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主题展会的发展研究

  • 来源:中国会展
  • 关键字:进口商品,会展,展会
  • 发布时间:2021-09-20 16:48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和我国综合国力提升,消费者对商品服务的需求更具多元化和个性化,全球范围的多样化商品将极大地增加消费者选择,而进口商品展作为国际优质产品展示、体验、交易的重要窗口,平台和纽带作用越来越明显,不论普通消费者还是货物经销商,对于进口商品展的办展需求也越来越强烈。

  从1957年创办“中国第一展”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到2018年开始举办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进博会),从全力开拓国际市场到主动开放国内市场,我国会展业正逐步实现以“卖全球”为主责到“卖全球”、“买全球”同步推进的重大转变,会展的稳外贸、稳投资、稳消费的功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进口商品展作为会展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新一轮更高水平开放有重要的意义,在我国正式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前景广阔。

  一、广阔市场是培育进口展的肥沃土壤

  近年来,我国的消费结构持续升级,进口商品开始走进寻常百姓家。进口商品展作为国际优质产品展示、体验、交易的重要窗口,平台和纽带作用越来越明显,不论普通消费者还是货物经销商,对于进口商品展的办展需求也越来越强烈。

  (一)我国进口商品需求旺盛。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和我国综合国力提升,消费者对商品服务的需求更具多元化和个性化,全球范围的多样化商品也将极大地增加消费者选择和福利、丰富国内市场。据商务部于2019年3月-5月对食品、服装鞋帽等10大类主要消费品供需状况开展统计调查显示,79.6%的消费者购买过进口消费品,其中41.7%的消费者购买进口消费品占其购买同类消费品比重超过10%。(1)海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口商品数量增长16%,箱包、首饰、钟表的进口额同比增长1倍左右。(2)我国在“十三五”期间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也将在“十四五”成为全球第一大消费市场,我国人民对进口商品的消费需求将持续增加。

  (二)进口商品供销渠道普遍较窄。目前,由于距离、时间、资金等多方面的制约,对外联络相较于国内联络更为复杂,商品交易周期较长,开展进口商品业务对于国内传统的货物经销商来说难度较大,进口商品尚无法全面走进传统商超;而专营进口商品超市由于货源、货品的制约,缺乏差异化布局,很难完成销售目标,生存、成长空间较小,并不适宜在所有城市都铺开。种种原因导致我国消费者购买进口商品主要是在主流网上商城上对长期以来耳熟能详的商品进行“浅尝辄止”,进口商品“购买难”问题依然是进口商品行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三)展会是推进商品交易的最佳方式。无论是参展商还是采购商,参加展会进行面对面的互动交流都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商业拓展模式,特别是对于进口商品,“看得见”、“摸的着”尤为重要。观展的消费者在展会现场直接与众多意向产品进行现场接触、操作试用,可以更直观地了解产品对于自身是否能够匹配;最重要的是,货物传播的主要媒介国内货物营销商,可以以较少的时间和资金成本,从众多展商中选择最适合的产品和服务,从而能够更快速、更全面的开展进口商品业务。每届进博会,专业观众注册数都超10万;阿里巴巴、京东等国内电商平台也都“一掷千金”,向全球品牌商或供应商释放超级合作大单,采购金额达数百亿。

  二、因地制宜推动进口展多元化发展

  需求决定市场,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推动进口商品展会实现快速的发展,各种主题突出、亮点纷呈的进口展会不断涌现,根据办展主题,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一)综合型进口展。这类展会的特点是展出规模大、涉及国家多、覆盖产品广,通常按照行业划分展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综合型进口商品展会首要代表,展会设置的食品及农产品、技术装备、消费品、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等6大展区,集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展示为一体,不仅为中国消费市场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也为世界各国带来新机遇。具有“市场名城”、“物流之都”称号的临沂市,在中国(临沂)国际商贸物流博览会多次设置进口展区的基础上,于2020年举办了首届临沂进口商品博览会,设置了食品饮料、日用百货、母婴用品等6个展区,依托广阔的市场集群和发达的物流体系推动展会成果落地落实,实现了以展兴贸、以贸促展新形式。

