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机理与路径研究
- 来源:互联网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数字经济,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02-21 10:24
文/周剑1) 徐小鹏1) 蔡丽1) 沈润东2) 通信作者 1)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2)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数实融合”进程的加速推进了传统产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升级,实现了生产效率、生产质量和商业模式的提升。本文从数字经济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意义出发,探索了数字经济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机理和当前存在的实现困境,研究了传统产业在数字化转型升级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从建立传统产业数字化发展平台、加强数字化人才培养、设立数字化试验园区、加强数据安全保护体系建设方面提出一系列转型升级优化路径,为有效推动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数字经济;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
引言
当前,我国经济正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成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催化剂,给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能。为了加快实现传统产业结构的全面优化升级,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质的飞跃,我国将重点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及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作为传统产业结构升级的新引擎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催生出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也为传统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升级改造赋能,提升了传统产业的竞争力。
1. 数字经济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意义
1.1 助推消费结构优化升级
数字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促进了更多全新消费需求的涌现,尤其是对高品质、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市场的多样化和产品创新要求不断提升[1]。数字化转型升级带来的先进技术和数据分析工具能够帮助传统产业更有效地进行市场分析和预测,有针对性地定位目标受众群体,调整生产供给结构,提供能满足新时代消费者日益多样化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持续增强市场竞争力。在供给质量上,利用大数据分析和智能化技术,传统产业能够降低人力成本和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有助于传统产业贯彻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使产业发展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不断提高供给的质量和效益。
1.2 提高传统产业整体竞争力
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关键在于利用数据经济发展的创新技术和数据资源满足个性化消费需求,改善低效率的生产过程,避免生产资源的浪费。通过收集、分析和利用大数据,传统产业可以实时监控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指标,进行智能调度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实现智能化生产经营。此外,数字化带来的变革使传统产业有机会构建更加高质高效的产业链,通过互联网和数据挖掘洞察消费者需求,建立深层次的品牌忠诚度和消费者黏性,制定更有效的市场战略,提高市场份额,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
1.3 挖掘国内外市场需求
随着数字科技的迅猛发展,经营模式和商业形态不断创新,消费方式也在不断变化,带来了新的消费热点,传统产业因此获得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完善给传统产业挖掘国内外市场提供了重要契机,有效地连接了国内外市场,为传统产业进军海外市场提供了更广阔的机遇和更可靠的保护。同时,数字经济也促进了国际合作和交流,传统产业可以通过在线交流平台与国外合作伙伴进行实时沟通和合作,进一步拓宽市场广度和宽度。
2. 数字经济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机理
2.1 数字产业化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数字产业化以数据为生产要素,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并产生多种新兴数字产业,如电信业、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业等[2]。在设计环节,数字仿真技术可以在虚拟环境中对产品进行多方面的测试,使产品设计更加精准,从而降低产品开发的成本和时间;在生产环节,智能化工厂使生产过程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商业化环节,数字产业通过大数据挖掘可以更好地了解消费者需求,协助传统产业实现供需匹配的精准对接,从而提高营销效果。新兴数字产业推动传统产业结构向知识、智力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形成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的产业生态,带动了全产业链均衡发展,提升了资源在空间上的适配性。
2.2 产业数字化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数字化是指利用数字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对传统产业进行全面的数字化改造升级,推动传统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通过数字化技术带来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流程,传统企业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和设计成本,提升了生产效能,使企业更有竞争优势,更容易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数字化平台的建立则带动了平台型生产企业和数字产业集群的形成,这种形式的产业组织架构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协同发展和资源优化分布。通过数字化平台,不同企业可以更好地协同合作,共享资源和技术,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提高整个产业的效率和竞争力。数字技术的扩散与应用进一步促进了传统产业内部和产业间的融合,提升了产业链资源配置效率和全产业链的互联互通,实现资源在全产业链的优化配置[3]。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不同产业之间可以更好地合作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从而提升整个产业链的效率和创新能力。
2.3 数字经济通过叠加与倍增效应促进传统产业结构升级
数字经济通过数字化产业与产业数字化相互促进,两者相辅相成,实现产业链效率的倍增和产业资源的高效适配[4]。从叠加效应角度来看,数字经济发展推动了数字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商业化应用,赋能传统产业在生产和管理两方面实现质和效的提升,同时促进传统产业资源的高效适配,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二者相互叠加,共同推动传统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从倍增效应角度来看,数字经济中的人工智能驱动模型学习效应与网络效应呈边际报酬递增的明显趋势,因此很容易形成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对价值创造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产生倍增效应。随着模型的不断学习和优化,人工智能的效益呈现出递增的趋势也愈加明显。同时,数字经济中的网络效应也促进了产业发展的倍增效应,线上用户数量不断增加,网络效应会呈现指数级爆炸增长的趋势,数字经济在促进传统产业发展和价值创造方面具有更大的潜力和能量。
