮(大禮)。花地瑪頓時成為天主教聖地,世界上一些天主教地區均會在5 月13日對花地瑪聖母作大敬禮。

  1928年,教廷宣佈花地瑪聖母神跡的消息傳至澳門,當時澳門紅衣會的汴達道神父立即推廣這項重要敬禮,他首先在澳門板樟堂掛起一幅聖母畫像,讓人們認識花地瑪聖母。在汴達道神父鼓勵下,教友組織了花地瑪聖母會,並由1929年起開始了花地瑪聖母像巡遊活動,漸漸成為澳門的一項特色慶典活動。

  莊嚴瑰麗的「玫瑰聖母堂」

  澳門板樟堂創建於1587年,是聖多明我會(道明會)在中國創建的第一座教堂。初時用木板搭建,華人稱之為「板樟廟」,至17世紀才改為磚石的結構。1874年重建成現在的規模。因為這教堂敬奉「玫瑰聖母」(Our Lady of the Rosar y)為主保,所以澳門板樟堂的正式名稱為「玫瑰聖母堂」。

  玫瑰堂整座建築富麗堂皇。教堂正面總高約 24米,上下共分3層,每層都被愛奧尼式圓柱分隔出門窗位置,頂部則為三角楣飾,是17世紀古典教堂的豪華風格。而內部則由一高闊的主殿及兩個側堂所組成,小祭壇則設於側殿。牆面色彩以黃色為主,白色勾勒,整體形式簡潔,結構嚴謹。屋頂為兩面坡的瓦面。

  聖堂內部建築面積約1,300平方米。大型的百葉窗體現南方建築特點,使教堂內部非常明亮。主祭壇進深8.5米,寬6米;層疊的壁柱間隔着捲曲的麻花狀圓柱,形成典雅精緻的巴洛克風格,是澳門最美麗的祭壇之一。在主祭壇的主像為聖母手抱聖嬰像;而在東側的小祭壇,還供奉着「花地瑪聖母」像;我對比了網上看到的葡萄牙花地瑪聖母像(葡萄牙語:Nossa Senhora de Fátima),形象一模一樣。

  我已不知多少次來到這座教堂,除了欣賞建築和觀瞻儀禮外,我對教堂旁由鐘樓改建的「聖物寶庫」很有興趣。寶庫收藏了300多件澳門天主教珍貴文物,藏品涵蓋17世紀至20世紀,可以見證澳門天主教的歷史。我還特別喜愛在玫瑰堂裡舉行的音樂會,在這裡演奏的節目未必是聖樂,往往是作為澳門藝術節的其中一處音樂廳,但是教堂的古典環境尤能讓我融進古典音樂,感到神聖的氛圍。

  聖潔的儀式蕩滌心靈

  去年,我又專程參加花地瑪聖母像巡遊,希望將遊行全過程拍攝下來。

  我知道,每年的花地瑪聖母像巡遊之前,玫瑰聖母堂都會舉行九日的彌撒,期間包括齊頌玫瑰經和聖母經。這樣隆重而綿延的前奏式儀禮並不容易拍攝,因此我只在5月13日下午3時之前來到玫瑰聖母堂。這時,正是玫瑰堂內最肅穆莊嚴的時分,一系列儀式如奉獻典禮、聖體降福及葡語彌撒相繼進行。

  約6時45分,花地瑪聖母聖像已端立在佈滿鮮花裝飾的肩輿上,一隊身穿白衣、頭戴白紗的聖母團女團員準備就緒,她們抬着聖母像步出玫瑰聖母堂,遊行開始了。隊伍中有3個牧童打扮的小孩引人注目,他們的裝扮仿如當年在花地瑪看見聖母顯靈的牧童一樣。數以千計的教友們手持蠟燭、跟隨聖母像儀仗隊緩緩而行,一路誦唸《玫瑰經》,或唱頌聖母讚歌「Ave, Ave, Ave Maria...」,歌聲沿路蕩漾。

  聖母像巡遊路線基本上是固定的,由玫瑰堂經議事亭前地、羅結地巷、大堂街到主教座堂,稍停一會,再由大堂斜巷到南灣大馬路至西灣,接着轉上鮑公馬路登上西望洋主教山。當浩浩蕩蕩的巡遊隊伍遊行上主教山時,沿路燭光點點蜿蜒而上,宛若一條火龍,場面壯觀而又肅穆,瀰漫着聖潔氣氛。隊伍到了西望洋山的海崖聖母小堂,在主教主持下舉行聖體降福儀式,整個巡遊儀式約在晚上9 時結束。

  很多教友們仍不願散去,特別是那些從外地遠道而來的教友,不過,本來神聖、莊嚴的氛圍漸漸轉變為真摯、友好的交流。看得出有不少並非教徒的遊客,他們或許同我一樣,也被莊嚴聖潔的儀式和蕩滌心靈的氣氛感動,思緒迴蕩,流連不已。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