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跌1% QDII继续领跑A股基金
- 来源:投资者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QDII,领跑,A股,基金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1-02-21 10:16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创下近三年以来的新高,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标准普尔500指数也创下近两年来新高--与之对比,上证综指兔年第一周才吭哧吭哧突破前期2939点的反弹高点,相形见绌。
谁能受益?
无疑,投资海外、但现在依然让众多投资者不寒而栗的QDII基金是一个群体。
QDII在推出之初,被寄望于能够帮助国内投资者分散投资风险,但因第一批出海的QDII遭遇海外金融危机,套牢了太多投资人。去年,QDII整体业绩表现胜过A股基金,开始显露“咸鱼翻身”的迹象,《投资者报》亦就此专门刊出过QDII基金2010年专题报道。
我们期望,随着投资者、投资环境的日益成熟,更多的投资者能够突破心理禁区,放开投资视野,但我们也注意到,选择合适的海外投资市场也至关重要。
在展恒理财基金研究中心观察的刚刚公布最新净值的27家QDII中,有5家占近两成的QDII并不是真正意义上投资海外市场,而是投资海外的中国企业股票或者直接投资香港股市,它们的表现与A股关联依然紧密;有9家占超过三成的QDII专注投资于亚太地区和新兴市场;其他投资全球股市的QDII,将投资额分配到美国市场的通常不足其投资总额的两成。
截至2月10日,据展恒理财数据,整体QDII今年以来平均收益为-1.23%,继续跑赢A股基金,排头名的是专注于美国市场的国泰纳斯达克100,该基金短跑胜出,今年以来收益率达5.44%。
怎样看待海内外经济数据的差异?以及对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投资影响?兔年第一周,走进《投资者报》“基金经理面对面”专栏的嘉宾分别是景顺长城投资总监王鹏辉、中银全球策略基金经理唐华、华商稳定增利基金经理张永志、兴全可转债基金经理杨云。
另类投资将成投资市场焦点
《投资者报》:兔年春节期间,从各成熟资本市场透露的数据看,经济形势逐渐好转,使得海外股票市场升势强劲。同期,国内公布的经济数据依然不让人乐观,怎样理解?
王鹏辉:春节长假期间,确实如你所说,海外市场热点不断,美国公布的1月份全国采购经理人指数达60.8,创下2004年5月以来新高,失业率降至9%,显示就业市场稳健复苏。
我们认为,2011年外围环境好于2010年,美国零售、进出口、个人收入等数据稳步回升,CPI略有上升,就业数据改善,申领失业救济金的数据也在下降。
国内方面,通过三次提高准备金率,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回归常态的趋势已经明朗,未来仍有可能继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或加息,但中国经济还将保持较快增长,股市无疑仍具有吸引力。随着通胀压力的缓解,经济转型方向的逐渐清晰,对股市的正面因素会越来越多。
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之下,传统行业由于成长空间有限,估值将长期受到压制,而新型产业和大消费行业作为未来将成为市场新的中坚力量,已经在崛起。
目前,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和技术创新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突出主题,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紧密相关的众多行业将迎来高速发展的良机。
唐华:全球经济将在2011年维持震荡向上趋势,迈上更稳定的复苏轨道。尤其是美国、欧洲等发达经济体的GDP增长在2010年底企稳,2011年将会获得更稳定的提升。发达经济体将会继续维持低利率的宽松货币政策,资金面较为充足。
此外,欧美等国政策面向好的同时,新兴市场政府也会在控制通货膨胀和经济平稳成长之间谋取平衡,这也为新兴市场在2011年的波段性机会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我们认为,另类投资(房地产投资信托及大宗商品)由于整体全球经济的复苏及通胀预期的提升,将有可能成为2011年全球投资市场聚光灯下的另一大焦点。2010年领涨的重点为投资于新兴市场的QDII基金,目前看,在2011年首月,整体业绩表现较好的QDII基金不乏投资于成熟市场的,考虑到市场热点轮动特点,今年采取均衡配置策略的QDII基金被普遍看好。
加息空间已经有限
《投资者报》:在兔年春节的最后一天,央行宣布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此次加息之后,通胀有望得到进一步的抑制,很多投资者对于加息对债市、对债券投资的影响都十分关注,张永志是否能详细分析下?
