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钓鲫鱼的几个关键点
- 来源:垂钓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冬钓,鲫鱼,关键点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2-02-14 14:15
时光的脚步迈进12月份以后,我国北方地区的野外水域开始结冰,钓友们望而兴叹,无法野钓,只有等到冰面冻至足够厚时方能冰钓。相比之下,南方钓友就幸福多了,因为南方很多地区的水域在冬季是不结冰的,依然可以野钓,只是在低温条件下,所钓对象鱼相对单一,主要以鲫鱼为主。在冬季,有的人感到用手竿钓鲫鱼变得很难,有的人则依然收获不错,他们的差距在哪儿?如何在冬季把鲫鱼钓得风生水起?本文揭晓答案。
调钓、打窝和用饵
说到钓鲫鱼,有些钓友首先想到调钓环节,其实我们大可不必在这个问题上纠结。调钓人人都会,钓鲫鱼只要调得趋于灵敏即可。需要强调的是,钓组灵敏与否并不单纯由调钓决定,假如你用的是标尾加粗、标身加大的浮标,调钓环节无懈可击就能保证钓组的整体灵敏度吗?不能。所以,想要钓组灵敏,首先要选择一支足够灵敏的浮标。什么样的浮标才足够灵敏呢?我的经验是,空钩半水修剪铅皮使浮标的标肩似露非露,然后挂一粒钓鲫鱼用的搓饵,看标尾被压下几目——我使用的鲫鱼浮标,一粒搓饵至少能压下去5目以上。这粒钓饵压下去的标尾目数越多,说明这支浮标越灵敏,如果它只能压下去1~2目,那么这支浮标不适合钓鲫鱼,起码不适合在冬季钓鲫鱼。
由于低温的缘故,鱼类在冬季的活动量明显减少,因此诱鱼环节显得尤为重要。诱鱼,最原始的办法就是打窝子,冬钓鲫鱼也不例外,只是窝料的量一定要控制好,这是和夏天钓鲫鱼最大的区别。我的经验是,一至两团鸡蛋黄大小的窝料就足够了。因为冬天水温低,鲫鱼的新陈代谢变得很缓慢,它们对食物的需求并不迫切,食量很少,稍稍吃一点就够了。
由于窝料的量小,为避免将窝子打到钓点之外,我们可以把鹌鹑蛋大小的窝料捏到铅坠上,用竿子荡到钓点——注意,是荡到钓点,不是把竿子抛满,也就是说窝料的落点应该在浮标处。窝料的成分很简单——普通的鲫鱼饵加一点酒米即可。
关于冬钓鲫鱼的钓饵,按照鲫鱼的喜爱程度排序为:红虫、蚯蚓、面饵。不过,我更喜欢用面饵,面饵用得好了,效果比蚯蚓好,也比较卫生,用着舒服一点。由于冬天温度低,鱼饵进入状态的时间较长,所以用面饵钓鱼我会提前开饵,就算到水边现开饵,也要用温热水,这样鱼饵的状态较好。用面饵冬钓鲫鱼,拉饵是不二之选,它不仅诱惑力强,还能完美地实现从诱到钓、从钓到诱、诱钓结合的循环,一旦窝子做成,往往能出现“漏斗现象”,似乎钓不竭一样。
若干常见问题的解决
有人说,我就是按照上面的流程钓的,可是到了水边,鱼口倒是有,就是不中鱼,怎么办? 这个问题其实很好解决,你只要一如既往地继续钓下去即可,但是要留意标相,努力识别并排除掉那些不中鱼的标相,在中鱼的标相中寻找规律,再确定应该抓哪口、放哪口。如此这般,如果还是一直不上鱼,原因通常是饵拉得过大。冬天水温低,鲫鱼开口小,大饵团必然难被鱼嘴吸入,所以有标相却不中鱼的情况时有发生,这是钓友们很容易忽略的问题。当然,冬天也不能完全排除小杂鱼闹钩的情况。用拉饵且拉小饵球,这是冬钓鲫鱼需要做到的关键点,尤其要注意的是用小钩,小到什么程度呢?可以轻松钓获麻将牌大小的鳑鲏鱼即可。这样大小的钩子加上适当大小的小饵球,即便闹钩的杂鱼也能钓获,这样我们即可第一时间判断出窝内目标鱼的情况。
在钓鱼的过程中,如果鱼口很稀,标相也少,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比较有代表性,不仅在冬天,在钓鱼旺季也很常见,其根本原因是窝子没做成,鱼没诱来。在冬季,光靠窝料是无法彻底解决诱鱼不力的问题的,大家千万别乱了方寸,再胡乱打一通窝子,我们只需补打一团鸡蛋黄大小的窝料其实就够了,关键是换饵的频率不能下降,要保持一两分钟换一次饵的频率,坚持一两个小时后,情况就会有好转。但这并不意味着窝子做成了,我们还要不间断地诱,不间断地打频率。这也是我不喜欢用蚯蚓的原因之一,用蚯蚓就是在守株待兔,难以出现越钓越快的场面。有的人连上几条鱼后,等待提竿的时间就会延长,上鱼频率也会越来越慢,这时马上连抽几竿是最有效的补救办法。
有一次,我的一个小徒弟通过微信给我发来一张钓鱼照片——两个人在一起钓鱼,用相同的钓饵,偏偏旁边的人比他钓得多、钓得大,这是为啥?起初我也没找到答案,但仔细看了他发的现场相片后,我找到了原因——问题出在二人的钓点距离岸边有远有近,他钓得更近。两个人使用长度相同的竿子,但他旁边的人坐在钓台上,明显比他钓得远些。别小瞧这不到2米的距离优势,冬天钓鲫鱼,钓点远上半米,优势可能就是巨大的。切记:冬钓鲫鱼宜尽量钓远,且不宜钓浅,这是钓大鲫鱼的关键。
还有一个常见的问题——如何解决用蚯蚓时上鱼频率慢的问题。冬天的鲫鱼确实对荤饵更敏感,蚯蚓无疑是荤饵中的佼佼者,但它的缺点是不雾化,持续诱鱼的能力差,上钩的基本都是误打误撞的鲫鱼,它们碰巧距离蚯蚓较近才咬钩。为了增加上鱼频率,有的人频繁更换蚯蚓,虽然也会有一些效果——毕竟新鲜多汁的蚯蚓更容易被鲫鱼发现,但是效果不尽理想。我推荐的办法是下钩挂蚯蚓,上钩挂面饵,面饵起诱鱼作用,蚯蚓才是真正的钓饵。这样钓上一会儿,再打一会儿频率,或者像用面饵一样,从始至终保持规律的节奏和频率,上鱼率就逐渐提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