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端

  前一阵子,有一个短视频《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火遍全网,连我这种很少发朋友圈的人也顺手转了这条视频。“二舅”能火,或许源于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的不满而产生的共鸣,却在“二舅”身上得到了心理安慰。因为很多看客们的人生还只存在于意识形态上的不如人意,而“二舅”的人生却活生生地展现着生活的残酷。为什么这个视频这么治愈,因为在本质上它像是解药,解释了我们的困顿,解救了我们对于生活不满的底线。

  什么是所谓的“当代人的精神内耗”,是因为如今的文明更科技,更现代化,我们努力拼搏,投入了现实生活的滚滚红尘,这个红尘可能是我们赖以打拼的大城市,也可能是我们为之奋斗的事业,也有可能是我们不得不面临的上有老下有小的现实窘境。很多时候我们努力想要逃离,想要呼吸最自然的空气。但又无法想像自己能在像“二舅”这样的山村呆上一周。人总是矛盾的,矛盾地向往和逃避,像极了《甲方乙方》里的“好梦一日游”,但是电影可以荒诞,现实却足够真实。我们总在习惯中寻找片刻的精神释放,却永远无法解决现代精神困境的源头。

  我们为诗意的选择找各种借口,我们在别人的生活中找到自己生活的意义,我们在别人的失意中找到精神的慰藉。我们时常活在现实和虚拟的两端,一方面向往着城市里所谓文明和现代化的光环,一方面我们又崇尚着自然色彩中,绝少人间的痕迹。我们通过避世隐遁的向往,去逃避现实生活的局促和不安,我们看似热爱自然却只是那不属于自己的生活。

  或许“二舅”就是这样的一个隐喻存在,他把我们在生活中得不到满足的现象进行了放大,同时让人们有强烈的代入感,人们总希望在别人的不安里面找到自己的安稳,在别人的困局里面看到自己的希望。因为至少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人过着另外的一种生活,而这个生活比我们的现实更困顿更无助,这样我们自己的内心才能得到安慰。

  “二舅”的世界更像是我们对现实生活的妥协,那个看似不争却努力生活的样子。它抵消了我们对于现有生活的无病呻吟,也抵消了我们对于未来无望追求的欲望趋使,而这样的精神内耗更像是一种和别人比拼生活的源动力。于是我们被感动了,感动于“二舅”这种跌宕的生活形态,也感动于这种脱离人类欲望和生活状态的纯朴人生,在欲望面前,虽然缺少了更多的物质条件,但是我们却看到了为生活而生活的幸福指数。

  在某种程度上这个故事像是文明世界的疏离者,却让处于焦灼的年轻一代获得更多的反思、观察、反省,而后行动。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不迎合不委屈不悲哀不脱离实际,通过极简的生活远离世间纷繁杂事,故事之所以打动我们,是因为这种破败下透着精致和保有对生活的热忱,比在精致下透着腐朽高尚许多。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