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题为导向的高中数学创新意识培养
- 来源:父母课堂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高中数学,创新意识,途径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12-17 21:30
摘要:在当前的世界形势下,创新人才已经成为了一个国家高速发展的必备因素,而这也对我国培养人才的摇篮——教育领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我国高中阶段的教学过程当中,以问题为导向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不仅能使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得到提升,还能帮助学生加强对数学重点知识的学习,进而为学生的成长铺平道路。
在我国高中阶段,虽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来自国家与社会发展层面的需求,但由于学生即将面临高考这一人生转折点,使得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使用以问题为导向的创新意识培养方式,可以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同时让学生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高中阶段的教学可谓一举两得。
一、问题导向的概念
在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当中,问题导向指的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方向的,少做或不做与问题关系不大或无关的无用功的教学理念。对于数学这一学科而言,问题不仅是数学的“心脏”,更是推动数学发展与学生数学能力提升的“发动机”,对于在高中阶段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高中阶段,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理念不仅能帮助学生加强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还能引导学生探寻解决问题的其他方法,从而在使学生的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提升的同时,使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因此,在高中阶段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当中,坚持落实问题导向的教学理念,对于提升数学课程的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运用问题导向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加强创新意识的培养途径
(一)借助多媒体教学法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数学这一学科的学习难度相比初中有了质的飞跃,这使得许多学生在枯燥乏味的数学课程的学习过程当中容易失去兴趣。因此,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原本枯燥的书面知识“动”起来,进而成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通过生动活泼的多媒体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第二册A 版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 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课件让立体图形在平面内动起来,从而使学生的注意力得到吸引。在观察课件当中的动态演示的过程当中,学生们不仅能够通过从多个角度观察用于演示的立体图形,从而使自身的空间认知能力与想象能力得到提升,更能够在学习过程当中引发充足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加投入的展开对立体几何知识的学习过程当中,进而以自身的兴趣为引导进行立体几何问题的钻研,进而寻找并发现全新的解题思路,使自身的创新意识得到充分的培养。
(二)借助翻转课堂教学法让学生提出问题
翻转课堂是一种能够让学生提出问题,并由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解决问题的一种将课堂教学当中教师与学生的定位完全翻转的教学方法。在使用问题导向的教学理念进行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当中,仅仅由教师提出问题是远远不够的,而借助翻转课堂教学法,就能让学生参与到提出问题的过程当中,进而在教师解答问题的过程当中帮助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
例如,在人教版高二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二册A 版第五章“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就可以提前制作相应的教学课件并发给学生,随后对学生进行任务的布置,要求学生们在课下结合教师制作的课件进行自学,并在自学的过程当中寻找关于“导数” 的相关问题。当学生在课下准备好相关的问题之后,就由教师在课上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一一解答,以此帮助学生加强对“导数”相关知识的理解。使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教师不仅能够使学生逐渐养成课前预习与自主学习的习惯与能力,还能使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得到相应的成长,进而使学生通过教师对问题的解答与自身对问题的思考获得数学知识与创新意识的全面提升。
(三)通过问题情境创设培养学生基本观念
问题情境创设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基于特定的问题展开教学情境,并引导学生沉浸在教学情境当中,从而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与自身的生活常识进行结合,将数学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式。使用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在以问题为教学导向的教学过程当中让学生更加熟悉问题,从而使学生的数学基本观念得到相应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行为习惯与创新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高三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三册A 版第七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的学习过程当中,教师就可以以班级当中的具体情况或学生们在生活当中可能遇到的情况举出相应的例子,以此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比如,我们班里有40 为学生,其中男生有23 位,女生有 17 位,而班里已经入团的学生当中有13 位男生,11 为女生,那么在班里随机选择一人,选出男生的概率有多大?若选到的学生是一位团员,那么选到男生的概率又有多大?通过这样的问题的创设,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带入到问题情境当中去思考,并且主动使用本节课所讲的内容——“条件概率”的相关知识进行问题的分析,让学生在加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的过程当中逐渐形成数学基本观念,从而使学生能够利用数学的眼光寻找身边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解决,进而使学生的数学能力与创新意识都能够得到培养。
结语:
作为一门非常重要的必修课,数学对学生自身能力的成长与未来的高考分数提升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当中,使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展开教学工作,不仅能帮助学生加强对数学重点知识的掌握与解题能力的提升,更能够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培养,从而使学生成长为国家急需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白东旭.问题导向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课堂的应用策略研究[D]. 延边大学,2019.
[2]郑富宝.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途径[J].上海中学数学,2018(Z2):82-84.
本文系:福建省福州市2021 年度教育督导研究立项课题《以问题为导向,实行督而导之——农村高中教育教学督导工作的有效性初探》成果之一(课题编号:FZJYDD202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