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家校合作的策略
- 来源:中国教师教育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双减政策,家校活动,中学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12-23 11:52
康立亮1 何 彦2
1. 重庆市万州高级中学 404120 ; 2.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 404045
【摘 要】在中学家校合作中,教师应重视以家校合作育人为中心的理念,促进中学阶段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以此帮助家长解决日常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但目前在中学家校合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家校合作效果。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双减背景下中学家校合作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家校合作教育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家校合作理念;双减政策;家校活动;中学
引言:
目前,为进一步提中学家校合作水平质量,教师应积极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良好的交流合作及家校沟通,实现资源共享和家校共建,更好地为家长搭建发展平台,展示中学课堂教学和教师精神风貌;借助例课示范、自我反思和同伴互助,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听取各方意见,优化课堂教学,真正落实家校合作理念,让学生在良好的气氛下得到全面发展。
一、双减背景下中学家校合作的问题分析
(一)家庭与学校对家校合作重视程度低
目前,在中学开展家校合作时,家庭与学校对学生的教育还不够完善。在开展家校合作时也缺乏双向互动,在没有计划性地进行家校合作时,往往无法实现家校合作理念真正的价值。同时,由于中学阶段学生的学业压力很大,在学校以教学、科研为目的开展相对应的工作时,也会将家校合作活动置于各项事务之后;其家校合作执行力不够,也没有形成完善的家校合作教育方针。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缺乏时间、精力的自主性与家长进行沟通。
(二)家校合作形式单一
在目前开展中学家校合作活动时,教师一般是以班会的形式让家长参与进来,并为家长讲述学生在校表现、学习成绩情况等。在这种单一的形式下,并没有突出家校合作理念,其家长在亲子活动中扮演的角色往往是参与者,其形式大过于内容,无法发挥家校合作的实际作用。其次,在开展家校合作活动时,一般都是由中学教师或领导随机地去开展家校互动,很多时候家校合作失去了本身的价值。在学校领导对家校合作理念不够重视的情况下,开展的家校合作也起不到良好的效果。最后,在教师开展家长开放日时,在投入财力、人力与物力后,其取得的效果并不好,一般来说教师过于注重形式,其家长在开放日收获寥寥无几也没有机会与教师进行深入交流。
(三)在双减政策下,家长面临双重难题
在我国出台双减政策后,学校负担也呈现日渐减少的趋势。但很多家长担心孩子跟不上教学的进度,并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课题组调查的数据显示,周一至周五学生上补习班的时间平均为 0.5 小时,而周六周日上补习班的时间则平均为2 小时。这种情况在中学教育教学中比较常见。在家长过于注重中学学生学习成绩时,学生也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在家长缺乏对学生身心健康上的关心时,忽视了作为家长的责任,对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发展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
二、开展中学家校合作活动的意义
首先,近年来我国对中学学生调查后发现,很多学生具有心理负担,其心理负担过重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中学阶段的孩子们正处在青春期,这一时期的特点为:身体发育迅速、心理变化和情绪波动大,懵懂、躁动,对未来充满憧憬但又困惑迷茫,而且学业繁重。如何平稳顺利地度过这一人生最黄金的青春期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中学阶段应积极开展家校合作活动,并让家长重视孩子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教师应帮助家长树立良好的教育观,从而为孩子进行全方位心理帮扶,及时发现和掌握孩子潜在的问题,做好前期教育帮助和危机预防,最大限度地防止意外伤害事件发生。其次,在家校合作理念下,教师应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应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心理情况进行分析,让家长全面掌握孩子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而避免在生活中给孩子带来太多的压力[1]。
三、在双减背景下加强中学家校合作的有效对策
(一)转变观念,明确自身的职责
首先,在双减背景下为加强高校家校合作其学校与家长应积极转变传统观念,家长应改变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情的错误认识,摆正自己的心态积极配合教师共同教育孩子,并形成协同育人理念,积极参与到教师所创设的家校合作活动中去;其教师应担当起领导者的作用,引导家长参与到家校合作活动中[2]。例如,教师应积极让家长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教师可邀请家长一起制定班级规章制度,参考家长对于学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其次,在中学新生心理和生涯发展测评结果中显示的部分学生生涯发展水平有所不足的现状,从家校合作的视角出发,应积极指导家长更好地教育孩子,并在家校活动中,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带领家长们围绕生涯发展的意义与内涵、孩子生涯发展中的父母角色、亲子生涯沟通技巧等内容展开深入学习与讨论。在这样的讨论会议下,家长会更加明确自己在孩子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并融入到家校合作活动中,其教师也可以在这样的模式下,积极实现指导课程和家庭支持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生涯发展的目标。最后,教师可邀请家长进行课堂听课,并在听课完毕后以大数据技术进行个性化分析,帮助家长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并通过大数据技术更加精准地反映学生弱项知识点,为个性化辅导和科学评价提供基础数据[3]。
