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豆高产种植技术与管理探析

  • 来源:科学与技术
  • 关键字:蚕豆高产,种植技术,管理分析
  • 发布时间:2022-01-01 17:21

  摘要:在社会发展推动下,我国蚕豆的消费量显著增多,以蚕豆作为原材料的产业发展持续加快,这些都对蚕豆生产种植提出了更高要求。本篇文章主要是从不同层面对蚕豆高产的种植技术进行了分析,结合影响蚕豆种植的因素,对如何更好的进行蚕豆种植管理进行了剖析,这对于新时期我国蚕豆种植产业的发展建设都有着重要参考作用。

  蚕豆,属于典型的一年生植物,可以用来作为粮食,也可以当做蔬菜,通常被称为兰花豆或者胡豆。在蚕豆彻底成熟后,黑色一般为表皮的常见色,果实表现的非常肥厚,在现代特色农业生产中,蚕豆的种植面积及规模持续增大,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力逐步提高。但是,我国在进行蚕豆种植的地区中,种植及管理的精细化在一定程度上都不够,尤其是管理上表现的过于粗放,现代蚕豆种植的规模化与系统化特点没有很好体现出来[1]。在我国市场消费持续增多的背景下,需要对蚕豆高产种植技术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应对策略,这样才能逐步增加蚕豆的实际产量。现如今,通过科学技术的应用,从不同阶段对蚕豆的种植过程进行分析,这对于精准把握蚕豆种植的最终成效都有着非常好的帮助。

  1蚕豆种植技术的介绍

  1.1优良品种的选择

  对于蚕豆种植来说,品种有着根本性的影响,需要确保品种优良,具有良好的抗病虫害能力,表现出的商品性也要比较突出,这样的品种才是最优的选择,这对于确保蚕豆种植过程中的顺利进行,对于保障最终的产量及经济收益都有深刻影响。在种植方式上,需要突出布局的科学性,蚕豆属于豆科作物的组成种类,它自身的根瘤菌非常适合微碱性或者中性的土壤成分,这也决定了不能在同一土壤区块上进行反复种植[2]。同时,蚕豆在种植过程中会释放一定数量的有机酸,都会对土壤的酸性构成影响,不利于蚕豆根瘤菌及土壤当中包含的各种微生物繁殖,这些都会对蚕豆的生长性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容易降低蚕豆的产量,蚕豆遭受病虫害影响的可能性也会增大,这就需要我们在进行蚕豆种植当中,要进行轮作换茬,合理的进行土地分配,提高播种的科学性。

  1.2幼苗选择要慎重

  在进行蚕豆幼苗的选择上,往往是通过两种方式进行,首先是进行炼苗后进行栽种,这种方式获取到的幼苗普遍较为老化,在实际栽培中可能显著提高幼苗的存活率,实际的生长速度也比较快,最终的产量自然也能够得到有效保障。其次,在蚕豆厂进行训化,得到的幼苗表现比较稚嫩,在进行栽培上面临着非常大的难度,这些也都对大棚种植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只有各个层面符合标准,才能确保幼苗健康生长。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幼苗栽培,最为显著的优点就是耗费的时间比较短,可以有效控制投入的成本。

  1.3提高种植的科学性

  在进行蚕豆苗的种植上,首先会将一块硬的板木碎片放在将要崽种蚕豆的土壤上,这一板木碎片的尺寸大约在4cm,瓦砖可以是非常好的替代品,能够对豆苗的根系进行有效保护。其次,要做好幼苗的消毒等处理工作,确保行距足够合理。在种植中,需要让蚕豆苗始终保持笔直的状态,确保根部能够在土壤层中保持平伸状态,锯末在进行覆盖上深度要恰当合理,这样才能确保蚕豆始终健康生长,在栽种完成后,需要定期进行浇水。

  2蚕豆种植后的配套管理

  2.1要对光照进行合理利用

  大多数刚栽种的幼苗,根基的稳固性普遍不够,实际的生长往往比较脆弱,难以直接进行长时间的光照,只能进行简单的弱光照射。大棚属于密闭的生长空间,可以起到非常好的避光作用,满足幼苗初期生长的需要。幼苗在后续生长上态势会越发明显,这种情况下可以对光照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延长大棚内部遮阴网的开放时间,但是也尽量不要在阳光特别强烈的时段进行直晒,可以在阴天时段增加一些光照[3]。在气候降低天气转凉后,蚕豆苗对于光照的实际需求量会不断增加,如果蚕豆苗已经完成成熟,就可以将遮阴网全部打开,让阳光对蚕豆米进行全面彻底的照射,满足蚕豆苗对阳光的基本需要,对保障蚕豆苗健康生长有着重要意义。

  2.2要对温度进行合理控制

  对于蚕豆苗而言,最为合适的温度一般是25℃,要确保这个温度保持在合理范围内,不能偏高或者偏低。在种植区域,温度会受到较为明显的季节变化影响,尤其是在高海拔地区,温度在变化上较为明显,如果某一地区的温度变化过于明显,无法满足蚕豆正常生长的实际需要,就需要将人为干预纳入到其中去,最为常见的选择方式就是对大棚等环境中的遮阴网、喷水设施进行调整,来实现对蚕豆生长温度的调控,这样才能让蚕豆始终生长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

  2.3合理做好施肥工作

  对于蚕豆幼苗而言,施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决定着幼苗所需要营养能否得到满足。合理把握每一个需要施肥的环节,尤其是对营养需求比较旺盛的阶段,直接关系着后期蚕豆颗粒或者颗粒是否饱满,让蚕豆的根系吸收足够的营养,对于增强蚕豆抵抗各种病害等能力都有着重要作用。

  3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研究发现,由于种植区域的不同,土壤的结构组成等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容易让蚕豆出现蚜虫或者赤斑病等,一旦遇到了这些病害,就容易让蚕豆在发育上不够健全,导致根瘤明显偏少,增加蚕豆最终成长植株不健康情况的出现,蚕豆植株明显偏弱,实际产量也比较少,为此对于蚕豆要突出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如果蚕豆生长中出现了蚜虫,需要对蚜虫的生长实际进行分析,蚜虫在成虫阶段一般都是依附在蚕豆上,通过对蚕豆的吸附来夺取蚕豆片,导致整体出现发黄的现象,这种情况通常是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结束语:

  在进行蚕豆的种植上,需要选择合适的种植技术,并进行合理的管控,确保选取优良的种子,在幼苗栽种阶段要确保生长速度较快,这对于最终产量控制、成本控制等都有着重要作用。同时,还需要合理利用光照、严格控制温度、科学合理施肥以及重视防治病虫害等,这样才能确保现代蚕豆种植产业的高效安全推进,对于增强各种病虫害风险应对能力都有着深刻影响。

  参考文献

  [1]侯占领,牛银霞,苗小红.小麦高产及养分高效管理技术体系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13,(9):63-63.

  [2]王胜. 蚕豆高产种植技术与管理探析[J]. 农民致富之友,2020(24):23-23.

  [3]马全,马怀珺.试论烤烟种植大田管理技术[J].农家科技(下旬刊),2020,(5):37-37.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