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链”上中国,寻求新的合作空间
- 来源:中国对外贸易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合作,空间,土耳其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01-05 16:47
文 / 本刊记者 刘馨蔚
作为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 下称链博会 )配套活动之一的第二届土耳其—中国经贸论坛( 下称论坛 )如期举行。论坛以“‘链’接经济:投资、贸易与供应链”为主题,围绕如何促进两国经贸领域合作的提质升级,打造稳定畅通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等议题进行探讨。
中土加强“数字丝路”建设
今年7月,中国—土耳其经贸论坛在伊斯坦布尔举办。链博会组委会借助这一重要平台通过发言推介、发放宣传手册、现场交流等多元化方式,向参会嘉宾详细介绍了链博会相关情况。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展集团)董事长林舜杰同以土耳其ATA集团为代表的5家土耳其企业就链博会参展事宜签约,ATA集团携10余家土耳其企业参展。
除了上述签约企业,土耳其对外经济关系委员会和土耳其工商协会联合组织了一支由50余名来自农业食品、餐饮、信息和金融等行业的企业家组成的代表团,亮相链博会。
据土耳其—中国商务理事会主席可汗介绍:“在120平方米的参展空间中,土耳其全面展示了从农产品和食品加工到仓储物流再到餐厅的全产业链供应体系,旨在显示供应链本土化能力以及国际化供应生态圈。”
作为主办方,中国贸促会高度盛赞土耳其代表团。中国贸促会副会长张少刚表示,中土两国工商界愿加强战略对接,锚定重点热点领域,在5G、人工智能、网络安全、工业互联网、电子商务、智慧城市等领域深挖合作潜能。
“数字丝绸之路建设是数字经济发展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有机结合。近年,中土数字经济领域合作不断涌现新亮点,为中土共建数字丝路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驻土耳其大使刘少宾称。
刘少宾强调,中方高度重视“一带一路”倡议同土耳其“中间走廊”计划对接,愿与土方共同努力,进一步加强合作,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不断取得新硕果。
土耳其对外经济关系委员会主席奥尔帕克称赞中国在数字经济领域走在世界前列,电子商务的发展和普及令人惊叹。他表示,中土两国在传统领域加强合作的同时,更应关注这些高附加值产业的合作潜力。
“中土两国有着非常大的互补性,可以帮助土耳其打造成中国在欧洲地区的战略合作伙伴,带动土耳其各行业升级,辐射周边四小时飞行经济圈,发展潜力无限。”在谈及中国与土耳其两国经贸合作时,土耳其中资企业总商会会长周延泉指出。
能源战略“雄心勃勃”
除了稳经济、降通胀的政策,土政府还制定了雄心勃勃的能源战略。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曾表示:“我们决心让土耳其成为里海、地中海和中东的能源中心。”
根据土耳其国家能源计划,至2035年,土耳其的太阳能和风能年度装机容量需达到5GW,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占比将从2020年的16.7%增至23.7%。
土能源部部长Alparslan Bayraktar表示,可再生能源具有巨大潜力,可帮助土实现2035年“以环境友好方式提供可靠、可负担能源”的目标。
“在2027年之前,每年新增5GW太阳能和风能装机容量的目标短期内无疑是雄心勃勃的。但在中期( 2027年之后 )和长期( 2032年之后 )内,是有望实现的。”Rystad Energy分析师Nishant Kumar表示。
目前,土耳其太阳能电池板产量在欧洲排名第一,在世界排名第四,目标是在短时间内升至世界第二。同时,土耳其的太阳辐照度很高。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土大部分地区的太阳能光伏潜力为每年1400—1800kWh。
“土耳其的太阳能潜力巨大。庞大的人口、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和极具吸引力的辐照度,这些都提振了土耳其的太阳能发展前景。”Wood Mackenzie高级研究分析师Daniel Tipping称。
此次链博会期间,土耳其驻华大使伊斯梅尔·哈克·穆萨表示,转型是各国必须承担的共同责任。在能源多元化方面,不仅要减少碳排放,而且要采取其他有力措施推进能源转型,促进清洁能源发展,助力实现环境保护的同时,创造就业和经济增长。中土两国在清洁能源转型领域建立的伙伴关系,将对地区和全球层面产生积极影响。
“十年来,中国已与包括土耳其在内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能源项目合作,中土‘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亮点突出,胡努特鲁电厂等众多优质项目为当地经济注入发展动力。”中国驻土耳其大使馆经商公参刘毓骅介绍。
不久前,土耳其能源公司Margun Enerji在一份声明中强调,储能系统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能源行业转型和支持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作为创新解决方案,其重要性日益凸显。据悉,该公司正在与华为展开合作,准备为其位于土西部的太阳能发电厂(SPP)增加一个2兆瓦时容量的电池储能系统。
土耳其经济遭“强震”
根据土耳其统计局数据显示,该国2022年GDP增长5.6%,高于外界预期。其中,金融保险业增长最快,达21.8%;服务业、工业和农业的增速分别为11.7%、3.3%、0.6%。与此同时,土经济运行面临着高通胀压力。2022年10月,其通胀率一度达到85.51%,为24年来最高。
今年年初,土耳其发生强烈地震。据美国摩根大通公司发布的报告称,此次强震给该国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能高达250亿美元。
“地震将影响土耳其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给产业链供应链带来的冲击将会加剧土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指出。
根据土耳其文旅部数据显示,2022年,土共接待游客超5140万人,与疫情前2019年相比,游客接待量已恢复约99%,是世界第三大旅游市场。无疑,强震也波及到复苏中的土耳其旅游业。在各大社交平台上,能够看到不少准备出行的游客因担心余震而取消行程。
为了扭转强震带来的经济损失和居高不下的通胀率,获得连任后的埃尔多安任命了一个新的经济团队,该团队很快扭转了他此前维持的低利率政策。其中,二度担任财政部部长的希姆谢克,在就任第二天就表示,土耳其将回归“理性”经济政策,优先考虑宏观金融稳定性,主要目标是建立财政纪律、确保价格稳定,以实现可持续高增长。同时,央行行长埃尔坎上任后,土央行已连续六次大幅加息,将基准利率从之前的8.5%上调至40%,试图遏制土耳其始终高达两位数的通胀。
土央行方面近日表示:“目前的货币紧缩程度明显接近建立通货紧缩进程所需的水平。相应地,货币紧缩的步伐将会放缓,紧缩周期将在短时间内结束。”
日前,标普方面称,土耳其政策制定者正在取得进展。预计土耳其的需求将进一步下降,包括非货币黄金在内的进口将下降,同时服务出口表现良好。预计,新的经济团队将进一步收紧信贷条件,避免经济出现明显衰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