张永志:本次加息从时间点上看,基本符合前期市场预期。值得注意的是,活期存款利率从0.36%提高到0.4%,存款利率上调幅度整体大于贷款利率,这降低了商业银行贷款的收益,体现了央行希望通过价格工具抑制商业银行贷款冲动,进而遏制通货膨胀的思路。
联系到春节前央行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表明央行希望通过数量、价格等多种手段尽快遏制通胀预期,这与温家宝总理之前几次强调的“今年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是稳定物价”的讲话一脉相承。
与2007年上一轮通货膨胀中央行的调控措施相比,本轮调控的速度和力度都毫不逊色,甚至反应更为灵敏。考虑到本轮通胀的宏观经济背景与2007年不可同日而语,因此,我们认为,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随着调控效果的逐渐显现,CPI中翘尾因素的逐渐减弱,通货膨胀继续上冲乃至失控的可能性不大。
这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内,加息的空间已经有限,随着债券市场尤其是信用债市场前期收益率的逐级上行,债券投资可能迎来较好的机会。
《投资者报》:在整体债市投资可能迎来较好机会的背景下,和股票市场关联度更紧密的可转债投资会不会相比处于弱势?可转债会不会受累股市不振而不值得投资?
杨云:短期来看,尽管目前股票市场走势较弱,但整体下跌空间不大,估值处于合理范围内,此时入市可以充分发挥可转债的抗跌能力。而长期来看,加息对通胀的抑制以及国内经济内生性增长动力的逐渐加强,都将使经济基本面进一步改善,并对权益类市场中长期向上趋势形成支撑。因此一些优质可转债在度过当前阶段的弱市后,未来将坐收股市上涨的收益。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近期中石化230亿可转债的获批发行,不仅推动可转债市场的大扩容,也标志着市场可转债投资机会增加。去年三季度转债指数大幅上涨,使得兴全可转债基金在三季度打开申购限制后规模便出现大幅增长。这其实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投资者对具有“中低风险、中高收益”收益特征的可转债的需求。
……
谁能受益?
无疑,投资海外、但现在依然让众多投资者不寒而栗的QDII基金是一个群体。
QDII在推出之初,被寄望于能够帮助国内投资者分散投资风险,但因第一批出海的QDII遭遇海外金融危机,套牢了太多投资人。去年,QDII整体业绩表现胜过A股基金,开始显露“咸鱼翻身”的迹象,《投资者报》亦就此专门刊出过QDII基金2010年专题报道。
我们期望,随着投资者、投资环境的日益成熟,更多的投资者能够突破心理禁区,放开投资视野,但我们也注意到,选择合适的海外投资市场也至关重要。
在展恒理财基金研究中心观察的刚刚公布最新净值的27家QDII中,有5家占近两成的QDII并不是真正意义上投资海外市场,而是投资海外的中国企业股票或者直接投资香港股市,它们的表现与A股关联依然紧密;有9家占超过三成的QDII专注投资于亚太地区和新兴市场;其他投资全球股市的QDII,将投资额分配到美国市场的通常不足其投资总额的两成。
截至2月10日,据展恒理财数据,整体QDII今年以来平均收益为-1.23%,继续跑赢A股基金,排头名的是专注于美国市场的国泰纳斯达克100,该基金短跑胜出,今年以来收益率达5.44%。
怎样看待海内外经济数据的差异?以及对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投资影响?兔年第一周,走进《投资者报》“基金经理面对面”专栏的嘉宾分别是景顺长城投资总监王鹏辉、中银全球策略基金经理唐华、华商稳定增利基金经理张永志、兴全可转债基金经理杨云。
另类投资将成投资市场焦点
《投资者报》:兔年春节期间,从各成熟资本市场透露的数据看,经济形势逐渐好转,使得海外股票市场升势强劲。同期,国内公布的经济数据依然不让人乐观,怎样理解?
