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PWM 调光加速普及,OLED手机终于不伤眼了
- 来源:电脑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调光,OLED手机,高频PWM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2-12-02 11:01
OLED屏手机逐渐普及,但关于频闪的问题还是常常被拿出来鞭,凡是用了OLED屏,总免不了在底下看到“OLED瞎眼屏”“LCD永不为奴!”一类的评论。虽说“买手机就是买屏幕”的论调有些极端,但在OLED取代LCD大势已定的情况下,为了刺激换机,厂商也是拼了,不仅将OLED屏下放到千元级手机上,更把高频PWM 调光作为了一项重要卖点。
荣耀X40,高颜值1499元起步,市售最便宜的1920Hz高频PWM 调光手机;OPPO A1Pro首发2160Hz高频PWM 调光;真我10Pro+首款莱茵无频闪认证OLED手机,2160Hz高频PWM 调光……此外,OPPOFindX6系列、vivoX90系列,屏幕都将用上最高2160Hz高频PWM 调光;iQOO11系列则会搭载三星1440Hz高频PWM 调光E6屏幕。
从趋势来看,高频PWM 调光有望在2023年普及,以前是屏幕没评个A+不好意思叫自己旗舰,现在是没有高频调光,都没脸用OLED屏啊!从DC调光到广受批判的低频PWM 调光,再到如今高频PWM 调光突然成了香饽饽,以后OLED手机真的可以放心买了吗?
频率越高理论上越护眼
说OLED比LCD伤眼,不是因为屏幕材质,而是调光方式。OLED屏伤眼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低亮度下普遍采用的低频PWM 调光技术。这方面的科普相信大家看过不少了,简单来说,PWM 调光就是让所有OLED像素单元保持较高的显示功率,通过一定频率的亮屏—灭屏—亮屏—灭屏的亮暗交替,来控制屏幕亮度。这里的亮灭交替频率便衍生出高频和低频PWM 调光两种方式。
根据IEEEStd1789-2015国际标准和国内标准GB/T9472-2017,只有当频率达到1250Hz以上时,危害才能处于低风险水平。理论上,频率越高,频闪越低,对人眼的伤害就越小。2021款iPadPro12.9的PWM 频率达到19000Hz,可谓真正超高频,基本可以视作“完全不伤眼”了。
悲哀的是,主流OLED手机屏幕的频率一般为360Hz或者480Hz,长时间接受低频频闪刺激,人眼就会产生肌肉疲劳,有可能引起眼睛甚至身体的不适。在手机上,按照相对数字来看,高于1250Hz符合低风险标准的就可以叫高频PWM 调光,例如早前华为P50系列就明确提到支持1440Hz高频PWM 调光,荣耀Magic3系列则达到更高的1920Hz,以及最新出现的2160Hz,也可以叫超高频。
既然明知高频PWM 调光可以解决OLED频闪伤眼问题,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手机采用低频PWM调光呢?这里面涉及技术和成本问题。
在低亮度下,DC调光容易导致屏幕色差、色彩不均匀、屏幕噪点多等问题,要在OLED屏幕上实现全局DC调光或是DC+高频PWM 调光,需要加入专门驱动显示芯片或接口,在屏幕素质相同的前提下,成本显著提高。
目前三星旗舰屏幕全家低频PWM 调光广受诟病,但要知道,厂商也冤啊,三星顶尖屏幕本来造价就不便宜,仅维修价格往往都要近2000元,如果选择可以写入DC调光或高频PWM 调光的屏幕则会更贵,最终受影响的还是消费者。换句话说,高频PWM 调光普及是好事,但大家吐槽的旗舰手机越卖越贵的问题恐怕还是会持续下去。
国产屏厂走在了行业前面
事实上,这可不是我瞎猜的,就如上面提到的华为P50系列和荣耀Magic3系列,采用DC调光+高频PWM 调光组合的京东方屏幕,但由于需要定制,国产屏的成本甚至高过素质更好的三星钻排屏幕。
不过也因为舍得在屏幕上下成本,并一直坚持高频调光护眼功能,为荣耀树立品牌形象立下了不少功劳。从荣耀30系列的1440Hz高频PWM 调光屏幕,到荣耀50开启的1920Hz高频PWM 调光,再到荣耀Magic4系列上,除了1920Hz高频PWM 调光以外,更有LTPO动态高刷加入,进步很大。
当然了,在手机市场激烈竞争的当下,加上屏幕又是核心卖点之一,这样的优势并不能独占多久。继荣耀之后,小米方面也很快与屏厂联手,RedmiK50电竞版便配置了一块华星的1920Hz高频调光屏,再到后来RedmiK50至尊版定制华星光电、天马的1.5K屏,同时支持1920Hz高频PWM 调光,既提高了屏幕显示效果,又满足了用户的护眼需求。
还有此次realme真我选择了联合国产屏厂天马,宣称真我10Pro+这块屏幕是“亿元定制”,之后的手机产品,只要成本允许,可能都会使用。由于现在对于高刷新率的追求,低频PWM 调光带来的频闪问题让消费者的用眼健康面临一定的风险。这恰巧为国产屏带来了突破点。在高频PWM 调光方案方面,国产屏厂走到了前面。现如今,随着愿意采用高频PWM 调光屏幕的厂商越来越多,以及消费者对护眼的重视程度提高,OLED屏又迎来了新一轮竞赛。
国产屏厂走在了行业前面
事实上,这可不是我瞎猜的,就如上面提到的华为P50系列和荣耀Magic3系列,采用DC调光+高频PWM 调光组合的京东方屏幕,但由于需要定制,国产屏的成本甚至高过素质更好的三星钻排屏幕。
不过也因为舍得在屏幕上下成本,并一直坚持高频调光护眼功能,为荣耀树立品牌形象立下了不少功劳。从荣耀30系列的1440Hz高频PWM 调光屏幕,到荣耀50开启的1920Hz高频PWM 调光,再到荣耀Magic4系列上,除了1920Hz高频PWM 调光以外,更有LTPO动态高刷加入,进步很大。
当然了,在手机市场激烈竞争的当下,加上屏幕又是核心卖点之一,这样的优势并不能独占多久。继荣耀之后,小米方面也很快与屏厂联手,RedmiK50电竞版便配置了一块华星的1920Hz高频调光屏,再到后来RedmiK50至尊版定制华星光电、天马的1.5K屏,同时支持1920Hz高频PWM 调光,既提高了屏幕显示效果,又满足了用户的护眼需求。
还有此次realme真我选择了联合国产屏厂天马,宣称真我10Pro+这块屏幕是“亿元定制”,之后的手机产品,只要成本允许,可能都会使用。由于现在对于高刷新率的追求,低频PWM 调光带来的频闪问题让消费者的用眼健康面临一定的风险。这恰巧为国产屏带来了突破点。在高频PWM 调光方案方面,国产屏厂走到了前面。现如今,随着愿意采用高频PWM 调光屏幕的厂商越来越多,以及消费者对护眼的重视程度提高,OLED屏又迎来了新一轮竞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