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班级管理“三重奏”

  刚接手六(3) 班时, 同事就说这个班的学生很散漫、缺少纪律性, 还有几个“头号人物”, 他们会把班级搅得鸡犬不宁。我的内心不免有些担忧和不安, 但为人师表的责任却让我产生想改变他们的冲动, 并且渴望这种冲动能成为奇迹发生的开始。

  一、盯管严抓, 换来一时安宁

  这个班无纪律的状态, 让我一刻都不敢放松。刚开始总有学生到我跟前告状: 谁喜欢捉弄人, 故意把同学的课本藏起来; 谁故意把口香糖粘到同学的衣服上; 谁故意在课桌子上放图钉, 扎到同学的手; 谁把同学的眼镜埋在草丛里; 谁又故意在教室里乱扔粉笔擦, 把粉笔灰弄得到处飞扬……学生这些告不完的状, 让我连课间10 分钟都不敢轻易懈怠, 常常在教室里蹲守, 时刻 “盯” 着他们。我会在课间与学生聊天、批改作业、及时处理突发状况、调解学生之间的矛盾。

  功夫不负有心人, 通过两个月的盯管后, 班级恶作剧明显减少了, 班级氛围也迎来了表面上的一片祥和。

  二、尝试放手, 重新认识学生

  两个月的盯管, 虽然起到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但也让我筋疲力尽, 我像一个侦探一般警惕着教室里的一举一动,学生虽然安静了很多, 但也刻意在提防着我什么。我担心这样下去, 一旦没有教师的监管, 他们会更加肆意放纵, 为所欲为。

  于是, 我调整策略, 不再刻意待在教室。我想看看在一个无人看管的时间和空间里, 学生会不会“故技重演”,同时也想检验一下我两个月的付出有没有成效, 或者有多大的成效。我在班会课上坦言: “经过两个多月的相处, 老师发现大家绝大多数时间都能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在各个方面也都表现得很好。以后除了上课, 老师不会再像以前那样来教室监督大家了, 希望大家努力做好自己的事。另外, 从今天开始, 请大家不要来找我投诉其他同学,老师想用自己的眼睛去认识班上的每一位学生。” 他们在将信将疑中非常乖巧、安分地度过了一个星期。但一个星期后, 他们就有点躁动了。第三个星期,他们所有的坏习惯都暴露无遗, 所有的恶作剧也“死灰复燃”, 曾经的祥和荡然无存了。

  眼看几个月的付出化为泡影, 我告诉自己不要再苛求奇迹的发生, 但一想到教师身上的那份责任, 我就不断提醒自己要继续坚持, 努力摸索出一套更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的性格特点的班级管理方法。

  三、自主管理, 促进学生发展

  一天, 我循着铃声去教室, 远远就听见教室里吵吵闹闹, 一片炸开锅的声音与校园的安静形成强烈的反差。我大步流星地冲进去, 学生立刻安静了下来, 我故作轻松地说: “既然都安静下来了, 我就不过多地批评了, 以免浪费大家的时间。” 我放慢了语速, 稍停了一下, 看看他们的反应, 他们半信半疑地上下打量着我。接着我又问: “你们觉得今天自己在班级的表现如何, 给自己打多少分?” 我让一个刚才也在吵闹的优等生回答, 他说: “今天我给自己打0 分, 因为我不但放纵了自己, 也影响了其他同学的学习, 更不利于好班风的形成, 还让老师担心了。” 他停了一下又说: “老师, 如果我一个星期不犯类似的错误, 我就给自己60 分, 一个月不犯错误就给自己80 分, 一个学期不犯错就给100 分, 您看行吗?” 我听后很高兴, 立马回答: “没问题, 那你试试吧! 老师相信你能行。同学们也可以给自己的行为打分, 如果达到了目标分数, 就可以到老师这里领取你们喜欢的奖品。”

  我顺势而为, 用最短的时间制定出了班级学生自我评分表, 让他们每天根据自己的听课态度、教师的奖惩、作业完成状况和行为表现打分, 并以此作为对自己一天学习情况的总结, 还要求他们写下原因, 总结哪里有了改进, 哪些方面还有待提高。我也抓住时机对学生一周的表现给予积极的肯定, 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也当众表扬, 让肯定成为他们努力的动力, 让“打分” 行为更好地继续下去。

  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 学生逐步走上了“改良的道路”。越来越多的学生在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上有了明显的进步, 他们的行为习惯也随之有了明显的收敛和改变, 良好班风又慢慢地回来了。

  回顾自己和这班学生一路走来的酸甜苦辣, 我深刻意识到, 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 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当学生的引路人而不是监督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对自己行为的正确认知和要求, 并充分信任他们的自我评价, 让他们从心理上接受我们的教育方式, 通过持之以恒的自我评价, 找到成长的正确道路。这样, 也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班级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保证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