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三﹂這個詞,無疑是去年底最火熱的網路話題之一,各種有趣的演出和討論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浮現,但其實它不單是一種舞蹈,更是﹁群眾文藝﹂的體現。所謂群眾文藝,是指人們日常生活中,自發性誕生的各種文學或藝術,如科目三原本是廣西駕照考試環節,卻因為當地某場婚禮上,改編版的科目三舞蹈表演而廣為人知。這些文藝活動中,人們不再只是觀眾,自己也能成為創作者或表演者,主動成為生產文化、帶給城市娛樂的重要一員。正所謂﹁人人都是城市生活的主角﹂,中國大陸最具代表性的群眾文藝舞蹈,便是廣場舞與廣播操。
二〇二二年北京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開幕式表演,內容正是取材自城市各處、日常上演的廣場舞。其實常民生活中,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也是跳舞愛好者聚集地之一。偌大的空間裡,廣場舞表演為此地帶來生機,聚集表演的人群,也為城市填起安全感,讓人得以安心走在有人的地方。
另一方面,若說大陸的廣場舞是屬於﹁由下而上﹂發展的群眾文化,那麼早期的廣播操則是一種﹁由上而下﹂的體育項目。由專家制定一套體操流程,再透過廣播系統的播放傳遞到各個企業機構、學校與社區,從上世紀中期開始,曾掀起一股廣播體操熱潮。隨著時間推移,如今的廣播體操更加豐富多變,其中,北京中小學裡便興起自創的課間操。
北京近年例行會舉辦廣播體操展示大會,透過自行創作與表演,成為日常生活中的體育文化之一。這種表演誕生的過程或許就是一種藝術,且是來自於大眾一起同心協力實現,陪伴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