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供暖风口正盛工业应用会是行业的下一个“爆点”吗?
- 来源:热泵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暖风口,行业,爆点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01-13 15:33
清洁供暖已然是大势所趋,且有着极为可观的市场空间。
近年来,清洁能源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不断提升。一系列清洁能源供暖搅动着传统能源主导的供暖领域,为供暖领域瞄准“双碳”目标、开展智慧转型,带来更多可能。伴随一波又一波的政策红利,清洁供暖市场应势而起,各个地区的供暖项目纷纷启动招标。各种采暖企业也纷纷加入阵营,争抢这一正处于政策红利期的巨大市场。
大势所趋 市场空间可观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的通知》中提到,“在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积极推广空气热能热泵技术应用,在严寒地区开展超低温空气源热泵技术及产品应用。”
2022年10月28日,财政部提前下达2023年大气污染防治资金预算,根据表格显示,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资预算为134.4亿。此外,北京、辽宁、山西、山东等多个地方政府发布加快推进清洁能源强省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推动用能方式转型升级,推进建筑绿色低碳发展。完善建筑节能标准,推动超低能耗建筑和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加快推进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节能改造。
在构建清洁低碳的新能源体系、加快能源结构转型的趋势下,北方许多城市无论是户式采暖还是集中供暖,燃煤锅炉逐渐被清洁能源取代。在后煤改电时代,整个热泵产业正处于新时代的发展机遇之下。
而从这一细分市场来看,空气源热泵仍处于主导地位。以空气为冷热源的空气源热泵,拥有更好的供暖效果,更高的综合效益,在众多清洁取暖产品中备受青睐,成为清洁采暖的优选产品。急速扩张的集中供暖改造市场,为行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不少企业都瞄准这一市场,推出相关产品或进行样板项目的试点工作。2022年,格力、美的、海尔、中广欧特斯、三菱重工海尔、四季沐歌、积微GCHV、TCL、EK、科龙等诸多品牌在市场上持续发力,连续中标多个政府“煤改电”项目,助力双碳目标的进一步实现。
随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发展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快能源转型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一方面,推进清洁供暖,要不断探索热源格局的优化革新,也要提升输热供暖效率,同时还要鼓励供暖节能新材料、新技术的研发创新,因地制宜加快清洁供暖新产品推广应用。对于企业而言,则要求在技术升级、扩大产品线、继续完善售后服务等方面不断布局,促进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中央空调企业与专业热泵企业作为清洁采暖的两大阵营各有侧重:中央空调企业更擅长使用超低温、直流变频的产品,在采暖项目中有所斩获;而专业热泵企业则在三四级市场中拥有其天然优势。但不得不提的是,一旦竞争者过多,就避免不了市场形成内卷明显、价格混乱的情况。不免有一些企业为了更快抢占市场和资源,采取低价竞争,由此带来的产品品质、售后服务无法得到保障,甚至直接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和对品牌的信任。因此,抓渠道、重服务,深耕细作,多渠道融合提升自身竞争力,才能保证企业在市场中走得更长远。
除了清洁采暖改造项目,类似农林牧副渔等领域的采暖市场亟待进一步瓜分。国家目前积极推动加快发展农业,因地制宜发展塑料大棚、日光温室、连栋温室等设施;集中建设育苗工厂化设施;鼓励发展新型养殖设施;探索利用可开发的空闲地、废弃地发展设施农业,对于二者都是商机。清洁采暖在农林牧副渔等领域的应用,不仅要考虑节能,还要考虑投入成本的回收周期,以及在安装及其维护的便利性等因素。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和经销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发展方向来看,清洁供暖已然是大势所趋,且有着极为可观的市场空间。不过,这个风口涌动的行业亟待进一步的洗牌,建立起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可持续发展的市场竞争环境,让市场回归市场,以此来积极助推双碳目标的达成。
工业领域应用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工业节能一直是驱动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新基建的拉动下,工业市场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工业化速度不断提高,工业建筑工程规模不断增大,在耗能较大的工业行业中,建筑能耗占比较大,而在建筑能耗中,暖通空调所消耗的能源占比又高达60%。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6%。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7.3%,制造业增长3.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0%。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4%、5.6%,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3.8、2.0个百分点。
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重要的一环,工业节能一直是驱动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因此,为实现绿色转型目标、助力碳中和,节能减排刻不容缓,发掘暖通空调在工业生产场景中的节能潜力就更加重要,同时,工业作为中国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最主要领域,在“双碳”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的背景下,无疑给现如今陷入瓶颈的暖通空调市场,注入了新的增长动力。
其中,大型制造工厂与企业的节能减排与能源转型是实现“双碳”远景目标的必经之路,而这也是2023年暖通行业的重大赛道,伴随着2030年碳中和的临近,通过能源替代、设备升级改造、技术工艺革新、循环利用等绿色发展方向来加速实现工业绿色化转型,同时还可通过采用超高能效设备,如磁悬浮离心机组等手段,进一步提高能源使用率,促进深度节能减排,从而实现超低能耗建筑和绿色低碳的目标。
同时,依据应用场景、产品形态及核心功能的不同,在工业产研场景中主要包括冷水机组、组合式空调、末端机组、单元式空调、恒温恒湿空调、屋顶式空调、除湿机、洁净空调等,可以说是覆盖了暖通行业的大部分产品,而工业领域项目的快速转型,为众多厂家带来了增量和提升。
首先是产品能效层面,工业项目是追求回报率的,这就倒逼厂家对于现有产品做出技术升级,高能效的产品自然将会成为越来越多工业制造项目的选择对象,同时,在绿色节能工厂建设转型之路上,为小众产品也提供了发展的契机,以溴化锂机组为例,在“3060”目标的推动下,工业领域节能改造、清洁供暖的不断推行,都在为溴化锂机组的应用场景展开更多的认知,分布式能源、区域能源项目已经成为溴化锂机组市场新的增长通道,并且在诸多工业项目上获得了认可。
其次,热泵作为一种高效、清洁、低碳的供热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领域,在供暖制冷和热水供应,提高工艺控制精度、环境洁净度和产品质量以及节能增效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多地政府发布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中将加快加快高温热泵等一体化系统运行,为热泵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打开了新的增长空间。
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工业的发展对于国家的战略意义不用多说,但随着绿色工业体系的不断纵深化发展,产品迭代的周期不断缩减,企业想要脱颖而出,就必须要在当下同质化的产品局面中寻找差异化的解决方案,以技术为护城河,构建更绿色高效的应用方案,依此带来需求新的可能。
文 / 拆里 小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