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早期牙颌矫正那些事儿

  文/李 泽 山东省齐鲁医药学院 张惠敏 山东省淄博高新区卫健中心

  儿童的各种牙病中,以牙颌畸形最为突显。牙颌畸形主要指的是儿童在生长发育期间,牙齿以及颅面等受到先天遗传因素或后天环境因素影响,继而出现畸形状况。牙颌畸形发生后会直接影响到患儿的面部美观度,严重情况下会使其口腔功能发生障碍。随着疾病进展,患儿的心理将受到较大负面影响。目前,有家长认为儿童换牙之后便失去最佳矫正机会,也有家长认为即使已经换牙仍然可以开展牙颌矫正术。实际上,对于不同症状的牙颌畸形患儿,需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

  哪些牙颌畸形需要进行治疗

  儿童时期的牙列发育有3个阶段:其一,乳牙列期(主要指的是儿童半岁至6岁左右,即第一颗乳牙萌出至第一颗恒牙萌出前的时期);其二,混合牙列期(下颌第一恒磨牙萌出后);其三,恒牙列期(下颌第二恒磨牙萌出后)。混合牙列期是儿童颌骨以及牙弓发育的主要生长阶段。恒牙列期儿童的乳牙全部被替换。不同牙列时期,儿童的发育状况也不同,因此需要引起家长重视。

  1.乳前牙反。

  乳前牙反主要指的是下前牙咬在上前牙前面。导致乳前牙反发生的主要因素为喂养不当。乳前牙反发生后不仅仅会影响到前牙的切咬功能,而且会影响到某些发音和外貌,不利于身心健康发育。医生在检查乳前牙反患者时,建议在4岁左右进行有关治疗,只需戴好上颌垫式活动矫治器便能够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2.口腔不良习惯。

  儿童乳牙列期口腔习惯不良(如长期使用安抚奶嘴、吮指及用嘴巴呼吸)会导致前牙开合,此种情况需在儿童4~6岁左右进行干预。大多数正常的儿童2岁左右不再出现吮指习惯,1岁左右的儿童常常会出现吮指习惯,因此家长需予以区分。在去除儿童乳牙列期口腔不良习惯之后,前牙开症状会自动纠正,但是此时需要儿童能高度配合以及家长的用心监督。

  3.后牙反伴下颌功能性偏斜。

  由于受一些不良习惯的影响,部分儿童在乳牙列完全萌出之后会出现后牙反伴下颌功能性偏斜状况。出现此种情况,需立即到医院治疗。

  4.乳牙早失后的间隙管理。

  乳牙早失之后产生一定间隙,此时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管理。例如:第二乳磨牙早失,第一恒磨牙未萌出,此时需要开展间隙管理;第一乳磨牙早失可需开展间隙管理,防止第二乳磨牙近中移动。

  矫正儿童牙齿的常见方法

  1.不良习惯破除器、活动矫治器、固定矫治器。

  不良习惯破除器活动矫治器及固定矫治器往往用于儿童的乳牙期和替牙期,此阶段错畸形症状比较简单,患儿可自行摘取不良习惯破除器、活动矫治器,固定矫治器则无法摘取。对于乳牙期和替牙期的儿童,需重视牙齿和口腔健康,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期减少错畸形发生率。

  2.功能矫治器。

  功能矫治器一般用于替牙期以及刚换完牙正处于生长高峰期的儿童,通过改变患儿的口面肌功能,促使牙颌面正常发育。

  3.无托槽矫治器。

  无托槽矫治器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错矫治技术,目前受到广大医患人员的青睐。无托槽矫治器在治疗替牙期反和中切牙间隙患儿时可取得较好成效。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