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拿布袋领奖

  在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中,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赵东元领衔完成的“有序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的创制和应用”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随后,一张“院士拿布袋领奖”的照片在复旦大学师生的朋友圈广泛传播,拍摄这张照片的是复旦大学老师周桂发。原来,赵教授前一天从北京领完奖后立马就飞回了上海,第二天早上上完两节本科生的课,证书一直装在帆布袋里没来得及放回办公室,十点周桂发老师在教学楼下碰到了他,于是有了这张照片。

  据了解,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是中国自然科学领域的最高奖项,由于评选极为严格,该奖项在历史上曾出现多次空缺。

  1998年,赵东元结束美国加州大学博士后工作回到上海。初到复旦大学,赵东元发现国内整体科研条件和国外差距较大。学校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为他提供了3万元科研经费,他便从这3万元“起家”,直到成长为享誉国际的科学家。

  赵东元常常鼓励学生随时随地“异想天开”,自称“造孔之人”:相当于拿个凿子,在大家看不到的微观世界里“造孔”。在带儿子玩乐高时、去医院探望病人时,他都能将生活中的细节大胆联想、为自己的科研开辟新方向。

  赵东元说过:“我真的愿意做科研,因为科研面对的全是新鲜事物,还可以创造出世界上原本没有的东西。”当学生请教他,要具备什么条件才能进入他的实验室时,他回答道:“没有别的,我唯一的条件就是你要爱科学,要有志于成为一名科学工作者。”(据《中国青年报》)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