(二)促进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首先,中学学校应抓实教育教学各项工作,达到家校携手共同培养孩子的目标,并以双向沟通交流无限为主题开展家长会[4]。同时,为响应双减政策要求,应通过家长会的形式让家长深入了解到目前双减政策对于中学阶段学生的影响,并让家长以积极的态度适应双减政策。例如,中学教师可全面展示教学管理信息及资料,全员晒课表、作息时间表、教学进度、教案、导学案、教研记录等教学资料;使家长全方位了解学校作业管理情况,充分展示学校“减负增效提质”成果[5]。
其次,在会议中,教师应向全体家长介绍关于中学教育教学的理念、模式、办法、目的等,并介绍新高考考试方案,指出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一家长需要了解中学课程的变化,中学教师教学风格于小学教师教学风格的区别,以及学生中学阶段的变化。与此同时,教师应向家长提出要求,应希望家长做“共情”的家校沟通员,做学生情绪的调解员,做学生智慧的陪伴者,做高考的研究者。平时要全面了解孩子的变化,放松心态,倾听孩子的心声,协助学校,家校合力,共促学生成长。其次,教师应积极向家长汇报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在校表现情况,让家长进一步认识和了解自己的孩子,给予孩子正确定位,共同拟定下一步奋斗目标。同时向家长介绍本班班级工作的重点,比如从高(初)一年级工作的指导思想到高(初)一年级的教研工作,再到卷面规范化达标以及激情教育、小组合作学习等。同时对各位家长提出建议,希望家长友善而严格,理性而善于沟通;希望家长支持年级与学校的各项工作,如此良好的家校合作,必能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健康学习,并且学有所长[6]。最后,为真正提高家长在双减政策下对孩子的教育能力,教师应邀请各方面有经验的专家给家长上课,并具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对家长进行培训,让家长在日常教育中以鼓励的形式教育孩子,并帮助孩子树立起自信心,挖掘孩子的学习潜能,帮助孩子补齐学习短板等。
(三)积极开展家校合作,缓解中学学生的心理压力
目前,为进一步加强中学学生德育工作,认真落实立德树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优化心理素养,培养健全人格,应积极在家校合作理念下通过家长开放日等活动,以心理健康教育形式促进家长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并以正确的方式缓解中学生的心理压力。例如,以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与积极心理学理念为主导,营造良好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提升师生对自身、对他人心理健康的关注,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谐发展。例如,教师应在班会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向家长们,讲解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咨询的人群范围,以及为什么要关注心理、怎样认识正向和负向情绪、怎样管理和疏导情绪等。同时教师可以以自身的成长经历拉近与家长们的心理距离,用取得的成绩激励孩子们。例如,教师可通过对劳动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放、学生作品展示、校园劳动实践等方式,让家长朋友了解到孩子的成长,与孩子共同体会劳动的美,劳动带来的幸福与快乐[7]。以此,在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下,让家长们学习情绪管理,积极促进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同时也可以在家长开放日活动中,进行“我爱我,珍爱生命,责任同行”条幅签字仪式、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单发放、窗版电子屏宣传等活动,启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日”。在当天,教师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普及及宣传活动,如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校园广播、还将有心理委员的培训活动、高(初)三学生的压力调试讲座;并依托心理辅导中心进行青年教师沙盘体验、音乐放松等释放情绪、缓解压力的心理活动体验。在这样的家校合作活动中,可有效提高家长的教育知识,促进中学家校工作进一步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中学阶段,教师应重视家校合作理念,并开展科学合理的家校活动,邀请家长走进课堂,与孩子共同听课,体验孩子学习生活,了解教师授课情况。同时,教师应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让家长重视中学阶段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而缓解学生的学习负担,更好地帮助学生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 刘向. 高中家校合作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 文渊(高中版),2019(3):361.
[2] 徐文超. 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 ——记寄宿制高中家、校合作共赢的探究[J]. 中外交流,2019,26(21):342-343.
[3] 叶晓辉. 基于微信平台的高中家校合作模式研究[J]. 文渊(小学版),2019(5):329-330.
[4] 姜琴. 高中家校合作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1):166.
[5] 冯世彬. 合作, 从改变沟通方式开始- 新形势下高中家校协同教育有效策略[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 学生版),2019(24):0261.
[6] 吕阿沛. 新教育观念下的高中家校合作策略浅析[J]. 好家长,2019(17):191.
[7] 李媛媛. 关于高中家校间有效沟通的实践研究[J]. 丝路视野,2017(36):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