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窝窝里的金蛋

  今年暑假, 爸爸安排了一场别出心裁的旅行———叶落归根之旅,回到阔别十年的老家。

  我们的老家在苏北农村,位于苏、皖、豫、鲁四省交界处。爸爸说这里是江苏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有名的沙窝窝,全镇只有一条大沙河,是包括爷爷和他在内的村民们一锨一铲挖出来的人工河。

  听说我一岁多的时候, 爸爸回过一次老家。他要先坐火车到市区, 然后坐长途汽车到县城,再坐小巴到镇上,从镇上坐爷爷的毛驴车走上几公里,最后再步行一段才能到家,需要很长时间。沙土没过脚脖子,人像在沙海里游泳的鱼,如果此时有辆卡车从身边经过, 就像刮起一阵沙尘暴,能见度不足三米。

  可这次,我并没有感受到爸爸口中回家的艰辛。我们的车下高速后转入县道,直通村里。村子道路两旁绿树成荫,瓜果飘香。原来这里已经是沙河林场和沙河果园了,沙河果园的水果可是驰名中外呢。

  我们路过镇上的集市, 想顺便买点水果,尝尝家乡的沙地西瓜、金姑娘果。爸爸说以前的集市每周只有一天,农户都在路边摆摊儿,买东西需要自备零钱。现在这里每天车来车往,变成了一个规模不小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我攥着现金,看到角落里一位老奶奶的摊位上人不多,想买两个西瓜。当我把钱递给她时,她歪着头一脸疑惑地看着我说:“我没有零钱找哇,扫码支付吧。”正当我被她的方言搞得一头雾水时,她摘下挂在旁边的二维码牌,大声地跟我说:“小伙子,扫码支付不晓得吗? 用手机付款。”此时的我在她眼里,就像是一个跟不上时代的人, 连扫码支付都不会。

  老家实施新农村建设,房子早已不是以前的土坯房了,现在各家各户都盖起了两层小楼。土坯房被圈进祖先祠堂, 成了供后辈瞻仰的“文物”。看着祠堂碑上记录的祖祖辈辈的奋斗史,我感慨万千……

  以前总有人说爸爸是我们这个沙窝窝里走出来的金蛋。可我觉得,老家这个沙窝窝里处处是金蛋。

  十年间,祖国的发展日新月异。家乡从人人都想离开的沙窝窝,变成了绿野桑田。我从蹒跚学步的婴儿,成长为国旗下十一岁的少先队员。

  我也想做沙窝窝里的金蛋,为祖国和家乡的建设出一份力。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