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标准化工作现状与策略研究
- 来源:中国高新科技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工业互联网标准化,工作现状,策略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09-29 13:32
摘要:工业互联网标准化工作对实现工业信息互通有无,促进工业产业迭代升级具有的作用。文章对工业互联网标准化工作现状、工业互联网标准化工作面临的现实挑战、工业互联网标准化工作推进策略进行了分析,提出工业互联网标准化工作推进策略,包括重点领域的标准研究、完善标准体系、融入新技术等,对提高工业互联网标准化工作水平有重要价值。
工业的发展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应建立在系统、科学的发展结构中,这个结构的建立需要依托互联网,构建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才能保证工业技术、信息、服务等实现互通有无,促进工业产业不断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互联网工业标准体系落后,新技术、融合技术的研发处于滞后状态,鉴于此应大力推进工业互联网标准化工作的进程,更新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为实现工业产业的发展提供保障支持。
1 工业互联网标准化工作现状
1.1 成立国际工业产业标准化组织
工业互联网是产业化工业服务生态体系,包含了不同的设备、系统以及企业的参与。在服务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设备、系统、企业之间实现了互通,如果没有标准化的工作体系,不仅会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实现信息的高效流通,还不利于实现工业产业化的不断升级。在国际工业发展过程中,已经认识到工业互联网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于是成立了与标准化组织相匹配的工业标准化推进组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欧盟之间成立的工业标准化推进组织,比如德国工业4.0组织、美国工业互联网联盟IIC组织,以及日本产业价值链IVI组织等,这些是工业标准化组织研究的载体,这些组织的建立,使工业形成了系统的交流,以互联网平台的形式吸引众多企业主体的参与,根据目前工业发展面临的技术、需求、服务等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最终形成统一的结论,并以文件的形式公布于众。在此基础上,通过和工业化标准组织合作,来完成一系列工业标准化制定工作,比如传统的工业互联网标准组织主要有3GPP、ITU、ISO等组织,为了提升标准化工业组织应用范围,对传统的工业组织进行了迭代升级,出现了ISO、工业4.0等工业标准化优化组织,为积极地探索互联网工业标准化新需求提供了有利条件。
1.2 互联网工业标准化推进工作受到高度重视
加快工业化进程建设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点,为了实现工业企业之间的互通有无,构成系统、科学的产业链体系,我国非常重视互联网工业标准化的推进工作。在2016年初期,成立了互联网企业、通信业、制造业等多类型的互联网企业联盟组织,深刻地探讨了工业企业发展中遇到的服务、技术等问题,提出了不同企业的技术标准构建计划,并针对该计划成立了相应的工作小组,通过该小组对工业标准化组织的相关研究,出台了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1.0、2.0、3.0,之后对工业标准体系进行了细分,成立具有针对性的工业标准研究的专项小组,比如平台与数据、标识解析、网络互联等小组。2019年我国工业互联网标准化构建思路、构建体系在国家信化部、工业部的引导下得以确立,为我国互联网工业标准化的建立指明了方向。2020年提出了《国家工业互联网标准总体组章程》,对互联网工业标准化研究组的工作内容,相关细则进一步明确,以此完善了我国工业产业标准化推进组织体系,为工业互联网标准化的研究提供了组织支持。
2 工业互联网标准化工作面临的挑战
2.1 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的挑战
与工业先进国家相比,我国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的构建存在严重的滞后现象,尤其是在互联网建设发展方面,与工业先进的国家存在很大差距。鉴于此,应加强我国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的构建。从目前我国工业标准体系的构建来看,缺乏时代前瞻性,缺乏先进技术的融入。标准化体系主要以原有的垂直工业领域为构建标准,随着工业产业化不断升级,出现了融合技术,这些技术的使用没有相应的标准体系,如果不对现有的标准化体系进行整合升级,现有的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就会出现缺失、重复、交叉乱象。我国在2020年底提出了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的协调工作,为实现互联网标准化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有利条件。此外,随着工业不断发展和进步,与之相匹配的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也应不断更新,以此构建和当前工业发展相匹配的工业标准体系,促进工业产业技术升级,为实现我国工业的不断进步提供有利条件。
2.2 工业技术以及国外合作的挑战
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的建立对实现工业技术、工业信息、工业服务等互通有无具有重要作用,在工业企业之间的互通下,能够形成科学、系统的共享体系,为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促进工业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标准化工作的推进是实现工业化产业的前提,但是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的建立存在严重缺口,无法实现企业信息、技术、服务等互通有无,所以当前我国工业互联网标准化工作需要打破固有的封闭体系,构建工业产业化标准体系,使之在安全、应用、基础等方面形成标准化体系。此外,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之间的合作范围也逐渐扩大,企业之间的合作不仅仅局限于国内,还和国外企业形成了良性的合作发展体系。鉴于此,应加强和国外工业企业合作,积极与国外企业构建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因此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也面临着和国外工业互联网标准化组织的探讨和交流工作,在未来将会在工业互联网标准化工作方面达成共识。
3 工业互联网标准化工作推进策略
3.1 加强工业重点领域的标准研究工作
我国工业互联网标准化工作在不断推进,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工业产业升级,为工业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但是从当前我国工业标准化工作推进的深度、范围来看,具有很大的片面性,无法实现更深层次、更大范围的工业信息内容共享。鉴于此,应立足于工业产业化的发展层面来构建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延伸标准体系的构建范围、层次,比如对工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中的异构标识、边缘计算、工厂网络组网、工业互联网安全、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构建工业互联网标准化工作体系,以此为形成科学的工业产业化体系提供有利条件。
3.2 完善标准体系,加强新技术研究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工业互联网标准和当前工业发展不匹配,无法满足当前工业产业发展的需求,鉴于此应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在生产中融入先进的机械设备,并将5G技术、工业数据建模技术、工业互联网信息模型技术、工业软件等技术运用到企业办公中,并构建相应的工业互联网标准化工作体系,并根据工业发展情况、工业企业产业发展需求来及时的调整、更新标准化体系内容,以此满足当前工业产业化发展需求。
3.3 保证工业标准工作的高效落实
制定工业互联网标准化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应用,才能有效地推动工业产业化发展,因此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工业互联网标准化的制定是否符合工业企业当前的发展现状,是否能够满足当前工业企业发展的需求。为了保证工业互联网标准化在工业产业中的顺利运行,可以开展试点实验,对发生的问题进行修正,以减少工业标准化的推进阻力,保证工业标准化工作的顺利完成。
4 结语
工业互联网标准化发展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随着工业产业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不断迭代升级,工业互联网标准化工作也应适应时代的变化,加强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的构建,并不断扩大技术合作范围,加强和国外合作,注重融合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使工业互联网标准化符合全球化经济运转模式,为工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作者简介:李臣学 (1981-),男,山东诸城人,上海理工大学教务处讲师,研究方向:创新创业、系统工程、运筹与决策。
参考文献
[1]黄颖,沈彬,于青民.工业互联网标准化工作现状与策略研究[J].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2021,47(1):5-7.
[2]孙萌,崔强,陈曦,等.面向工业互联网的电工装备智慧物联标准体系研究[J/OL].电网技术:1-9[2021-02-25].https://doi.org/10.13335/j.1000-3673.pst.2020.1764.
[3]韩红强,吴东亚,宋林健.工业互联网OID标识解析国际标准化中国贡献分析[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20(11):39-43.
(责任编辑:刘振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