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隆重场合,我一般这样介绍自己:“我的爷爷是老师,我的爸爸是老师,我的弟弟和弟媳妇也是老师,我家也是一个书香世家……”爷爷、爸爸一直重视家里的书香味,因此,读书便成了我们家铁一般的规矩。
小学和书
小学时,碍于父亲的“武力”,我对书的“迷恋”可谓是“废寝忘食”。不管时间和地点,只要父亲在场,我就会捧起书来看。父亲不注意时,我的目光就会离开书本,紧紧地锁在某个玩具上;房间外有一丝风吹草动,我便会放下书,跑出去一探究竟;有时看一会儿书便和周公约会去了……一旦被父亲发现,我总免不了被一顿批评,而母亲总是站在房间门口说:“批评得好,谁让你看书不认真。”初中开始,我就离开父母,离开家乡,到市里上学了。如今,我早已淡忘了家乡的风景,却牢牢记得那段充满书香的童年时光。
大学和书
大学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汉语言文学专业,我想,我是喜欢读书的。一抹阳光,一本书,一个上午;一缕花香,一本书,一个下午;一盏台灯,一本书,一个晚上。我喜欢书本散发的墨香,那是父亲的谆谆教诲;喜欢听翻动纸张时的清脆响声,那是母亲的千叮咛万嘱咐。静静地,读艾青的诗歌,我学会了坚定信念;读史铁生的散文,我不放弃对生命的热爱……读李清照“寻觅冷清”的凄惨悲凉;读曹操“天下归心”的宏图之志……我就像海绵一样贪婪地吸收着书中的知识。沉浸在无边无际的书海里,我的视野被迅速打开,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诗海书香,萦绕于心,终生难忘。
我们家的书房
后来,我们家建了新房子,父亲特意改造出一间书房,虽不是很大,但里面书的数量也是不低于4位数的,母亲每隔几天就会来打扫,免得落了灰尘。在左边的书架上,整整齐齐摆放着我和弟弟从小学到大学的所有书籍,甚至还有我读学前班时的拼音本,老师的批注依旧清晰可见。我劝父亲把这些没用的书卖掉,免得占书房的空间,父亲严厉地说:“这些书谁都不能卖!”我问他为何,他抬头看了看我说:“你们两兄弟都在外地工作,一年回来不了几次。我和你母亲都老了,终有一天会离开你们,你们两兄弟一定要互相扶持。当你们遇到困难挫折或者失意迷惘,就来书房翻翻这些旧书,我想你们一定会坚强、勇敢起来……”父亲的语气柔和了很多。
我的书房
现在,城市里飘着各种诱人的香气,高级香水的幽香、奶茶的清香、美食的喷香……而我最喜欢的还是书香,它宁静而致远。租的房子面积不大,我却在房间里腾出位置,放了一个小书架,上面整整齐齐摆放着已经阅读和还未阅读的书籍。书桌上放着一瓶墨水、一支钢笔、一本笔记本,还有我们一家人的合照。
读书的家规使我获得了更为广阔的人生,明白了“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哲理,读懂了“父爱如山,母爱如水”的道理。冯骥才说“书房一世界”,我却觉得“书房一人生”,我也一定会将我们家读书的规矩延续下去。
(编辑耿明月)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