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业技能竞赛的思考与建议
- 来源:中国会展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会展业,技能,竞赛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12-29 20:49
文:张凡 ● 责任编辑:常予莹 861563981@qq.com
技能竞赛由来已久
1950年,西班牙与葡萄牙两国携手,在马德里举办了第一届世界技能大赛,由此拉开了世界技能大赛的帷幕。同年,世界技能组织成立,设总部于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属于非政府国际组织。现拥有86个国家和地区成员。中国在2010年加入该组织。
2014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由斯里兰卡提议),宣布每年的7月15日为“世界青年技能日”。其针对青年中大量存在的失业和就业不足的问题,希望通过技能开发和培训,为青年创业、就业创造更好的条件。新中国建立后,在工业化进程中,职业技能竞赛长期伴随,一度成为工会、共青团开展的群众性活动。
2017年6月,中国国际技能大赛在上海举办。这是中国首次举办全国性职业技能赛事。选拔优秀者参加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是其目的之一。大赛共设21个比赛项目。其中,上海赛区有15个项目,包括车身修理、电气装置、精细木工、电子技术、工业控制、机电一体化、移动机器人、焊接、信息网络布线、网站设计和开发(原网站设计)、花艺、平面设计技术、美容、美发、餐厅服务(西餐);苏州赛区有6个项目,包括汽车修理、糕点制作、时装技术、管道与制暖、商务软件解决方案。这些竞赛项目均为世界技能大赛的规定项目。
2023年9月在天津举办的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 设置比赛项目109个。其中,世赛选拔项目62个, 国赛项目47个。比赛期间,“中华绝技” 参加展演。
2017年后, 技能比赛活动在全国掀起热潮。人力资源、教育等政府部门、工会、共青团、行业协会以及部分大型企业, 成为赛事的组织者或推动者。
会展业技能比赛方兴未艾
随着中国会展业的发展, 技能竞赛受到重视。全国高校大学生的会展项目策划比赛, 发端于2005年。刚刚结束的第17届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中国贸促会商业委员会主办), 有来自30个省(区、市) 超过2000支队伍参赛,规模空前。
2018年后, 会展技能竞赛活动进入一些地方人力资源主管部门或工会的视野。本人曾于2019年参与湖北省人社厅主办的“湖北工匠杯” 技能大赛——湖北省会展业职业技能竞赛的组织工作。本人担任评委的第二届四川省会展行业职业技能大赛(2023年11月在成都举办),是由四川省总工会、四川国际博览集团公司、四川省会议展览业协会联合主办的。
也有会展企业自办赛事。如首都会展集团在2023年11月举办了“数字· 赋能· 营销” 技能竞赛, 共有11支队伍、数十名员工参赛。
会展技能的认知与竞赛的意义
从业会展需要技能。会展技能可分为业务技能和岗位技能两类。以展览项目为例, 其中的营销业务大体包括观众邀约、媒体运维、配套活动组织、美工设计和市场调研五个方面。完成这些业务工作都需有相关的专业技能。在一个项目团队中, 营销业务会分设多个岗位(上述五方面营销业务工作不可能一个人完成)。因此, 每个员工将因岗位职责不同而需要掌握和运用不同的营销业务技能。
从业会展的技能, 不但需要专业知识打底, 同时需要通过动脑动手相结合的实操应用。技能需要通过学习(重点是实训) 并反复练习才能获得。一个员工有没有技能, 上岗便知。一般而言,工作效率高、业绩好的员工, 基本是技能先进的业务骨干。这种人常被称赞为“专业能力强”。
如同体育比赛一样, 可以纳入竞赛的会展技能, 都应具有标准。会展技能的标准涵盖工作内容范式、业务范式和操作范式三个方面。例如, 策划项目的必备内容及其文本格式, 即为工作内容范式;展会邀约观众的基本流程, 即为业务范式;会展客户微信群的运维要求,即为操作范式。
举办会展技能竞赛活动的益处有三:通过制定赛项规则, 有利于引导会展业务的标准化建设;通过组织赛事活动,有利于促进会展企业重视员工的业务培训;通过奖励参赛成绩优异者, 有利于激发会展从业者学习和掌握技能的兴趣,助力岗位成才。
开展会展技能竞赛活动的建议
1、要贴近会展业实际设计赛项
目前, 会展技能比赛主要涉及会展主办和展会现场搭建两个方面。其中,主办方的赛项为会展项目策划, 搭建方的赛项为特装展位设计。
我认为, 赛项选择应努力贴近会展业的发展实际, 即在主办方的常规业务中选择具有普遍意义, 且强调个人或小组集体技能的项目作为比赛项目, 以体现技能的实用、实战、实操性。具体建议有四:
