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会展场馆选址特点

  • 来源:中国会展
  • 关键字:会展,场馆,特点
  • 发布时间:2024-06-12 16:04

  文:唐雪 ● 责任编辑:常予莹 861563981@qq.com

  近年来, 会展场馆建设趋于理性, 但从数量与规模上看仍然在稳定扩增, 根据《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数据显示, 2021年中国展览馆的数量达到151个, 室内可租用面积约1034万平方米。同时随着临空经济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以及各地对会展经济价值的肯定, 越来越多的场馆项目选址临空经济区, 如大兴国际机场国际会展中心、杭州大会展中心等。往期我们多从场馆建成后如何经营、如何管理等角度进行探讨分析, 本期想把关注点聚焦到场馆建设的第一步:场馆应该建在哪儿?回归到建设的起点, 谈谈对会展场馆的选址思考。

  从整体位置来看, 场馆选址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在相对繁华的地段, 多数靠近市区。多为早期建设的场馆, 这一时期的场馆多以针对性较强、功能性专一为特点, 更注重整体的形象展示,场馆规模相对较小, 多数临近城市中心区域, 如北京展览馆、全国农业展览馆就坐落在北京的二、三环内。同时一部分二三线城市“小而美” 的场馆也会选择在此落馆。二是相对广阔的地段, 许多是靠近机场、郊区。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国际化水平逐步提升, 会展规模也在不断增大。会展场馆建设也开始将焦点转向规模体量和功能规划上,以及城市的蓬勃发展也让市区地段成了双刃剑, 尤其是规模与交通的限制, 对场馆承办活动有一定的制约性。

  从配套需求来看, 在追求规模的同时, 场馆的配套也成为重要考量因素。会展活动在短时间内能够汇聚来自各地的人流, 从而产生大量的住宿、餐饮、出行等需求。一部分场馆在选址时会结合现有配套进行规划, 在配套功能相对成熟的区域内建设场馆;还有一部分场馆则是以综合发展的思路规划, 同期建设酒店、餐饮、商业等多元配套设施,逐步形成会展综合体、会展新城的发展趋势。

  从功能定位来看, 重点考虑会展场馆为何而建。随着会展经济活力的进一步释放, 场馆建设与产业乃至城市的整体发展联系愈发紧密。一是依托产业发展, 选择在重点产业集聚区域建设场馆,借助场馆的平台属性, 以专业会展项目为目标市场, 进一步推动产业的发展,如温州国际博览中心选址于瓯江口产业集聚区, 将成为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会址。或是以会展产业为主导, 在会展集聚区建设场馆, 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发展。二是配合区域规划, 会展凭借强大的经济带动效应被越来越多城市视为发展的新引擎, 因此场馆建设也成为城市规划的重点内容, 强调会展场馆的集聚效应。就以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为例, 场馆坐落于杭州奥体博览城, 充分发挥会展的工具性与平台价值, 促进区域内体育、音乐、会展等产业的融合发展, 从而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无论是依托产业还是配合规划, 会展与产业或区域发展应为“双向奔赴”, 相辅相成。

  而在场馆建设热潮下, 根据《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数据显示, 2021年拥有2个展览馆以上的城市数量达到37个, 占城市样本总量的42%。由此又引发新的思考主题, 一城多馆应该如何布局?从长远发展来看, 需要考虑场馆间的错位竞争与协同发展, 形成有效互补进而促进产业的良性发展。

  以上仅为场馆选址方向的简单梳理,落实到具体操作需要因地制宜做大量的调查研究, 进行充分的可行性分析, 结合交通网络、区域环境、产业发展、配套设施等多维度进行综合考量。选址是先天条件优劣的重要影响因素, 作为项目建设的第一步, 至关重要!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