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应用的探索和实践——浅论智慧校园建设
- 来源:中国教育科学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信息化,探索,实践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04-14 10:32
郭太生
微课正在开启教育的微时代,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还能有效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教育机会均衡、教育过程优化,是学校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
大胆探索“微课”教学,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打破年级、学科界限,认真钻研微课制作,力求每一步都做到精益求精,并定期组织开展“微课库”的观摩、学习、评课、反思、研讨,通过集中展播、专家点评和共享交流等方式,向广大师生推荐、展示优秀微课作品。学校建立了QQ群、微信群、博客圈、校园官方网站、学校微信公众号,及时与学生进行互联互通,引进“友看人人通”平台,给学生发送微课作品,疏通了教学的“最后一公里”。
抓住机遇试点“创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着眼未来发展,李克强总理号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顺应时代发展,在各年级开设了每周一节的“创客教育校本实践课程”,旨在通过机器人搭建、编程、创意等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这期间,在各年级中选拔了一批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参与创客教育活动。开展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培优创新项目智能机器人教育课题实验,以开发机器人课程为载体,探索小学机器人技术教学模式。
积极探索现代学校管理改革,努力打造文化底蕴深厚、现代教育技术一流、课改氛围浓厚的特色学校,积极抢抓机遇,不断推进现代学校管理,努力建设智慧和谐校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为孩子们的幸福人生奠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