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纺织非遗职业竞赛之先河

  • 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 关键字:纺织,非遗,职业竞赛
  • 发布时间:2021-11-02 10:56

  10 月12—13 日,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与海安市人民政府指导,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江苏华艺集团主办,上海弄影时装有限公司承办,江苏省服装协会、江苏省纺织工程学会染整专业委员会、南通市纺织工程学会、南通市服装协会协办,纺织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新闻中心支持的“华艺杯”全国纺织非遗扎染职业技能邀请赛决赛在江苏海安落下帷幕。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淮滨,非遗办副主任陆茵,人力资源部副处长周晓松等中国纺联领导;江苏省文旅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一级主任科员孔叶萍,南通市服装协会会长蔡建华,海安市委副书记、市长谭真,海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卢林,海安市副市长曹铖等领导;江苏华艺集团董事长邰卫国,副总经理周永兰,艺术总监顾鸣,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媒体代表,全国各地企业及院校的参赛选手及带队老师参加了本次大赛的开幕式。

  华艺集团周莉斩获一等奖

  本次大赛以“扎染与当代生活”为主题。据悉,经过征集,组委会共收到来自17 个省、57 家单位及院校的185 人报名,经过专家委员会审核评定,共15家企业及26家院校的41名选手参加了决赛。

  在决赛现场,41 名选手分别参加了笔试和设计制作两个赛事环节,笔试主要考察参赛者的扎染相关基本知识,设计与制作则需要参赛者在熟练掌握扎染技法基础上,在设计创作方面有所创新。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江苏华艺集团周莉获得一等奖,桐乡嘉彩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胡耀飞、兰州交通大学染染缬艺术研究所张雅雯获得二等奖;江苏华艺集团陈小蕾、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陈冲、济南市市中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张文佳获得三等奖。

  赛后,总裁判长贾京生对本次大赛进行了总结和点评。他谈到,大赛分为理论和实操两部分,理论考试既涉及历史,又涉及到当代,既涉及工艺又涉及艺术,学术性比较全面并有一定的深度。不足之处是参赛者在答题过程中对主观题的思考深度略显单薄;实操部分,参赛者在工艺和设计创造方面都有深刻的理解,但在时间把控方面稍有欠缺。他表示,扎染是一个艺术创造过程,只有兼具视觉上的大效果、细微之处的小创新,作品才会出类拔萃。

  让扎染融入当代生活

  大赛期间,扎染与生活交流会也同步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及从业者共同探讨扎染融入当代生活的破解之道。

  孙淮滨在开幕致辞中指出,扎染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历史,承载着匠心和情怀。作为参赛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对扎染这一传统工艺应抱有尊重、敬畏之心。他也指出,尊重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随着时代的变化、科技的进步,人们的需求也在升华,所以扎染也要随着时代的变化,在保留基本技法之上要有创新,也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使扎染能够满足当下人的生活需求和审美情趣。他希望大赛能够成为国内扎染界一次有创新性的行业性交流活动,并为赛事升格为行赛、国赛奠定基础。

  谭真在发言中指出,扎染是中国纺织传统艺术的智慧结晶,华艺集团作为印染技术集成创新和细分市场的首倡者与实践家,逐渐成长为集扎染民艺研究、文化传承、工艺创新与应用推广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此次“华艺杯”全国纺织非遗扎染职业技能邀请赛,为培养印染行业专业技能人才,推广纺织非遗扎染技艺,推动传统纺织工艺走进当代生活提供了很好的交流机会和展示平台,也必将促进海安纺织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邰卫国介绍,华艺集团是集“现代扎染文化创意、艺术染整集成创新与时尚服饰设计智造”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国家艺术染整与现代扎染产品开发基地、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他表示,期待通过举办大赛,发掘扎染工艺文化元素,促进扎染民艺融入当代生活;发现培育扎染新人和工匠精神,激发更多年轻人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并立足非遗传承,推动扎染非遗事业“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本次大赛的举办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这是纺织行业首次在非遗领域职业技能竞赛的试水,一方面能够更好地传播扎染技艺,发掘和培养扎染技艺传承人,增强传承人和从业者的职业自豪感,一方面更为纺织非遗领域的职业竞赛探索铺路,开启纺织非遗职业竞赛先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