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公立园在农村站稳脚跟
- 来源:中国教育科学·科研课程成果通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公立园,农村,教育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07-30 16:20
文/李丹
《幼儿教育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目前相当多的农村地区仍处于相当落后和贫困的状态,由于诸多外部因素的限制,农村幼儿教育事业还存在着办园条件简陋、小学化、保姆式现象严重等问题。如何使农村幼儿教育既符合幼儿身心特点,又为幼儿入小学奠定基础呢?我们曹庄七里公立幼儿园地处102国道旁,前身是原来的曹庄七里小学,校舍简陋,师资条件差,老百姓对幼教的认识不够,这样诸多的问题都暴露在我们面前,怎么做能够既得到老百姓的认可,又能够让幼儿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呢!如何在《纲要》和《指南》的引领下使小小的农村蓓蕾也能盛开,我们园的老师付出了太多太多,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缩短与城里幼儿园的差距,实现农村幼儿的素质教育。
用真诚去暖人,让我们成为家长的亲人。
当前农村学前教育的现状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观念落后造成的,因此,转变观念是改变现状的基础。我们农村幼儿园和城里幼儿园相比,相距甚远,城里幼儿园考虑的是如何在《指南》和《纲要》的引领下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很多家长都要靠关系把孩子送进自己理想的幼儿园,送进理想的班级。而我们农村幼儿园面临最大的难题是家长如何信任我们,如何在私园小学化深受老百姓认可的情况下,让老百姓选择我们公立幼儿园。
招生是个大难题!在建园之初,我们幼儿园的老师们就一起研究,怎么扭转这样农村不注重幼儿教育的局面,老百姓不认可我们,还是我们工作做的不好,不到位。工作做到位了,老百姓自认会认识我们相信我们。我们七里幼儿园成立于2014年9月。当时小学合校并点以后,前身是七里小学。当时我们成立公立幼儿园的全部阵容就是,算我五个公办老师,两个马上要退休的,我,还有一个教美术的男老师,一个身体长期有病,出勤率很低的一个女老师。即使这样的状况下,我们也没有放弃,校长信任我们,我们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工作做好。大家一起开会研究,讨论!原来没有幼儿园,只有学校附属的学前班,当地老百姓根本不认可,基本上都把幼儿送到了镇上的私立幼儿园。我们如果想打开市场,宣传应该是第一步,让老百姓首先知道我们这儿成立公立幼儿园了,教师和管理都变了,是一个专门的独立的幼儿园。我们园下属两个村,上坡村和下坡村,我们的招生对象也是这两个村的幼儿。当时我就想既然是公立的幼儿园就要得到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所以我就联系两个村的书记从他们的小广播入手,开园前五天每天晚上都要在广播中播放我们的招生信息。介绍我们的师资力量,介绍我们的承诺,老百姓在茶余饭后听到广播至少能了解到我们,这还有一个七里幼儿园,这个幼儿园他们是想把工作做好,我们知道工作很难做,当时的上下坡的孩子都送去别的幼儿园,老百姓不认可学校的学前班,认为我们就是带孩子,老师没有责任心——这种思想根深蒂固。我们这样做,只是给自己增加一次被认识的机会而已。另外农村都有超市和小卖部,我们就让美术老师在大红纸上写上宣传单,粘贴到各个人员聚集的地方,成为他们谈论的焦点,再次留给自己机会。其实这只是前期的工作,最难的是上门去招生。八月末正是数伏天气,燥热难当,而且正是农民施肥抗旱的时节,我们要去各家各户招生首先得做到心里有数,哪家有孩子,多大?去过幼儿园还是没去过?首先都得了解清楚。即使条件适合也得选择老百姓没去干活之前。我在兴城住,当时以开车的速度也得半个小时才能到那,八月末的天气如果天亮就去干活,那么我们得赶在他们干活前还有起床后的间歇去,我们就商量定点,基本上我都是早上四点多出发在四点半左右和老师们集合,商讨去谁家,然后逐家走访。