一是, 主办方的赛项应更加务实,更加丰富。目前, 主办方的赛项主要是会展项目策划和会展项目营销两类。其中, 会展项目策划比赛可涵盖展览(分为经贸展览和文博展览两种)、会议(分为科技和商业会议两种)、活动(分为节事、赛事、艺演和文旅活动四种) 三个方面。
参赛的项目策划, 既可以是新项目,也可以是老项目升级, 还可以是在老项目中增加新的内容。如经贸展览项目,既可策划新项目, 也可为老项目策划新的配套活动, 还可策划老项目的异地复制, 以及细分原有展览板块, 裂变为单独项目。
此外, 调研业务也可列为赛项。新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竞品项目的比较调研、已完成项目的总结报告, 都可以参赛。现在高校大学生的会展项目策划比赛, 往往将可行性研究内容列在竞赛文本中, 而且占据很大比例, 我认为不甚妥当。理由是, 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与组织实施是两个各自相对独立的工作阶段:前者服务于项目决策, 后者旨在解决决策后的项目落地问题。如果可行性研究认为项目不能做, 且决策不上项目, 则项目的组织实施就不复存在。故此, 在会展项目策划比赛中, 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与组织实施应分为两个赛项, 不宜放在一起。在项目组织实施的方案中, 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可作为“项目背景”, 简略说明即可, 无需长篇大论。
二是, 会展项目的营销竞赛应贴近实用, 可细分多个赛项。如经贸展览项目, 观众邀约、媒体运维、配套活动组织、美工设计和市场调研五大业务, 均可以单独成为赛项。此外, 会展新闻写作、视频制作, 也可以列为赛项。
三是, 展会现场搭建的比赛可以扩大内容。特装展位的造型设计应突出环保材料的运用, 以适应绿色会展发展的大趋势。此外, 展览、会议、活动场景的整体设计, 也可列为赛项。
四是, 会展场馆运维服务中的业务技能, 应有赛项列入。
2、要根据技能的实用、实操制定赛规
为改变会展技能竞赛规则比较粗糙的状况, 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 竞赛规则须对应赛项技能的应用场景。如会展项目策划所对应的场景, 应该是主办方决策层听取策划方案汇报的会议。作为下级的汇报者, 在此场景中如何准备资料、制作PPT, 组织语言(PPT演讲)、答复决策者提问,就有了依据。在这种会议中, 决策者要么是听取会展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的汇报, 要么是听取会展项目组织工作方案(政府展称之为总体方案) 的汇报。因此, 会展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和组织工作方案的汇报, 不会出现在同一个会议之中。在这种会议中, 汇报者根本不可能以表演的方式面对上级。
二是, 竞赛规则须遵循赛项技能实操的通行标准。如展会项目策划, 其文本报告须包括背景分析、项目设计、风险分析和组织措施四个方面。其中, 背景分析与风险分析, 来自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简述即可;项目设计一般包括指导思想、项目名称、组织机构、举办时间地点、项目经营主要指标等基本要素;组织措施一般包括组织领导、营销推广、客户销售、现场服务、团队配置等具体工作。项目的财务预算及经营工作计划, 应列为报告附件。
目前, 高校学生做的策划方案, 内容多不完整。往往将营销推广单列, 而不纳入组织措施中, 有悖于会展主办方“上项目” 的通行标准。
三是, 竞赛规则中的评分标准须提高实操性的得分比重。实操性指参赛的方案、作品或技术手段, 可以落地或运用于业务工作中。要力求避免纸上谈兵,与落地实操脱节。存在常识性错误的项目策划方案, 应加大扣分。
四是, 竞赛规则的文本须规范。赛规文本要做到概念明确, 行文通顺, 符合竞赛标准的写作惯例, 应借鉴国际技能竞赛规则文本的写作方法。
3、要兼顾业者参赛与大学生参赛
目前, 会展技能赛事以高校学生参赛为多, 以业者为主的赛事很少。组织业者参赛, 既是举办技能竞赛的主要诉求, 还可以通过同场比赛, 纠正学生参赛作品脱离实际的倾向。
4、要做好赛事准备工作
赛事准备工作包括明确组织机构、确定竞赛方案、动员报名、准备竞赛场地及其物料、赛事现场管理、颁奖仪式、赛后总结等环节。
其中的明确组织机构, 除负责操盘的机构外(一般是协会), 应争取政府人社、会展主管部门或工会成为主办方。人社系统的技能赛事已有体系, 应争取将会展技能竞赛列入其中, 成为常设性赛事。
在竞赛方案中, 赛项选择及其赛规制定是关键, 可以组成专家组研商并提供赛规标准。
省市一级的会展技能竞赛, 属于赛事活动的项目策划。从组织机构确定到举办赛事, 前后时间不会少于3个月。协会操盘要成立项目组, 协会领导须亲自抓。
此外, 赛前要对报名战队及选手进行培训, 以帮助他们理解赛规。
从服务专业化的能力而言, 会展人要高质量做好本行业的赛事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