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背景技术的最接近现有技术检索方法研究

  • 来源:中国高新科技
  • 关键字:最接近现有技术,背景技术,检索词
  • 发布时间:2023-07-21 19:12

  朱广存 董晓慧

  (郑州慧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郑州,450000)

  摘要:最接近现有技术在判断发明是否具有创造基础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文章结合实际案例,从专利审查来检索确定最接近现有技术出发,探讨从背景技术作为检索出发点对于最接近现有技术选取具有的优势,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检索启示,助力专利申请审查工作提质增效。

  关键词:最接近现有技术;背景技术;检索词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D923

  文章编号:2096-4137(2023)06-109-03  DOI:10.13535/j.cnki.10-1507/n.2023.06.36

  最接近现有技术是指现有技术中与要求保护的发明最密切相关的一个技术方案,是判断发明是否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的基础。在采用“三步法”进行专利创造性评判时,确定最接近现有技术是首要要求,也是后续确定专利实际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判断其显而易见性的重要基础。因此,准确确定最接近现有技术对于客观评判创造性至关重要。

  1 最接近现有技术检索中现存的问题

  专利审查的过程实际上是对专利创造过程的还原。发明过程通常包括以下环节:缺陷的发现、问题的确定、构思的提出、手段的选取和效果的产生。对于发明人来说,在技术方案形成以前,所了解的内容只有缺陷的发现和问题的确定,有时还会包括预测的效果。因此,在专利审查过程中,审查员要想准确地还原发明创造过程,对于最接近现有技术的检索选取很重要。

  专利审查指南中指出:审查员在开始实质审查后,第一步要仔细阅读发明专利申请文件,并充分了解该发明专利背景技术整体情况,力求准确地理解发明。重点在于了解发明专利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理解解决该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和该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并明确该专利技术方案的全部必要技术特征,特别是其中区别于该专利背景技术的特征,进而明确发明相对于背景技术所作出的改进。发明审查的过程以审查员全面了解发明内容作为出发点。专利审查中的检索需要全面了解发明内容,在理解发明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检索,并且检索要素是从独立权利要求中提炼出来的。发明内容中包括构思的提出、手段的选取和效果的产生,然而该部分内容均属于发明成果部分,这些内容在发明人发明创造出来以前是不存在的,发明人是在缺陷的发现和问题的确定的基础上进行的发明创造。

  而根据审查指南在检索时,审查员已经完整的阅读申请文件,得知发明结果,在此基础上进行检索判断,审查员往往会把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作为现有技术来处理,在检索时会更加注重从发明构思和技术方案中提取检索词,在此基础上进行最接近现有技术的选择。在这个过程中,审查员相比发明人提前知道了发明构思、技术手段和技术效果,属于站在未来看过去,对背景技术把握不准,进而影响审查质量。

  2 两步法实现最接近现有技术的检索

  笔者认为审查员在审查检索时,应该对背景技术进行阅读理解,进而了解发明人发明创造时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审查员自身的知识储备,提取检索词,进行第一次检索,然后根据检索得到的相关文献与发明专利的技术方案进行对比,选取、确定最接近本发明的现有技术。本文的方法使审查员在确定最接近现有技术时与发明人发明创造时几乎处于相同位置,得到的对比文件更接近于发明发明人发明创造时得到的技术,这样才能准确还原发明创造过程,提高审查质量,减少争议。

  3 具体案例分析

  3.1 案例专利信息

  专利A 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主要背景技术:现有的太阳能电池的电极一般采用ITO 或ITZO 制作,成本比较高,并且无法适用于柔性显示。技术要点:一种太阳能电池,采用复合石墨烯结构,所述复合石墨烯结构包括:至少一层石墨烯层;与所述石墨烯层上下叠置的至少一层改性材料层,改性材料的离子能够与石墨烯结合形成键结结构。制备方法:在衬底基板上贴附石墨烯薄膜形成石墨烯层,并通过真空蒸镀形成改性材料层,利用至少一层所述石墨烯层和至少一层所述改性材料层形成复合石墨烯结构。技术效果:相比较采用ITO 或ITZO 来制作太阳能电池的电极,不仅能够降低太阳能电池的成本,而且由于复合石墨烯结构的导电性能优于 ITO 和ITZ0,还能够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工作效率,进一步地,还可以使太阳能电池适用于柔性显示。

  3.2 从背景技术出发检索选取最接近现有技术

  根据背景技术,提取检索关键词:电极、电池、成本、柔性;根据有益效果,提取检索关键词:石墨烯、复合、改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库,以下面检索式进行检索:公开(公告)日<20150423 AND 摘要=(电极 AND 柔性 AND 电池) AND 关键词=(石墨烯),检索到 68 条记录。对得到的专利信息进行阅读,并与该专利的权利要求进行对比,得到最接近现有技术:对比文件1。

  对比文件1 的信息如下:

  技术问题:发明提供了一种石墨烯复合材料透明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成的石墨烯复合材料透明电极兼顾导电性、透光率及柔性的性能。技术方案:一种石墨烯复合材料透明电极包括柔性透明基板,柔性透明基板上设有石墨烯层和导电高分子层。所述石墨烯层为1 ~ 5 层石墨烯;所述石墨烯为掺杂有异质原子或分子的掺杂石墨烯。技术效果:石墨烯复合材料透明电极兼顾了导电性、透光率及柔性的性能,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和柔性,并且成本低、无毒环保,可以替代ITO 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3.3 通过审查员检索确认最接近现有技术信息