冬天的时候基本上赶在放假以前,数九寒冬,我们挨家挨户的走,穿着雪地棉也被寒风打透了。外面羽绒服,里面羽绒坎肩还要穿上保暖衣,可是穿的再多,整天都在外面走,我们也是被冻得鼻涕直流。寒风刺骨,可是想到有的孩子家里还没走到,不要剩下没去过的幼儿家里,我们需要招生,需要老百姓认识我们,这种信念一直支撑着我们,心里满满的动力。这里面有一个我的小故事,就是去招生吧,农村每家都养狗,有的狗拴着,有的狗不拴,有的挺温顺的,有的还是挺厉害的。有一次我记得是去上坡村的一家去招生,刚敲大门,门开了,然后我就进去了,其他两个老师跟在后面,恰巧这家狗没有拴,一下子窜出来了,把我扑倒在地上,我吓得浑身发抖,被咬了一口,最后听到喊声主人出来了,把狗叫住了!当时我还是忍着惊吓没有忘记去的目的,把我们幼儿园介绍给他们,当时那个大姐说:“妹啊!别说了,快去医院吧!得打针”。我怕他们害怕就小声说:没事的姐,招生完事我再去!“当时我的诚恳把他们打动了,孩子第二天就送到了我们的幼儿园,现在这个孩子已经上中班了,我们关系也处的相当好。其实当时真的吓坏了,本来就是怕狗,还被狗扑了,但是不能白去啊,坚持让我们争取到了一个孩子。这是个意外,也有让人难堪的时候。去老百姓家里了,有时候主人没起来,我们就在门外等着,那种心情可想而知,进去了也是不厌其烦的讲解我们的新政策,我们的承诺,我们怎样实施,他们只是再一次了解,有的老百姓只是想送去试试,看看,其实当时的心情是如果能够送去看看我们就心满意足了!走完一家又一家,如果素质高一点的老百姓还行,表面上和你还是客气的,有的老百姓看我们来了,我们说明原因,就一句话:我家孩子在什么什么幼儿园呆的挺好的,不想换园,门咣当一声就关上了。跟我去招生的有两个老师马上就要退休了,一直在学校上班,社会上的家长对小学老师一直还是很尊重的,她们哪受得了这个,但是考虑幼儿园的发展,也都忍下了,忍一忍,得到老百姓的认可最重要 ,他们只是不了解我们,我们就一直靠着这种坚持和真诚打动了家长。
家长抱着怀疑的态度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来了,孩子在幼儿园玩的好不好,吃的饱不饱,天热了脱衣服了吗?天凉了给穿上衣服了吗?有没有小朋友欺负我家孩子,孩子今天大便了吗?我家孩子今天带药了给吃了吗?我家孩子带了好吃的有没有别的小朋友抢啊?老师对孩子态度好不好?成为家长们共同的心声。老师们每天要接受家长的若干次询问,若干个电话,若干句嘱咐。但是我们都没有觉得厌烦,因为我们知道如果换位思考,孩子是我们的,我们也会不放心,也会嘱咐。
由于是幼儿园,我们招收的3-6岁的幼儿,大班孩子好一点,小班孩子三岁左右,年龄小,生活自理能力不是很强,有时候大小便处理的不是很明白。老师们都是尽职尽责,做起了他们的妈妈。什么给孩子把尿了,擦屁股了,孩子尿不好尿到裤子上,给孩子换裤子都是我们的职责范围。孩子大便到裤子里我们都会给处理的干干净净的,不让孩子们难受。我记得有一次,放学后小班的一个小朋友在小便的时候一使劲,大便也出来了,这是个男孩儿长得很大,吃的也多,大便弄得满裤子都是。小班老师名字叫李月,是个23岁的小姑娘。在家也是独生子女,自然父母也是照顾的周到,但是我们要求教师都是在园内处理好孩子的大小便的,我当时在他们教室,我就对她说:“月,来姐弄”说完我就伸手要去给孩子处理,可是当时李月的一句话让我特别感动:“丹姐,还是让我来吧!今天是你在,也不能每次这样都喊你啊,我没事!可以的,你教我!”当时我特别的感动,都说老师很辛苦,我觉得幼儿教师最不容易,她们要做老师,要做妈妈,还要做保姆。有的时候要做魔术师,有的时候要做医生,有的时候也是小朋友的玩伴!小月就自己处理着,我没有伸手!粘稠的粪便在小月的手上划过,孩子一边处理着一边做呕,我当时特别的心疼,“让我来吧,月?”可是李月坚持着,嘴里还叨念,处理好了孩子就不难受了!我当时眼泪就围着眼圈转,如果让李月的爸爸妈妈看见了,是不是也会心疼,但是她现在是幼儿教师了,这是她应该做的。她长大了!经过一年的历练,李月老师已经成为很优秀的幼儿教师,家长们对她很认可。她只是一个缩影,因为我们的老师是李月的榜样,感谢和我一起奋战工作的老师,感谢你们的辛苦付出。你们用你们的真诚温暖了家长的心,你们成为了家长的亲人。
(作者单位:兴城市七里幼儿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