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研究

  • 来源:中小学教育
  • 关键字:高中数学,解题能力,培养
  • 发布时间:2021-12-31 20:05

  【摘要】高中数学学科是一门极具抽象性和复杂性的学科,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需要让学生充分地掌握到多种公式的运用技巧和解题规律,才可以促使学生运用相应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的题目,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关系着他们未来的生活和发展,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熟练地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可以养成一个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基于此,本文章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研究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引言

  什么是解题能力?解题能力是根据题目的信息,合理进行分析,明确题目条件与问题的关系,以此根据条件来找到解题的方法和策略,进而得出答案的能力。教师应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让学生的解题更具准确性,以此来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结合教材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是当下高中数学教学的重点。

  一、高中数学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现实阻碍

  纵观当前高中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和解题能力发展情况,不难发现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学生学习状态不佳,教师教学方法不得当等情况严重制约了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尤其是一些教师受过往刻板教学思维影响,产生了“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需要借助大量练习来完成”的错误认识,采取“题海战术”带领学生反复练习解题。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的“解答问题”是重复的,他们看似掌握了解题规律,实则只是记住了答题流程,不仅无法在根本上将自身能力提升到新的高度,还极有可能在反复的练习中感到疲累,最终对“解答数学问题”乃至“学习数学知识”产生厌倦感。除此之外,师生并未在正式走进解题实践之前做好准备工作、缺乏良好解题实践环境和足够的解题机会,均在不同程度上对学生的解题能力发展形成限制。这也意味着从新课标出发,要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教师必须从上述问题入手,积极培养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

  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重视数学解题方法的教学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很多学生只会按照课本教学的方式来解题,一旦题目发生了变化就完全不知道该从何入手,进而导致学生面对很多数学问题时束手无策。因此,教师在进行核心知识的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理解核心知识的概念,还应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让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中做到融会贯通,让学生数学学习更进一步。对此,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在做题时多观察、多思考,让学生学会归纳数学习题,总结知识要点,进而达到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教学目的。

  (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高中数学学科的解题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量,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以便于可以以不同的思路来进行相关的解题活动。实际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数学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和锻炼,让学生可以在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中迅速地找到相关知识点,充分提高自己的解题正确率和解题速度。以立体几何相关的习题为例:在四棱锥P-ABCD 中,AB∥CD,且∠BAP=∠CDP=90°。1.证明:平面PAB⊥平面PAD;2.如果PA=PD=AB=DC,∠APD=90°,并且四棱锥P-ABCD 的体积是83,求该四棱锥的侧面积。针对这一题目,数学教师就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鼓励学生进行一题多解:1.运用向量的计算方法来进行解题;2. 运用几何方法,对存在于图形中的几何关系进行联系并作恰当的辅助线来进行解题。对于这两种解题方法,都是学生在面对立体几何题时应该掌握的方法,并且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选择最简便省时的最优解法。

  (三)定时训练

  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组织定时训练,模拟考试情境,营造紧张的学习氛围,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同时,教师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还应该让学生有紧迫感和时间观念,让学生学会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更多的题,以此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和能力,增加学生的得分率,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高分。

  (四)培养学生审题能力

  有效的审题是顺利开展解题过程的前提,通过审题学生可以明确题干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根据条件和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解题。如果学生审题不清,他们在解题过程中就可能会出现很大的偏差,甚至完全找不到解题思路。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审题技巧的指导,引导学生学会从题干中提取有效信息,挖掘隐藏条件,尤其在学习的初期指导学生阅读题目时,用不同颜色的笔将已知条件、问题等标注出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将审题技巧的指导渗透到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结束语

  高中生必须积极学习数学知识并参与实践,以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解题能力和逻辑思维,最终借助数学综合素养的协同发展,更好地为社会建设出力。教师应在这一过程中肩负好“引导”和“组织”的责任,重视对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夯实学生的解题能力基础,为他们解答更具难度的习题并深度发展自身能力做铺垫。

  参考文献

  [1]高登. 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0,{4}(36):19.

  [2]贾文林.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探讨[J].学周刊,2021,{4}(03):29-30.

  [3]封志红.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4}(12):61.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