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广绣大师,体会广绣艺术

  有一种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以针代笔,以绢为纸,以丝线为丹青,勾勒出栩栩如生的世间万物,抒发出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澎湃情感。它,就是广绣。

  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广绣,我们小组来到位于广州市海珠区的广绣大厦,参观了广绣博物馆。广绣大师张奶奶专业而耐心地为我们讲解。张奶奶说,广绣按刺绣材料分为真丝绒绣、金银线绣、线绣和珠绣四大类;广绣针法多变,针步均匀,巧妙运用针法丝理来表现物体的肌理细节。

  博物馆另外一位广绣传承人梁奶奶为我们展示了开丝和刺绣。开丝就是把用来刺绣的丝线从一些比较粗的丝线上“开”出来,他们一般用 “半丝”绣眼睛等很细致的地方,用“一丝”或“一丝半”绣背景。只见梁奶奶手中的针带着线上下翻飞,针线好像有了生命一般。不一会儿,一只小鸭子跃然绢上,我们个个惊叹不已。

  在广绣博物馆陈列的广绣代表作品品类众多,让人流连忘返。我最喜欢的是《夏日海风》。原版的《夏日海风》悬挂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厅,长7.5 米,高3.45 米,总面积达到26 平方米。这么大的一幅广绣作品,当时由60 名绣工三班倒轮流不停创作,历时 111 天才完成。

  “远观其细、近观其质”,广绣博物馆缩小版的《夏日海风》色彩深浅渐变,浪花汹涌袭来,拍打着岸边的巨石,让人感受到了大海的波澜壮阔。我不禁在想,人民大会堂的原版作品该是多么气势磅礴啊!

  广绣,以针为笔,画出了一方妖娆;又以线为墨,泼洒出了一隅细腻与温柔。这指尖上的“艺术”,深藏我心底。

  指导老师  李演丽

  插图/ 赵 芳 责任编辑/ 张家瑜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