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红斌
一、研究缘起
多年以来, 南京市长江路小学一直在实践远程协作教学教研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这为我校开展教育部信息化试点学校的相关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们希望通过本项目的研究, 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和“十二五”时期教育信息化重点推进“三大任务”的战略部署, 深入开展东西部学校之间的对口援助教研。
在研究过程中, 我校与四川省绵竹市天河小学、云南省昆明市文林小学及区域集团校南京市孝陵卫中心小学积极合作, 开展了大量的跨区域网络远程协作教研的实践探索。通过之前多年开展网络远程互动活动的经验, 我们发现跨地域网络协作教研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第一, 开展活动的网络状况不够良好, 不足以保证网络活动全程顺利、流畅地实施。相关设备不足以支撑两点或多点远程交流互动。实施过程中经常有信号传输不稳定、音画不同步等问题出现。
第二, 系统连线困难, 可操作性不强。有更多的学校希望参与, 却因为种种限制无法实现。
第三, 远程连线活动形式单一, 连线课程内容质量有时无法满足需求。连线过程中, 交流互动不够充分, 没有形成长期的、稳定的互动交流协作关系, 无法将优质课堂教学资源更好地辐射、传播。
二、跨区域网络远程协作教研的内涵及着力点
跨区域网络远程协作教研实际上是跨区域教研及网络协作教研的进一步融合与拓展。三者具有一定的共性特征, 即跨区域网络远程协作教研仍然是教学研究的一种形式, 其基本的作用仍然是通过教学研讨活动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但是在内涵、着力点上, 与后两者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简而言之, 跨区域网络远程协作教研是基于网络远程通信技术的一种高级形式的协作教研活动。
(一) 跨区域网络远程协作教研的内涵界定
跨区域网络远程协作教研是一种通过合理运用网络数字化手段, 使得不同地域的教学者和学习者不用长途奔波, 也可以随时开展互动教研、学习活动的教学研讨方式。并在教学过程、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实现资源的交流和共享。
在活动形式方面, 跨区域网络远程协作教研活动应当包括但不限于教学者之间的互动研讨。除了单纯的教学研究工作外, 基于学习者的跨地域远程互动学习、跨地域远程协作活动及网络远程家校互动都可以算作是跨区域网络远程协作教研工作的一部分。
在实施手段方面, 跨区域网络远程协作教研的形式则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专用的电视电话会议系统, 基于数字化即时通讯平台、商业化网络直播平台或通过数字化移动终端支持的协作教研实施方法, 也可以在开展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
(二) 跨区域网络远程协作教研的着力点
跨区域网络远程协作教研工作的开展, 重点应该放在教研活动的组织和质量的提升上。跨区域网络远程协作教研的根本是通过互动教研教学活动, 使得教育观念、资源薄弱的地区能够获得更超前的教育思维和更新颖的教育手段。教研活动本身的质量是相关研究工作的核心。另一方面, 跨区域网络远程协作教研应当注重教学过程、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充分交流和共享。同时, 在协作、交流与共享的基础上形成切合本地教学实际的网络教研资源库、研究报告、课例及其他成果。
(作者单位:南京市长江路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