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一个月来,家校关系矛盾频频爆出,成为了公众关心的焦点话题。
福建一名家长向老师晒出了“家谱”——一长串官名,“麻烦”老师对自己的孩子多“费心”。聊天截图曝光后,舆论哗然,连当地纪委也表态介入调查此事,这名母亲也成为了又一个“坑夫”代表。通过“报官名”的方式让老师多照顾自己的孩子,既有利诱的成分,多照顾我家孩子,可以给你提供很多便利,也有胁迫的味道在里面,如果不按照我说的去办,我也能给你穿小鞋。在拥有众多官场资源的家长这边,教师似乎成为了弱势的一方。
正常的家校关系应该是双方地位平等、互相理解、相互支持,共同为孩子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家校关系出现扭曲,部分源于教育焦虑弥漫,家长过度关注孩子的学习,过度关注老师对自家孩子的态度,将孩子的成长过程当作一种无休止的竞赛,以至于或者试图以权压人,或者希望以利诱人,难以用平常心与教师进行沟通。
家校关系中,不管力量的天平往哪边倾斜都不正常。有些家长遇到问题时过于强势,甚至失去了理性。一些基层教师表示,日常教学过程中,老师对孩子说一个“不”字,个别家长的反应比孩子更强烈。在文体活动中,如发现自己的孩子未能登台,有的家长就要求班主任给个说法。这些现象虽属个案,但的确给学校日常教学增添了额外工作。然而,有些时候,家长又是弱势的一方。可见,社会心态、教育政策等的变动,都会给家校关系带来新挑战。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