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 来源:父母课堂
  • 关键字:初中科学,教学模式,应用
  • 发布时间:2021-12-17 21:08

  摘要:翻转课堂教学实质上是彻底颠覆了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用“课堂练习+课前听课”来代替了原来的“课后练习+课堂授课”,让课堂不再是原来的“一言堂”,较好地体现出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目标,一经推出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本文首先分析了初中科学课程实施翻转课堂的意义,其次,深入探讨了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所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引言

  《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7~9 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提出:务必要将学生的科学素养进行全面提高,将科学的本质最大限度地体现出来,并且还要将“科学探究”进行有效凸出,以便能够促使学生实现全方面发展。国家教育部也在出台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中反复强调教学模式应该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将教学活动与信息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翻转课堂教学实质上是彻底颠覆了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用“课堂练习+课前听课”来代替了原来的“课后练习+课堂授课”,让课堂不再是原来的“一言堂”,并且促使教学管理模式、课程设置模式、教师角色等均出现相应的变革[1],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合作者、探究者的角色,而教师则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翻转课堂较好地体现出了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目标,一经推出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2]。本文通过对翻转课堂在初中科学教学模式应用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对初中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进行有效地培养,为其日后综合素质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初中科学课程实施翻转课堂的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初中科学教学模式通常包括两个阶段,分别是课后知识内化阶段与课堂上知识传授阶段。而翻转课堂则改变了这种方式,在课前就通过信息技术来实现了知识的传授,而课堂上则开展知识内化和知识应用,并且还让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方式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与检验,科学知识的有效应用与转化才是初中科学课程关注的焦点,而并非仅仅只满足于让学生“学会”科学知识。初中科学课程实施翻转课堂,必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以更大的学习热情来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3]。

  (二)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心理认知发展

  十几岁的初中生正处于好动的年龄段,对很多新鲜事物都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又比较好动,不容易安静下来,而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恰好能够满足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处于主动地位,能够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宜的学习节奏、学习难度和学习内容,还可以对学习空间和学习时间进行妥善安排,淋漓尽致地体现出了个性化学习的特点,让学生体验到满满的幸福感和存在感。由此可见,初中科学课程实施翻转课堂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心理认知发展。

  二、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所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一)教学模式方面

  翻转课堂是教育信息化下出现的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这就对传统教学模式带来了挑战“以学为本”的理念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得到了大大地强化,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地凸显出来。一方面,翻转课堂有效延长了学习学习的时间,学生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学习科学知识,还能够在课后的任意地点、任意时间段都可开展自主探究与学习;另一方面,翻转课堂的有序开展需要广大学生的共同参与,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而学生则成为了课堂上最耀眼的“主角”,学生可以通过反复的学习、网络互动、课下查询资料等多种方式来对现有知识结构进行加深与拓展[5]。例如,笔者在教学浙教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的“不断运动的地球”时就采用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全班同学分为若干组,要求学生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来整理相关知识点,并且围绕“不断运动的地球”的主题来撰写学习报告。教师首先将相关知识点制作出多个教学视频让学生在课前学习,这样既能够让学生能够及时地对新的知识点进行掌握,又能够让学生反复揣摩、多次观看;其次,让学生利用互联网、书籍报纸等多种方式来撰写学习报告,教师不做全方位的“手把手”教学,只是在适当的时间段进行指导;而要制作出一份质量较高的学习报告需要同学们的共同协同合作,单凭一个人的能力是难以实现的,而在协同合作过程中实质上也是将知识分享给其他人的过程。在课堂上,每一组推选出一名同学进行讲解与展示;待讲解完毕之后,由同学们自由提问,课堂气氛极为热烈,最后大家投票选出最优秀的一组。通过这样的教学环节设计,能够让每一位同学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去独立分析、搜索、总结相应的知识信息,在潜移默化中能够对知识点有了更深层次的领悟与理解,进而有利于形成“以学为本”的学习范式[6]。

  (二)学习时间安排方面

  由于初中科学课程由于不是中考科目,在应试教育的作用下也不太受学生及其家长的重视。虽然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能够提高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但是也会给学生带来较大的学习负担,有可能会影响到学生其它科目的学习。而这个问题能否得到妥善解决,直接关系到翻转课堂的有效开展。基于教师层面来看,初中科学教师要与其它课程的教师进行有效沟通,并且根据科学课程的难点重点来适当穿插实施翻转课堂,切忌求多求全,导致翻转课堂过于密集而让学生的学习负担过大。基于学生层面来看,要教会学生对各个课程的学习时间进行合理安排,力求相互之间的平衡,既不能由于花费在科学课程的时间过多而导致其它学科的学习受到影响,又不能由于科学课程不是主干科目而抵制翻转课堂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三)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

  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是否有效,往往关键还直接取决于学生是否具备较佳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只有知道了学什么、怎么学、为什么要学之后才能够有效开展学习活动。而且还有相当数量的初中生并不具备必需的信息素养,还不能独立地去应用网络信息技术去获取所需的学习资料,去辨别网络信息等,这对于翻转课堂的应用是极为不利的。有鉴于此,初中科学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指导、课下网络沟通、行为示范等多种方式来传授给广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并且还可以向学生提供“导学案” 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去应用翻转课堂;同时,初中科学教师可通过技术讲解与操作演示,使学生掌握网络信息的使用知识与方法,促进其信息素养的提高。

  (四)教学理念方面

  翻转课堂往往会对初中科学教师的教学理念提出较大的挑战,众所周知,课堂教学实质上就是生成和预设、开放和封闭之间形成的矛盾统一体,而翻转课堂将传统课堂教学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局限性进行打破,由原来的预设走向生成,由原来的封闭走向开放,让初中科学课程的教学变得更具开放性,这无疑会让初中科学教师面临着一场全新的教学理念洗礼。有鉴于此,初中科学教师务必要认真思考,力争在教学理念上有所创新与突破。首先,初中科学教师要让教学能够回归到真实的生活世界,要将初中科学教学与社会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其次,在具体的初中科学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的个人见解进行尊重,要让学生多去开展自我解读、自我理解;第三,及时反思优化翻转课堂教学。众所周知,翻转课堂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较短,还存在着较多的不完善之处。初中科学教师往往会对他人成功的教学经验教学借鉴,但不同地区、不同的学生群体都会导致教学效果存在着差异。有鉴于此,务必要定期反思优化翻转课堂教学,尽量做到分层教育,差异化地对待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这样一来,既可确保能有效满足全体学生的学习需求,又可升华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薇.中学阶段实施翻转课堂的思考——基于学习理论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4,22(04): 15-16.

  [2]王红,赵蔚,孙立会,刘红霞.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设计——基于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8):5-10.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