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的作用

  • 来源:新玉文艺
  • 关键字:高职院校,美育,思政教育
  • 发布时间:2022-07-08 16:54

  摘 要:鉴于国家对美育的重视,大学生审美教育逐渐进入大学教师的视野。高等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共同的教育目标,这两个领域的融合是合理的,更有益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分析高等教育中审美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研究价值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从现状、趋势、意义和价值出发,系统地研究了高等教育中美学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对研究价值的分析,不仅使其在大学生审美教育方面有所创新,而且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为新时代培养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的人才。

  1 引言

  美育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形式,它用美的形式来实现学生的教育目标,对学生在高校素质教育领域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考虑到美育与思想教育的本质关系,美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两者可以互相融合与转化。

  2 美育在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中的作用

  美育教学就是要训练学生的审美能力,使他们能够欣赏美,具有发现和传播美的能力和意识,而德育教学就是要从思想“根”上使学生得到教育。把美育和德育的教学结合起来,就是让学生变成不仅具有审美意识,同时能运用正确态度看待世界上一切事物的人。

  首先,美育与德育的范畴都归为素质教育,大学生的审美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美学教育与思想政治教学的结合,有助于综合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规范与审美情趣,这对素质教育的质量和效率至关重要。人的行为和道德习惯指导人们的思想道德建设,使得道德教育最终成为一种" 规范"。艺术教育则通过 " 感觉"、" 感受" 和 " 感知" 美的存在,它无意识地影响着人类的感官系统,影响人们的心理感觉和动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发挥积极作用,将美育引入课堂,让学生充分体验与感受,提升学生的综合运用“美”能力。其次,审美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一个人的创新能力来自观察和思考,创新是情感启蒙和思维想象的综合,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共同决定了一个人创新能力的发展。审美活动能够有效地使学生想象力思维得到扩展,而思维活动则同时对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例如,当学生意识到美与丑之后,他们在思考问题时可以自发地将审美思维的元素添加到问题中,然后将美添加到各种抽象或实际问题的思维中,从而引发积极思考。

  3 美育促进大学生思政教育现状及原因

  3.1 审美教育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其实,在高校德育工作中,要实现美育与德育的结合,还必须解决“痛点”问题。根据笔者的调研,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和美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二是老师和学生都缺少审美意识;三是从审美的视角来分析,高校学生的德育活动缺乏审美情趣;第四,没有审美情趣的学习氛围;第五,大部分高校的审美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都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

  众多高职院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和审美教育的融合缺乏基本了解,对审美教育不够重视,美育课程寥寥无几。许多教师不了解美育,认为美育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不重要,与学生的专业毫无关联。大学中也缺乏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通过理论阐释为学生建立认同感,最终达到改善学生精神世界的目标。学生们对了解意识形态以及政治理论不感兴趣,也不太可能认同它的审美趣味,学生极度缺乏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审美认识。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对学生的人文价值追求过于强调功利性,在巨大的压力下,大学生逐渐放弃了对自身道德和审美素质的培养,只注重提高功利性的外表和能力,这不是思想教育的目的。

  3.2 审美教育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因分析。德、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是发展素质教育的根本。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美”的认识不到位,导致美育没有得到充分地理解,更没有被人自觉地意识到。更多对美育还存在一种误解,美育被轻视为无用艺术技能的教育。这种说法似乎偏离了美育的最初目的,否定了美育的教育价值和作用。因此,美育往往成为一种低级工具,且不会被普遍使用。当前,高职院校已开设了部分美育教学课程,但以选修为主,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相分离。从深层次角度来看,学生在美育层面上的发展仍然不协调,美育的本质没有被激发。在教学方法上,教师仍然把重点放在新时期的理论教学上。这种情况相当普遍,使得00 后的学生群体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太多的正式学习活动使学生无法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更无法享受学习和生活的美好,更不要说从生活、从学习中提炼美、升华美。从大学、社会和家庭要素来看,在考试环境中,所有教师、学校、家长和社会都把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发展潜力的主要标准,这也是制约高职美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4 美育促进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实施路径探究

  4.1 提高美学课程教学地位。高校要更加重视美育,完善美育内容,正确把握美育的目的。在推行具体计划时,高校应加强美育综合教学,促进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工学的互补与交叉,加强美育与实践活动的结合。对于审美教育培养的方法要与时更新,从而搭建起合理性与规范性相结合的课程体系。美育形式的课程多种多样,要科学地设计审美课程,注重审美教育实践的重要性,并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其中。在思想政治课程上,除了向学生讲解政治方向、人生理想、道德标准之外,还要和美育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组织学生参观和游览祖国的名胜古迹、大好河山,使学生在欣赏美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民族优秀传统和爱国主义的理想教育。

  4.2 进一步探索美育教育融合思政政治教育的新模式。由于网络的快速发展,美育与思想政治课程应大力运用“互联网+”,通过各种社交媒体平台进行融合发展。要大力促进数字内容、教学与学习一体化,对在线课程、网络资源教育有兴趣的同学能够随时随地在网络空间接受和寻求有关美育和德育的知识,这顺应了社会文化的长期发展。要改善学校的审美环境,利用人文手段和宜人的校园景观,把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结合起来。建设美丽校园,提升校园文化艺术氛围,可以不断增强学生的思想感情,净化学生的心灵。校园内的软装应注重美观,户外环境应强调草坪、景观和花圃的美感。空闲时间应在校园广播中播放适合学校环境的轻音乐,营造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的美好氛围,以此来强调学校是一个美丽、自然、轻松的环境。

  5 结语

  美育和思想道德教育之间存在着积极、相互促进的关系。通过有效的规划和不断地实践,可以实现美育和大学思想道德教育的完美融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正确指引,积极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审美素质,让学生把审美教育、道德品质与社会、家庭、学校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通过不断地培养,学生们才能欣赏美、感受美和创造美,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得到自由和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宏丽. 艺术审美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武汉科技大学,2020.

  [2]  王甜.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美育的融合渗透[D]. 武汉理工大学,2017.

  [3]  邓佳. 高校美育课程研究[D]. 西南大学,2019.

  作者简介:苏梦琦(1996- ),女,汉,四川省南充人,南充科技职业学院,专任老师。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