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得云开见月明
- 来源:小资CHIC!ELEGANCE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生活,希望,上海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2-07-31 14:17
我记得自己在4 月1日的时候写过一篇文章叫作《我们都是幸存者》,写文章的当时,正好是张国荣去世19 年,也刚好是我们封控的第一周,说好的4 月1日解封日,那天是愚人节。生活总是充满着戏剧,4 月初的我们完全没有意识到往后的形势会这么糟糕,那时候的我们对生活充满了希望,离开公司不会超过2 天的我,3月25日周五下班仍然习惯不关公司的电脑。因为当时想着即使封控,不过到4 月1日而已。真是一个愚人节的天大玩笑。那时候正好有三件大事,战争,空难和疫情。但是我感慨在这样的灾难面前我们是幸存者,因为我们活在上海,活在一个GDP 第一的城市,活在一个最发达的国际都市,活在一个精准防控优等生的城市。这个城市从我大学毕业后便开始扎根,它包容自律,海纳百川,我对于它的信任绝不亚于我的故乡。因为它曾经给了我最公平的机会和最有安全感的体验,也同时让我成了这个城市贡献者的一份子,成立了一家上海的企业,提供了部分就业机会给到上海打拼的年轻人……
两个月后的今天恍如隔世,5 月31 日,人事部的姑娘向园区申请,让同事进一下公司去喂一下乌龟,浇一下树。在封控的这段时间里,群里的同事总是惦记着这只乌龟,它一直放在前台的位置,整整十年了,公司搬了好几个地方,乌龟也辗转和我们搬了几次家,依然生龙活虎地活着,封控前阿姨定期会给他换水喂食,封控最开始的阶段到4 月份,我们也从来没有想过乌龟有一天会饿死,因为乌龟的生存能力和生命力。但是在两个月后的今天,同事在群里说,乌龟已经饿死了变得硬邦邦的。我五味杂陈,这千年乌龟的生存能力,居然还是在这短短两个月的封控期间被活活饿死了,多么讽刺。
两个月的封控,我身边有一些创业公司的老板带着团队的一小部分人离开了上海,签了承诺书,保证在上海疫情未结束前不返回上海;也有一些老板死在了黎明前的黑暗,把公司关了,因为公司现金流彻底断了;还有一些像我这样的老板,在坚持、挣扎。等到了这封控的结束时间点,活过了黎明前的黑暗。
两个月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是足以对一家公司产生巨大的破坏力,两个月没有物流、没有项目,即使有项目,也无法签合同无法履约。两个月公司颗粒无收,但是房租、工资、五险一金、贷款利息各种费用一样也不少。封控时间的煎熬绝不仅仅是上有老下有小,还有30 多人的生计。这样的一场疫情之后,我们是不是还会是幸存者?岁月磨光了我们的耐心,填满了我们的焦虑。年初的我们还踌躇满志憧憬未来,而时隔几月,我们便需要开始审视生存的问题,2 个多月的时间足够耗尽一家公司的现金流,也足够打击一个公司的发展。解封后的我们惟一希望追赶的是过去两个月的时间,因为我们需要花更大的力气去努力维持和打平疫情前的生存状态,而这个努力会比过去的任何时候都更艰难,而成果未必能尽如人意。
封控的两个月是我们的涅槃重生,逼迫着我们跳出舒适圈,逼迫着我们用阿Q 精神胜利法,用“幸存者”来形容我们自己。活着—— 至少我们还活着,至少公司还活着,至少我们的现金流还能勉强撑到最后。虽然我们明知道这三年很难,往后的日子会更难,但是我们依然以少量的幸存者自居,希望寻找“东山再起”的契机,守得云开见月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