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机会展70年:锻造国机会展所长、服务国家战略所需
- 来源:中国会展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会展,服务,战略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08-25 16:27
供稿:中机国际 ● 责任编辑:常予莹 861563981@qq.com
70载春华秋实,争当机械工业发展的贡献者
回首峥嵘岁月,赓续历史荣光。1953年,为中国工业化奠定基础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同年,第一机械工业部产品展览处成立。该办公室正是中机国际下属企业西麦克国际展览的前身。自此,国机会展的使命就与中国工业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进程紧密相连。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拉开工业化进程大幕。至20世纪70年代,我国初步建成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展览业初现雏形,机械会展应运而生。国机会展坚定扛起对外交流、展览展示的重任。从莱比锡博览会到第一次商品平衡调度会,国机会展目标坚定、勇毅前行, 冲破西方经济封锁, 参与社会主义工业基础的缔造, 展示新中国在工业领域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新中国形象。
1965年6月24日, 第一次商品平衡调度会首次举办。这是国机会展自办展中历史最悠久的项目, 每年举办春秋两届,历经58年、93届的发展, 展会名称从调度会、分配会到调剂会、订货会、产需衔接会再到全国汽配会, 经历了十多次品牌的变更, 但它的历史之久、影响之广,是国内任何汽配交易会都无可比拟的。
1978年, 党中央开启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 中国机械工业驶入快车道, 展览业迎来蓬勃发展时期, 中国机械会展百花齐放、百舸争流。北京车展、国际机床工具展等一批市场化运作的专业会展崛起, 探索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工业化道路, 国机会展目光如炬、乘风破浪。
21世纪之交至今, 我国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 开启了新的伟大征程。1997年, 国机集团成立, 国机会展践行“走出去” “引进来”, 中国机械工业实现历史性跨越。2005年, 中国汽车工业国际合作总公司成立,“以振兴中国机械为己任” 的国机会展, 成为中国机械工业会展的新时代符号。
在这个阶段, 国机会展的多个“首次” 如雨后春笋般蓬勃涌现:1990年, 第一届北京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创办, 结束了中国没有正规汽车展会的历史, 标志着中国汽车市场和中国车展行业的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来临;1992年起,每逢双年举办中国机床工具商品展览交易会暨中国国际机械装备展览会(简称CIMES&CMTF), 经过30年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CIMES品牌展已成为展示中国机床工具企业新产品全貌和世界先进机床工具技术的重要平台;1994年, 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迈入“三团合一”的新阶段;1995年, 西麦克国际展览注册成立, 积极践行央企铺路架桥的职责使命, 并走上了市场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2004年, 首届上海国际汽车零部件、维修检测诊断设备及服务用品展览会(Automechanika Shanghai) 创立,该品牌从最初的区域性展会, 到现在成为全球最负盛名的汽车行业商贸展览会。
近年来,新冠疫情的爆发在全球范围内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线下展览活动受到了严重的限制和影响。国机会展迅速调整策略,积极创新,不但在线下境内展会创造“零感染”纪录,而且在境内外展会无法如期举办的情况下,采用数字化技术,研发线上云平台,为中国参展商和境外采购商搭建了一场场特殊的“屏对屏”展示交互线上展,助力企业充分利用线上平台展示和对接持续开拓海内外市场。疫情期间,国机会展累计执行107个自办展项目、46个线上展和63个境外项目,并开拓新项目14个,主场运营搭建项目70个。
为顺应“绿色办展”的节能减排时代发展需要,国机会展对展览现场实行全方位的管理,每年境内外主承办展会面积超 360 万平方米,推动信息技术在场馆运营管理中的应用,自主开发网络信息现场管理系统,全程做到智能化管理,提升了会展行业信息化效率与资源优化配置。
未来,国机会展将立足新阶段,贯彻新理念,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坚持锻造国机会展所长、服务国家战略所需,塑造和传播好新时代中国工业形象,提高中国制造品牌影响力,为促进中国新一轮高水平新型工业化不懈奋斗。
不负使命与嘱托,勇担对外经贸合作的推动者