  审查员根据审查指南规定,全面阅读申请文件,检索记录信息:CNABS、VEN;HO1L31/075、H01L31/0224、 H01L31/18、H01L27/32、G02F1/133;太阳能电池、光伏、 solarccll、photovoltaics、PV; 电极、electrode; 石墨烯、 graphene; 掺杂、改性、修饰、dop+、modihsi、improv+;显示面板、显示装置、display; 键结、键接、chemiel 2w intcrconncct+。利用上述检索信息,审查员进行检索,在审查阶段确定最接近现有技术记作对比文件2。

  对比文件2 的信息如下:

  技术问题:常规电极的机械强度、化学耐受性、功函数、电导率和透光率无法令人满意,并且在品质方面有着很大的改进空间。技术方案:电极,含石墨烯的层;形成于所述含石墨烯的层上的具有功函数梯度的层。其中所述具有功函数梯度的层是包括与所述含石墨烯的层接触的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的单层,其中所述具有功函数梯度的层的功函数在从所述具有功函数梯度的层的所述第一表面到所述具有功函数梯度的层的所述第二表面的方向上逐渐升高。技术效果:电极具有优异的机械强度、耐久性、化学耐受性、电导率、高功函数,所述电极可有效地应用于各种电子器件。由于柔性,所述电极也可应用于柔性电子器件。

  3.4 三篇最接近现有技术对比分析

  3.4.1 对比文件1 与专利A

  技术领域和技术问题相同;技术方案:都是复合石墨烯结构。对比文件1 有三层,包括柔性透明基板,柔性透明基板上设有石墨烯层和导电高分子层。所述石墨烯为掺杂有异质原子或分子的掺杂石墨烯。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基底上生长石墨烯;②将生长在基底上的石墨烯转移到柔性透明基板上;③在石墨烯表面涂布导电高分子材料,形成导电高分子层,得到石墨烯复合材料透明电极。结合专利A 的结构和制备方法,可见对比文件1 中的柔性透明基板相当于衬底基板,二者都具有石墨烯层,而且都对石墨烯进行了掺杂,掺杂的都有FeCl3。因此,对比文件1 在技术领域、技术问题和技术效果上与该专利基本一致,在技术方案上,对比文件1 公开了该专利的所有技术特征,一些附加技术特征也进行公开。因此,选取对比文件1 作为最接近现有技术是准确的。

  3.4.2 对比文件2 与专利A

  对比文件2 与专利A 在技术领域、技术问题和技术效果上基本相同。但是在技术方案上存在较大区别,除了复合石墨烯结构以外的其他技术特征均区别特征。存在问题:①区别技术特征多,并且包括该发明的必要技术特征。②对比文件2 中电极只能包括一层石墨烯层和一层功函数梯度层,不可重复叠置,否则与设置功函数梯度的初衷相悖。因此,选择对比文件2 作为最接近对比现有技术是不合适的。

  3.5 原因分析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检索最接近对比文件时,从背景技术和有益效果部分出发进行检索,在检索结果中没有检索到对比文件1 和对比文件2 这两条专利信息。而专利A 的发明点在于石墨烯与改性材料形成的复合层,尤其是改性材料层的限定。该部分内容在发明过程中属于发明成果部分,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来讲属于未知内容,是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无法获得的内容。从审查员的检索关键词中可以看出:相比本文的检索方法提取的关键词多了“掺杂、改性、修饰、dop+、modihsi、improv+;键结、键接”等,这些关键词都是出现在权利要求、发明内容和实施例中,而这些内容在发明人做出该发明之前是未知的。因此,采用这些作为检索关键词检索最接近现有技术,属于站在未来看当下,在此技术上进行专利创造性的判断,往往与发明人意见相左,争议比较大。

  4 结语

  在最接近现有技术的检索选取过程中,审查员应当站在发明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应该全面阅读申请文件,在检索上要分两步进行:第一,阅读背景技术。在背景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审查员自身的知识积累提取检索词,在此基础上进行检索、分析,进而得到最接近现有技术。第二,在最接近现有技术确定的基础上,确定区别技术特征和区别技术特征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区别技术特征和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从发,提取检索词,进行检索和审查。这样做可以提高最接近现有技术的准确性,提高审查的准确性,进而提高审查质量。

  作者简介:朱广存(1982-),男,河南南阳人,郑州慧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专利代理师,研究方向:知识产权。

  参考文献

  [1]戴翀.谈创造性评判中最接近现有技术的选择——以发明构思为视角[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6(8):95-99.

  [2]冯涛,李越,邹凯,等.理解发明与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认定[J].电子知识产权,2019(11):98-107.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指南[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4]杨久霞,刘建涛,白峰,等.太阳能电池及其制作方法、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中国专利,201510201158.X[P]. 2015-04-22.

  [ 5 ] 史浩飞, 黄德萍, 李占成, 等. 一种石墨烯复合材料透明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中国专利, 201310269493.4[P].2013-06-26.

  [6]刘利芳.浅议在创造性判断中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的选取视角[N]. 中国知识产权报,2018-11-13(3).

  [7]李泰雨,韩太熙,安钟贤,等.电极和包括其的电子器件:中国专利,201210167769.3[P].2012-05-26.

  (责任编辑:周羿廷)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