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只道是寻常

  清晨,我被明媚的阳光唤醒,麻雀和喜鹊叽叽喳喳地叫着。我站在木质书架的第二层,像往常一样安静地等待家人醒来。

  那时候家中有个三岁小儿, 他总会踩着透过窗棂洒在木地板上的暖和阳光, 蹦蹦跳跳地来到书房的大桌旁,小手搭上桌沿,回头催促跟在后面的老人。慈眉善目的老人乐呵呵地走到书架旁边,取下我身边的一本书,坐进椅子,抱起孩子,开始给他读故事。

  孩子听得聚精会神,目光跟随老人粗糙的手指看着书上的文字,时不时会问一句:“这是什么意思? ”这便是我上场的时候了———老人将我从书架上捧下,然后翻开,不疾不徐地搜寻那个词语,再将印在我身上的文字缓慢而清晰地念出来。看着那孩子充满好奇的清亮眼眸,我自豪又得意地抖了抖书页。

  这样的日子平常又生动。我的心中漾起丝丝暖意,不知是被这一老一小身边祥和的氛围所感染,还是为自己拥有浩如烟海的知识而陶醉。

  后来,便只有老人安静地坐在桌边,用漂亮的正楷抄写我身上的词句。那时,孩子已长大了不少,他问老人:“一本《辞海》有什么可抄写的呢?”老人笔下不停,笑着答道:“每一个词啊,都是有故事的。出自哪里、有何典故,都不乏趣味,丝毫不比那些文章逊色哩! ”

  我听得高兴极了,心中满是幸福。老人笔尖的墨水浸透一个又一个沉甸甸的本子,我便安静地陪着他,偶尔心生感慨:这些慢慢悠悠的寻常日子,当真把人和书一并醉了。

  后来,老人不在了,我的纸页也泛了黄。当年那个孩子已经成为父亲,我想抖落些灰来吸引他的注意, 谁知那点尘埃即刻消失在手机屏幕蓝莹莹的光中, 像是旧日的珍藏遗失在时代的更迭里。我见他飞快地打了几个字,瞥了一眼屏幕上弹出的词义,便搁下手机继续写作了,也不知那些知识是不是真的走进了他的心里。

  我叹了口气:曾经的寻常日子,竟有一天不再寻常。

  被冷落一旁的我逐渐积满灰尘,纸张变得生脆。正打瞌睡时,突然有一双小手把我抱起来,掸去我身上的灰。“这是什么书?”我听见一个稚嫩的声音问道。他的父亲愣了一下,把孩子抱起来,又小心翼翼地将我翻开。

  此时此刻,父亲的身影与记忆中的老人似乎重叠在了一起。那个旧日里眼眸清亮的孩童已经长大,他代替了当年的老人,开始带着自己的孩子在《辞海》里观涛踏浪。他的手指滑过一个个词语和典故,也滑过那些曾经无数次被忽略的岁月,那些弥漫着无尽暖意的春秋。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