为“一带一路”经贸合作铺路架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国机会展依托全球化经营战略、海外驻外机构及70年来累积的海外优势资源,积极打造中外企业技术交流与贸易促进综合服务平台。其中,由国机会展平台参与承办的中阿博览会已成功举办五届,展会规模不断扩大、成果日益丰富,展现出强劲韧性和旺盛活力。服务中阿博览会是国机会展平台发挥自身会展业务优势,积极服务“一带一路”经贸合作的一个缩影。同时,在“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家白俄罗斯,国机会展打造的中国商品和服务(白俄罗斯)展览会取得积极成果:以该展会为平台,中国与白俄罗斯之间的经贸合作持续扩大,人文交流更趋活跃,两国务实合作不断注入新动力。
为国家机制性展会提供专业服务。国机会展还凭借会展产业链的专业能力,深度参与服务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北亚博览会等全国 90%以上的国家机制性展会。国机会展从首届进博会开始至今一直作为进博会官方展览伙伴,负责招展的智能及高端装备馆是进博会所有展馆中难度最大、产品水平最高的馆,合计招展并完成签约的展览面积是单一组展机构中招展面积最大的,展品代表了智能制造领域最前沿的发展趋势和最高端的技术水平。
为中央企业国际经贸合作保驾护航。近年来,中央企业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度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国际经贸合作硕果累累。当前,涉外展会已成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促进商品和要素流通、推进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的重要平台。作为中央企业经贸促进联合体运营单位,国机会展充分发挥国家级会展平台对外开放的“窗口”作用,有效助力中央企业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大国外交、开拓国际市场、对标世界一流、扩大品牌形象。
为公共外交书写会展新篇章。2023年7月6日,近70位驻华使节“步入国机集团”,近距离了解中国企业践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全球经贸合作的发展脉动。国机会展负责全线所有流程的设计、执行与优化,凭借多年服务国家级展会和中央企业的经验,高质量完成了此次外事活动,用会展之线串起中国机械装备发展脉络,用会展语言讲好国机故事,用会展功能实现国机品牌营销。
未来,国机会展将秉承合作共赢的价值理念,发挥中国工业体系完整、产业配套完善的优势,着力于探索服务企业拓展海外市场的新模式,努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助力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工业化进程及工业体系的建设,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坚持创新发展,敢为中国会展行业的领航者
中国年度展览规模最大的央企会展平台。国机会展拥有“展览组织、会议活动、运营搭建”等会展全产业链,已形成境内自办展、境外自办展、出国代理展、会议论坛活动、会展工程、会展运营、定制服务等七大完整的会展业务体系。拥有20多家投资企业,每年境内外主承办展会面积超360万平方米,办展面积和数量在《中国境内组展机构50强》排行榜中名列前茅 ;每年组织出国代理展180个;连续8年在中国贸促会发布的《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排名中组展项目数量位列全国第一,是中国最大的海外组展机构之一。
培育境外品牌展。汉诺威工博会创始于1947年,国机会展自1980年首次组团以来,一直是汉诺威工博会组展历史最悠久的中国组团单位,大量中国参展企业通过国机会展平台走进这个永不落幕的“全球秀场”。截至目前,国机会展已完成中国机械与智能制造(马来西亚)品牌展、中国机械与智能制造(泰国)品牌展、中国(澳门)国际汽车博览会、中国工程技术展览会、中国商品展(蒙古国)、中国商品和服务(白俄罗斯)展览会等境外自办展,涉及机械、智能制造、汽车及其零配件、农机及配件类、摩托及摩配类、塑料类、印刷类、包装机械类、园艺类、游艇、公务机等领域。国机会展拥有遍布全球的渠道和网络,出展足迹遍布100多个国家、300多个城市,累积3000多次国际展览经验。
积极探索数字会展。国机会展深刻理解国有企业使命任务的重要论述,立足中央企业站位,把握当前数字化发展窗口期,勇当现代会展服务产业链“链长”,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和运营管理研究应用,加强数字化赋能,重视云展技术、数字营销、数字传播等趋势应用研究,打造场景化、智能化的数字产品和服务,加快构建以数字化转型、市场营销、品牌传播为主的运营生态链。深挖会展业务链条聚集的展馆、展商、观众、政府、媒体等数据资源,形成数据价值链。
未来,国机会展将聚集资源,进一步提升会展业务的国际化、市场化、数字化、专业化水平,打造具有核心能力和综合优势的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会展综合服务商。
国机会展70年的光辉历程,是新中国发展变革和辉煌成就的缩影。站在全新的历史节点上,国机会展这个新中国机械工业展览的摇篮,正孕育着崭新而热烈的梦想。国机会展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继续秉承“责任、创新、协同、共享”的核心价值观,共同为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不懈奋斗,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