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设计初探
- 来源:教学与研究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设计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2-07-30 15:30
摘要:目前我国科技水平和教育行业的快速发展,小学生的语文作业较为繁重,并且较为枯燥具有机械性,一般的语文作业为书写,让学生对课文或者词语进行抄写,增强小学生的记忆力。但是这种语文书写作业大部分达不到目的,还会降低小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在核心素养下,如何改变小学生语文作业,成为小学语文教师思考的问题。语文属于一门实践课程,无论是语文课堂教学或者是语文作业,都应该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
引言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不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要与社会实践相联系,都要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尤其是小学阶段,是人生系统学习语文的开端,语文教学更需要密切联系社会与生活实践,充分体现教学的实践性。
1语文实践性作业要体现情感性
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除了能够让小学生掌握语文知识,还要能够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为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设计时,让小学生利用假期,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到小区楼下或者是公园附近打扫垃圾,制作“禁止践踏草坪”等标语,能够运用语文知识,培养小学生爱护环境理念的同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小学生的语文能力。还可以让小学生在假期,帮助爸爸妈妈收拾家务,能够利用日记记录假期的劳动生活,小学生可以通过日记写出假期劳动的心得体会,也能增加小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
2语文教学凸显实践性的策略选择
围绕课堂这个主阵地下功夫,真正落实“学法于课内”。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要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以教材学习为抓手,实现语文教学的实践性。一是紧紧依托课程教材,立足在课堂上以多种形式把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和学生个人生活联系起来。小学语文教学的许多篇目的主题都是关于人类社会生活与生产实践的,教师在讲授及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把这种实践性因素凸显出来,好好加以利用。二是集体备课与学生参与尤为重要,是体现教学的实践性的关键。通过集体备课与集思广益,教师能够对教材中可以集中体现和利用的实践性因素有更好、更全面的把握,可以吸收其他教师的好经验,对于其中的重点难点、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三是对于课程教学中有一些离现实生活生活距离较远甚至是带有很强理论性的教学主题,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利用学生的参与拓展教学视野。学生参与进来了,教学的实践性就体现出来了。
3从兴趣入手,以活用为侧重,设计“创新操作式作业”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语文创新作业是整个基础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渠道。“能力型综合实践性作业”整合语文教学资源进行设计,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望和对新鲜事物的好奇感,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自身的想象能力;能够对学生大脑的变通性、独特性以及流畅性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以及想象思维。我们选取小学语文学科中内容比较难找、训练方式比较单一、学生兴趣不浓的“口语交际作业设计”为例来探究“创新实践式作业”的设计。
4语文实践性作业要体现阅读性
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需要小学生对词语等进行积累,提高词汇量,才能够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水平。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具有阅读性,能够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能力并且能够增加语文词汇,除了让小学生对课文进行阅读,还要能够让小学生尽可能多进行课外阅读。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让小学生进行古诗文的背诵和抄写,并且能够深入了解古诗词的含义,体会古诗词中心思想。小学生在进行古诗文的阅读过程中,要对不认识的字进行查找,并标注拼音提高记忆力。也可以阅读经典名著《西游记》《三国演义》等,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同时,能够让小学生学习名著中的人物精神,加强核心素养。
5组织、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关心国家大事,学以致用
理论联系实际是体现语文教学实践型的一条基本原则。无论是语文的工具性还是语文的人文性,最终都要统一于语文的实践性。语文教师、语文教学要善于组织、引导学生关心新时代的社会生活,关心国家大事,关心世界大事,经常到活生生的社会实践中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与国情、民情、社情相结合,与“四个伟大”相结合。一是做到“为有源头活水来”,真正做到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不断丰富个人的语文学习经验;二是做到“书到用时方恨少”,在学以致用中体会到语文的重要性,体会到自己学习语文的不足与欠缺,使学生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语文的内在动力。
6资源整合,以探究为侧重,设计“学科融合的综合实践作业”
当前学生作业负担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作业是割裂的,既缺乏学科内的前后呼应,又缺乏学科间的横向关联,教师可以通过彼此之间的合作共同研究设计跨学科作业。跨学科实践作业通过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打破学科间的壁垒,丰富学习路径。与单一学科相比,跨学科实践性作业引领学生进行跨学科思维整合,以应对实际问题和解决复杂问题,引导学生在探索中形成独立思考、深入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
结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设计要能够将语文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生红.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日常教学融合课外实践性作业的探索[J].新课程,2021(13).
[2]李磊.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设计初探[J].中小学教学研究,2021,22(01).
[3]陈爱民.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策略[J].天津教育,2020(33).
[4]张英兰.追求“教—学—评”的相融共生——关于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践性创新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