3. 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过程存在的问题
3.1 存在明显的数据壁垒
数据壁垒对传统产业结构升级和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尤为显著。相对而言,传统行业更多依赖人力或天然资源,在数字技术的接受度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新兴产业领域利用尖端的数字技术搭建基础,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资产。不同产业、地区以及企业之间在数字化技术应用和发展水平上的差异形成了数字鸿沟,给传统行业的数字转型与改革带来了显著阻碍。
3.2 缺乏复合型数字技术人才
随着数字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于掌握数字技术、具备创新能力、了解商业运作和市场需求的综合型人才需求日益增长。然而,目前数字技术综合型人才培养相对滞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专业的人才十分缺乏,存在人才结构与需求之间的不匹配问题,无法满足传统产业对人才的需求,阻碍了数字经济相关领域的发展。
3.3 缺少原始数据资产积累
在迈向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传统行业仍需大幅提升经济投入的分布和量级。面对资金限制和技术资源缺乏的双重挑战,传统产业为数字化升级所分配的资源通常显得不足,导致其数字化进程缓慢。同时,由于基础数据资源和数字化资本的整合不足,传统行业尚未构筑起以数字资产为关键支柱的资产管理生态,这个短板使得传统实体经济和数字化资源未能实现真正有效的融合,从而削弱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与未来增长空间,进一步降低了传统产业数字化建设进程。
3.4 未建立数据共享和数据保护体系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对传统企业经营决策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各地政府政务平台数据资源正逐步实现外部共享,但一些重点领域数据尚未开放,需要引导各方主动有序开放数据。但数据共享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一旦数据泄露,将给企业和客户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需要共同努力,加强数据资源的共享开放,强化数据安全技术和管理手段,以推动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4. 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路径
4.1 建立传统产业数字化发展平台
大数据技术不断赋能各个行业产生新的经济业态和市场需求,这种趋势促使传统产业亟须寻求数字化转型,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和需求。为加快数字经济赋能传统产业创新发展,需要建立传统产业数字化发展平台,引进数字技术应用于传统产业,促进数字产业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以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5]。传统产业数字化发展平台要为传统产业提供数字化转型的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降低其数字化转型的门槛和成本,使其更好地融入数字经济的发展潮流。反之,这种融合亦能为数字产业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合作机会,共享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推动经济结构的全面优化和升级。
4.2 加强数字化人才培养
面对传统行业在数字化管理与数字创新领域人才短缺的现状,亟须加强对专业数字人才的教育培养,进一步扩大数字人才储备,可从三个方面探索“传统产业+数字化”人才培养途径。一是建立密切的校企合作关系,让企业参与高等院校数字相关专业的课程建设和专项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现“岗课融通”,培养符合其需求的数字化人才;二是通过设立实训基地和实验室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数字化运营管理和创新技能,打牢职业发展的基石;三是优化数字化人才的激励机制和薪酬体系,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为传统产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提供人才支撑。
4.3 设立传统产业数字化试验园区
各地政府可考虑在传统产业聚集区设立数字化试验园,借鉴一线城市成功的数字经济试验园区经验,完善云计算、大数据分析平台、物联网等配套信息化基础设施,健全共享数字资源服务中心和智慧园区,为传统产业提供实践和创新的平台,帮助企业进行数字化技术的试验和应用,提高生产效率、优化管理和创新产品方面的潜力,从而为产业升级提供更为可靠的数据支持。积极引导金融机构、高校和研究机构与实验园区开展合作交流,促进数字资源和产业发展交互,提升产业集聚效益,形成良性循环的产业生态系统,共同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入发展。
4.4 加强数据安全保护体系建设
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最重要的要素资源,政府和企业需要共同促进数据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政府要健全完善数据开放制度和数据安全保护体系,加强数据安全监督检查,防范数据资源泄露和数字滥用,为数字经济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发展提供安全保障。要引导社会组织加强行业自律和数据资源保护,促进相关的数字标准认证体系的建立和应用,推进数据资源管理的有序性和标准化。
结语
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双向奔赴”已是大势所趋,“数实融合”的深入推进将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新的产业动力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数实融合”过程中,传统产业需要正确认知数字经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有针对性地制定改革策略,确保转型过程的顺利开展,深入分析企业现有的生产模式、管理体系和市场需求,以适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和创新,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秦晓鹏.基于数字经济的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路径研究[J].现代商业,2022(36): 34-36.
[2]刘和东,纪然.数字经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机制与效应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3,40(1):61-70.
[3]宋歌.数字经济时代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J].产业创新研究,2019 (12):116-118.
[4]李春发,李冬冬,周驰.数字经济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基于产业链视角的分析[J].商业研究,2020(2): 73-82.
[5]田杰棠,张春花.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内涵、机理与推进策略[J].技术经济,2023(1):25-33.
作者简介:周剑,硕士研究生,教授,研究方向:数字经济、高职教育;徐小鹏,硕士研究生,会计师,研究方向:数字经济、财务理论与实践;蔡丽,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数字经济、会计信息化;通信作者:沈润东,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智能制造、产教融合。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科评审委项目——数字经济驱动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研究(编号:XSP20231GLC0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