  (二)政策型进口展。近年来,有关经济部门、地方政府为贯彻落实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结合发展实际举办了一些高质量政策主题展会。为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甘肃2016年举办了“首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商品展览会”,吸引来自伊朗、哈萨克斯坦、泰国等“一带一路”沿线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20家贸易和生产商携44个类别的2000多种进口商品亮相展会(3)。今年,为助力企业抢抓RCEP机遇,扩大与RCEP成员国的经贸交流合作,山东省正积极筹办首届RCEP区域(山东)进口商品博览会,将设置国际馆、品牌馆、优质商品馆等3个展馆,预计设置标准展位1200个,对RCEP国家地区文化旅游、特色产品、人文民俗形象进行展示推介。这些政策型进口展会,既符合国家战略部署方向,又契合广大企业群众需要,对推动对外经贸交流、进口商品展销都有极大地促进作用。

  (三)专业型进口展。一种是专业市场型进口展。很多城市因地理位置、经贸政策等原因,与特定国家的交流合作比较密切,举办专业市场进展将更加深入,也更容易取得成功。例如,宁波依托中东欧合作资源,打造了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济南市在连续8年举办东亚博览会基础上正在筹办日本(山东)进口商品博览会;威海市作为中韩两国选定的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也正在积极筹备举办首届韩国(山东)进口商品博览会。另一种是专业产品型进口展。例如,海南围绕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定位,集聚全球消费领域资源,打造了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海惠及全球美食资源,举办了上海国际进出口食品及饮料展览会。

  三、提质增效打造精品进口展

  在对外开放政策引导和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示范下,各地已经举办或正在筹备进口商品展会,但由于招展难度较大,部分展会为了完成招展任务,对展商要求不高,甚至主要从国内中间商进行招展,导致办展效果不好。进口商品展潜力巨大,但做好进口展,不能只有进口展的“名”,还要有进口展的“实”。

  (一)在专业化上下功夫。一方面,要引进专业的产品。举办进口展会要以中国市场需求为主要导向,严格控制展商、展品质量,积极引进能够满足我国企业发展需求的原材料、满足人民日常生活需要的日用消费品、有利于中国产业发展的高新科技产品,真正把国外的高品质、高性价比的商品引进到展会中。另一方面,要提供专业化服务。针对不同国家、不同产品制定涵盖货品税率、交易要素等方面的明白纸,方便参展各方更加清晰掌握进口相关产品所需流程和交易成本。同时,要根据需求,提供价格核算、商品代购等专业化服务。

  (二)加大展会支持力度。建立高效筹展组织。进口商品展的主办方要集合商务系统、贸促系统、各类商协会等各方面的资源渠道力量,形成统一协调、专业高效、组织有力专业办展组织。加大资金支持。从政府层面列支专项支持资金,为展商提供展位布置、差旅住宿等方面补贴,降低境外展商参展成本,提升展会吸引力和知名度。

  (三)加强信息技术运用。构建“线上展”+“线下展”同步推进的办展思路,配套搭建线上展厅,通过在线展示延续办展周期;收集参展各方供需信息,通过数字匹配、数据挖掘、信息推送等多种方式,提升展会效果;配套直播带货服务,建立展会抖音等直播平台官方账号,对参展商品进行展播。

  (四)积极提供代展服务。疫情防控下,国际人员流动较为困难。目前的情况下,筹划举办进口展还要大力加强与国际会展公司的合作,为参展企业提供“线下实体展示+线上及时洽谈”的代展服务,由国际会展公司的国内分支机构代替国际展商进行线下布展,由展商线上面对面与观展商实时洽谈。

  文章来源:

  1.商务部网站,《主要消费品供需状况统计调查分析报告》;

  2.人民日报,上半年我国进口商品数量增长16%;

  3.兰州日报,首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商品展昨举行。

  作者简介:刘伟,现任临沂市国际贸易采购服务中心贸易投资服务科科长,主要负责培育临沂市国际贸易队伍,完善国际贸易采购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对外长效合作交流机制,组织举办高峰论坛、经贸活动;开展国际贸易、投资政策研究解读,为有关部门、企业提供经贸、投资咨询服务。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