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桥,一个托在布上的城市,也是一座建在市场上的城市。
2020 年9 月,中国轻纺城获批成为第五批国家级市场采购贸易 方式试点,海关监管代码为“1039”。同年11月25日,绍兴纽特克 思进出口公司一批价值13 万美元的货品顺利通关,装车后从中国轻 纺城市场采购监管中心运往吉尔吉斯斯坦。这是柯桥以市场采购贸 易方式出口的首单货物,标志着一种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在这里正式 启用。
在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落地柯桥一年多的时间里,每位参与者都 深切感受到这一道贸易上的“加减乘除”法: 加的是便捷、减的是工序、 乘的是效应、除的是障碍。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20日,绍 兴市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货值达21.85 亿美元,其中柯桥区17.72 亿美元,市采出口数量领跑全省同批试点。
市场采购为纺织面料出口“牵线搭桥”
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根植于中国轻纺城专业市场,以“多品种、 多批次、小批量”的特点满足了个体私营企业的出口需求,大大提 高了小微企业开拓外贸新市场的便利性和积极性。
为了让纺织面料“货畅其流”,中国轻纺城将重心落在贸易便利 化上。2021 年1 月12 日,中国轻纺城市场采购贸易管理服务中心 发布了“市采车辆进场预约”微信小程序,这也是浙江省关于市场 采购贸易方式第一个预约小程序。轻纺城监管中心实现车辆最高三 次周转,日通关集装箱卡车120辆左右,基本实现“货柜日清”。
而此前,中国轻纺城还创建了中国轻纺城市场采购贸易联网信 息平台,该平台涵盖市场采购贸易外贸公司、供货商、报 关行、监管部门等各方面主体,覆盖市场采购贸易 全流程,包括门户平台、企业端、监管端三部分, 实现“源头可控、风险可控、责任可究”,为市 场采购贸易出口提供全方位一体化服务。平台 确定了“一划定”、“四备案”、“一联网”的市 场采购商品认定体系,目前平台已完成一、二 期建设并运行正常。
依托中国轻纺城市场采购贸易联网信息平 台,柯桥纺织面料出口在外贸发展新常态下逐步 实现“管得住、通得快、可溯源”,而且在推动柯桥 出口贸易快速增长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配套服务落地提升贸易便利化
自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获批以来,柯桥积极推动贸易体制机制创 新,推出一系列便利化、规范化举措。
结合中国轻纺城实际,制订包括市场采购贸易采购商管理办法、 供货商管理办法、经营者信用评价及应用实施办法、商品溯源机制、 商品认定实施办法等系列涵盖参与主体和商品认定体系的属地管理 政策文件。根据市场经营户的集中反映,创新推出“一址多户”政策: 将集聚区范围内物流大厦、中纺大厦划定为市场采购专区,允许一 址多户,且不限经营品种,目前已通过该方式注册个体工商户75家。 通过持续加大宣传推介、全市联动有序发展、服务举措不断深 化,市场采购相关职能部门通过“走进轻纺市场、走进外贸企业、 走进外贸重镇”政策宣讲系列活动,依托各种展会、活动、宣讲会, 举办了业务辅导培训近20 次,涉及近900 家企业1300 余人,摸排20 余个专业市场,走访700 余家市场经营户,发放资料4 万余册。 目前已经建立柯桥区内外贸企业数据库,包含区内外贸300 强和 1900 家小微外贸企业;共发放4 期财政奖励资金,其中柯桥区发放 10145.55万元,惠及69家企业,以“领跑竞跑”的奋斗姿态,推动 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落地生根,赋能“双循环”发展格局。
激活市场主体创业创新活力
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下的纺织品外贸出口,真正帮助出口企业实 现在“家门口”的“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这对于个体 工商户的感受更深,一方面是运作机制层面的内外贸一体化,通过“交 易环节内贸化,物流环节外贸化”的流程转换,让中小微 企业以“内贸”的形式开展“外贸”。另一方面是专 业化分工在外贸领域的典型体现,市场商户只需 专注于交易,出口环节各项复杂、专业的业务不 需要自己参与。
为进一步推进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可持 续健康发展, 提升市场知晓率和参与度, 打造 纺织品便利出口渠道, 柯桥已建成中国轻纺城 国际面料采购中心、坯布市场两个市场采购贸易 方式试点基地市场并授牌。这也是市场采购贸易方 式试点自落地以来,市场采购贸易管理服务中心会同 各市场公司,加大在试点主阵地内宣传和推广的成果,通 过进市场、面对面帮助经营户完成联网信息平台主体注册备案、进 行“市场采购贸易备案供货商”授牌等方式,加大市场采购基地市 场培育,引导现有轻纺城市场经营户开展市场采购贸易,持续不断 为稳外贸创造新动能。
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获得了市场的赞誉,激发了大众创业、万 众创新活力。目前联网信息平台已备案供货商1585 家,外贸企业 183 家,其中柯桥区129 家,报关行17 家,纺织类出口占比从5% 提升到15%,出口遍布6大洲,147个国家,形成“买全国、卖全球” 商贸发展新格局。
中国轻纺城市场采购贸易管理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2022 年,将从区块联动加强本地主体培育、突破制约提升公共服务配套、 探索创新培育外贸新增长点、强化协调完善监管办法机制着手,不 断加强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进一步推动贸易自由化、 便利化,促进市场采购贸易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