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关键在于“人”的均衡

  方观生(清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二十字工作方针,将“公平”与“质量”摆在了突出位置,明确指出,要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指出,要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级之间的发展差距。由此可见,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已成为当前我国教育领域面临的重要任务。而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关键在于“人”的均衡,即师资的均衡。只有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差别缩小,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实力相当,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才会成为现实。

  然而,缩小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差别,实现师资力量的均衡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和努力。对于教育管理部门而言,应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强化管理,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建立机制,促进教师合理流动;加强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改善硬件,增强学校的吸引力。对于学校管理者而言,应加强学校内涵建设,抓好办学理念、学校管理、办学特色等软件建设,提升学校软实力,搭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从而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一个理想的环境。对于教师个人而言,要积极配合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的工作,踊跃参与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组织的各种形式的培训和教研活动,在实践中提升专业素养。

  总之,优质均衡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目标,而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关键在于师资的均衡。我们应以师资建设为抓手,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缩小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实力差距,努力让学生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