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力,强农兴农

  • 来源:小康
  • 关键字:科技,创新,梦想
  • 发布时间:2023-11-11 13:33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委网信办网络应急管理与政策法规科科长 辛兴

  科技强则农业强,科技兴则农业兴。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科技、在人才。“农业科研+科技服务+人才培养”的“科技小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是储备人才的重要路径,也是点燃创新梦想的重要舞台。

  科技小院是一种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研究生培养新模式——研究生培养单位把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长期派驻到农业生产一线,在完成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重点研究解决农业农村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着力培养知农、爱农、兴农的农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今年是科技小院“诞生”的第15个年头,目前,全国科技小院数量达到1048个,覆盖31个省区市。200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时任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张福锁带着团队师生把课堂和实验室搬到河北曲周的田间地头,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是“科技小院”的开端。如今,科技小院的模式逐渐成熟,并进行了多次更新和升级,走进越来越多人的视野。

  在曲周,首创的“科技小院”模式叫响全国。从小院出来的学生,脚踩大地,天然地会站在农民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在洱海,古生村科技小院赫赫有名。其目标是,保护洱海的同时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绿色转型,通过科技赋能和人才支撑全面助力乡村振兴,创建洱海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相协同的样板。当然,科技小院也逐渐走出国门,2019年中国农业大学以曲周为基地,试办了由来自8个国家、34名非洲留学生组成的“科技小院非洲班”,已先后为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莫桑比克、马拉维、布基纳法索等10多个非洲国家培养了60多名农学类研究生。此外,企业也在发力,比如拼多多,连续两年举办“拼多多杯”科技小院大赛,主办了三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并积极投身科技小院建设,持续投入补贴了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龙凤科技小院等多个科技小院,推动科研成果从产品到爆品的转化,推动乡村产业提档升级。

  眼下,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实施, “三农”发展迎来新的机遇,科技兴农已成为新农村建设和发展共识。正如《小康》杂志这一次的专题《科技小院15年》中所说,在遍布全国的千余个科技小院里,在一批又一批心系三农、薪火相传的科技工作者身上,闪耀着中国农业新的希望。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