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反覆影響下本澳及周邊地 區的民航事業都大受打擊,您認為 如何應對疫情的挑戰和新的形勢? 澳門航空業的復甦跡象如何?
珠海航空有限公司王長江董事 長: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球 民航產業發展一度受到巨大衝擊, 數字經濟正加快改變人民生活。在 後疫情時代,我們認為在週邊環境 逐漸向好的情況下,經濟發展有望 加速回暖。今年9 月,國家橫琴方案 出爐,明確了大灣區建設新高地的 戰略定位,隨著政策利好的不斷釋 放,澳珠航空旅遊業必將迎來新的 發展機遇。
粵港澳大灣區航空交流協會簡 浩賢主席:我認爲主要的挑戰有三 點:一是全球疫情擴散及不確定性, 以英、美國家為首的防疫能力及方 法都難以有效控制及改善疫情,國 與國之間的往來就更加困難,旅遊 標準及要求亦未有一個統一機制,為 全球航空帶來重大隱憂;二是內地在 防疫工作上有傑出的表現,但偶爾散 發性疫情對本澳及內地航線的影響 很大,例如這一次內地杭州和寧波疫 情比較嚴重,本澳就不得不對寧波和 杭州居民採取措施以防病毒擴散;三 是隨著冬季到來,日、韓等國因應 Omicron 變種病毒而收緊防疫措施, 毫無疑問將會影響本澳的國際航線 準備及恢復的時間點。
總體而言,我對澳門民航業的 復甦保持謹慎的樂觀態度:主要因 為澳門政府旅遊局等在內地的推廣 活動,使內地居民對澳門可以説印 象良好,而澳門疫情防控工作出色亦使內地遊客樂意前來旅遊;另外 本澳的疫苗接種率穩步提高,對抗 疫情的韌性也越來越強。相信本澳 航空業在全球復甦的過程中會越來 越好,可能會成爲最早恢復的地區 之一。
香港中文大學航空政策研究中 心羅祥國高級顧問:疫情嚴重衝擊 全球的航空業,從2020 年第二季開 始,航班和旅客數量是大幅下降的, 疫情一直影響至今。以香港爲例, 2021 年香港航空業的旅客量,只有 2019 年的1.8%,下滑幅度巨大,這 是香港的狀況。澳門的統計數據顯 示:今年1-9 月旅客的數量好過香 港,因爲有一些内地的客源,但跌幅 也達八成以上。在内地方面,從廣州 的情況看,2020 年的旅客量大約是 2019 年的八成,白雲機場主要是内 地航綫,因爲内地的疫情控制較好, 所以旅客數量恢復得不錯。
究其原因,因爲香港主要都是 國際航綫,因爲疫情關係,所以旅客 數量銳減。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 的預測,全球的航空業到2024 年才 可以恢復到2019 年的水平。航空公 司在2020 年下半年是逐步恢復航 班的,長途航綫恢復得很慢。全球航 空業復甦緩慢。澳門比較多内地航 綫和短途的地區航綫,因此復甦的 速度比香港快。目前疫情下東南亞 等國家,甚至美國失業情況較嚴峻, 市民收入下降,這種就業狀況會直 接導致市民旅遊的意欲下降,澳門 是座旅遊城市,因此影響甚大。
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綦琦副 教授:澳門要更加積極應對疫情的新挑戰和新形勢,在充分認識到民 航事業對本澳疫情新常態下,產業 轉型升級發揮戰略性和先導性作用 的同時,以更加務實的舉措推動基 地航空公司、澳門盡快度過新冠疫 情時艱。由於大中華區外主要經濟 體新增病例數量持續高位,內地國 際航空客運仍然執行“五個一”政策 且尚無鬆動跡象,澳門恢復國際航 空客運市場,現階段很難預估具體 時間表。
本人研判:澳門民航業實質性 復興的關鍵跡象,應該就是澳門持 續推進與內地直轄市、省會城市和 計劃單列市盡快復航並加密航班。 可以説本澳在防疫政策及措施方面 已經和內地同步,特別是內地居民 由陸路口岸往返本澳已經相當便 利,效率基本恢復到疫情前水準甚 至更加便捷;反觀機場口岸,出入境 效率還不盡如人意。
由於2021 年,內地疫情持續散 點式偶發,內地各城市防疫政策嚴 格。在內地機場,港澳台雖為地區航 線,但基本採用國際客運管理流程, 為內地城市往返本澳的航班防疫處 理流程設置了“更高標準”,導致本 澳相關基地航司的執飛成本略高於 同航線的內地航司。據悉,澳門政府 旅遊局已經在2021 年內地潛力客 源地開展了“澳門周”系列推介活 動,但具體成效還有待時間轉化和 放大。澳門民航業界重振的重要抓 手就是主動面向內地,以回應粵港 澳大灣區建設為抓手,積極融入國 家啟動的“內循環和雙循環”經濟新 格局。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