王鹏辉:春节长假期间,确实如你所说,海外市场热点不断,美国公布的1月份全国采购经理人指数达60.8,创下2004年5月以来新高,失业率降至9%,显示就业市场稳健复苏。
我们认为,2011年外围环境好于2010年,美国零售、进出口、个人收入等数据稳步回升,CPI略有上升,就业数据改善,申领失业救济金的数据也在下降。
国内方面,通过三次提高准备金率,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回归常态的趋势已经明朗,未来仍有可能继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或加息,但中国经济还将保持较快增长,股市无疑仍具有吸引力。随着通胀压力的缓解,经济转型方向的逐渐清晰,对股市的正面因素会越来越多。
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之下,传统行业由于成长空间有限,估值将长期受到压制,而新型产业和大消费行业作为未来将成为市场新的中坚力量,已经在崛起。
目前,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和技术创新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突出主题,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紧密相关的众多行业将迎来高速发展的良机。
唐华:全球经济将在2011年维持震荡向上趋势,迈上更稳定的复苏轨道。尤其是美国、欧洲等发达经济体的GDP增长在2010年底企稳,2011年将会获得更稳定的提升。发达经济体将会继续维持低利率的宽松货币政策,资金面较为充足。
此外,欧美等国政策面向好的同时,新兴市场政府也会在控制通货膨胀和经济平稳成长之间谋取平衡,这也为新兴市场在2011年的波段性机会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我们认为,另类投资(房地产投资信托及大宗商品)由于整体全球经济的复苏及通胀预期的提升,将有可能成为2011年全球投资市场聚光灯下的另一大焦点。2010年领涨的重点为投资于新兴市场的QDII基金,目前看,在2011年首月,整体业绩表现较好的QDII基金不乏投资于成熟市场的,考虑到市场热点轮动特点,今年采取均衡配置策略的QDII基金被普遍看好。
加息空间已经有限
《投资者报》:在兔年春节的最后一天,央行宣布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此次加息之后,通胀有望得到进一步的抑制,很多投资者对于加息对债市、对债券投资的影响都十分关注,张永志是否能详细分析下?
张永志:本次加息从时间点上看,基本符合前期市场预期。值得注意的是,活期存款利率从0.36%提高到0.4%,存款利率上调幅度整体大于贷款利率,这降低了商业银行贷款的收益,体现了央行希望通过价格工具抑制商业银行贷款冲动,进而遏制通货膨胀的思路。
联系到春节前央行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表明央行希望通过数量、价格等多种手段尽快遏制通胀预期,这与温家宝总理之前几次强调的“今年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是稳定物价”的讲话一脉相承。
与2007年上一轮通货膨胀中央行的调控措施相比,本轮调控的速度和力度都毫不逊色,甚至反应更为灵敏。考虑到本轮通胀的宏观经济背景与2007年不可同日而语,因此,我们认为,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随着调控效果的逐渐显现,CPI中翘尾因素的逐渐减弱,通货膨胀继续上冲乃至失控的可能性不大。
这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内,加息的空间已经有限,随着债券市场尤其是信用债市场前期收益率的逐级上行,债券投资可能迎来较好的机会。
《投资者报》:在整体债市投资可能迎来较好机会的背景下,和股票市场关联度更紧密的可转债投资会不会相比处于弱势?可转债会不会受累股市不振而不值得投资?
杨云:短期来看,尽管目前股票市场走势较弱,但整体下跌空间不大,估值处于合理范围内,此时入市可以充分发挥可转债的抗跌能力。而长期来看,加息对通胀的抑制以及国内经济内生性增长动力的逐渐加强,都将使经济基本面进一步改善,并对权益类市场中长期向上趋势形成支撑。因此一些优质可转债在度过当前阶段的弱市后,未来将坐收股市上涨的收益。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近期中石化230亿可转债的获批发行,不仅推动可转债市场的大扩容,也标志着市场可转债投资机会增加。去年三季度转债指数大幅上涨,使得兴全可转债基金在三季度打开申购限制后规模便出现大幅增长。这其实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投资者对具有“中低风险、中高收益”收益特征的可转债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